“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是10位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联袂推出的佳作。
这是一套有爱、有激情、有温暖向上价值取向的文学作品,充满感动心灵的力量和精彩的想象。正如刘绪源先生所说:感受真生命和真性情,是儿童文学的魅力所在。这些作品或童趣洋溢,使人不知不觉喜笑颜开;或惊险奇幻,使人不由屏息而读。它们出自名家之手,自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精彩。
阅读名家,是对孩子童年的保护;阅读童书,是给孩子最美的文学花园。翻开这套书,两者皆可满足。
本书为张菱儿著的《原来我也有翅膀/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
张菱儿著的《原来我也有翅膀/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精选了作者儿童文学创作的精品之作。作品用孩子的语言和视角,深刻地开掘生活中的趣味和审美,在丰富的儿童天性中作探索,充满了灵动、幽默、温馨的情调。
米咔咔回答:“我想给跑车找一个合适的车轱辘。”说完钻进草丛里继续找起来。
蜜蜂罗拉看着米咔咔远去的背影,他急忙飞到螳螂吉里家,把他刚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吉里。
“咱俩应该帮帮他!”吉里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一拍即合,于是分头找起来。只要见到圆形的东西,不管费多大的劲儿,他们也要想尽办法把它弄回米咔咔的花园。没几天,只见米咔咔家的花园里堆满了山核桃、毛栗子、无花果、山楂、小石子、玻璃球,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来的野果,甚至螳螂吉里和太太还给他送来了一大一小两个青青的圆葡萄,真是五花八门,像摆杂货摊一样摆满了米咔咔家的花园。可是,他们找来的这些东西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要么就是太软了,要么就是不太圆等等,总之都不太适合做甲壳虫车的轱辘。
“究竟在哪能找到合适的轱辘呢?”米咔咔坐在一大堆圆形的东西中间,冥思苦想,眉头都拧出了一个疙瘩。
就在这时,他家门外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米咔咔站起身,好奇地跑出去看,原来是蟋蟀夫妇。
从蟋蟀爸爸焦急的叫嚷声和蟋蟀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声中,米咔咔好不容易才听清楚:他们是来自嘎嘎城的音乐家,带着儿子来森林旅游,一不小心,把他们的儿子布莱克弄丢了……
“大家可以分头去找,请您别着急,冷静一些,肯定会找到的!”米咔咔安慰蟋蟀妈妈说。
蟋蟀妈妈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在舞台上优雅的风度和气质,她抽抽搭搭地一边哭着,一边高喊着儿子的名字:“布莱克——我亲爱的儿子——你在哪儿?布莱克……”
米咔咔扭动了一下胖胖的身体,靠近蟋蟀妈妈,劝她:“太太,请安静一些,因为你这样大叫大哭的,反倒容易把布莱克的呼救声淹没。”
他的话暂时起到了一丁点儿的作用,也就仅仅安静了10秒钟的工夫,蟋蟀爸爸又开始不停地大喊起来,蟋蟀妈妈也开始扯开嗓子大哭起来。这两个音乐家一唱一和的二重奏第一次失去了以往的和谐,也不再讲究节奏感和韵律感,这声音比用包装盒里的白色泡沫擦玻璃产生的刺耳声还让米咔咔头疼。米咔咔不由得蹙紧了眉头,他真想捂住耳朵,但米咔咔的眉头立刻舒展开了,他想毕竟是人家的心肝宝贝丢了。米咔咔很同情他们的遭遇,甚至还有一点羡慕布莱克。
“布莱克可真幸福!”米咔咔看着蟋蟀妈妈和蟋蟀爸爸着急的样子,羡慕地想,“我的妈妈爸爸在哪里呢?丢了我,他们一定也会这么着急吧?”一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米咔咔心里有点失落,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他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至少现在自己不应该想这些,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赶紧找到布莱克。
P6-7
我与儿童文学结缘,始于萧袤先生。2004年五一,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儿童文学。可以说,他是我走上儿童文学之路的引路人。
在此后关注儿童文学的生涯中,与我交流儿童文学最多的是杨小彤、张牧笛、何腾江、刘北、郝天晓、谢鑫、张文俊、李宏声、胡若凡、李化等,稍后又有高巧林、张菱儿、顾鹰、郝周等人。他们都十分有才华,并且十分勤奋。我们的交流,只为儿童文学的梦想,大家一起行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约十年过去了,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名家,有的虽未成名但仍然在坚持写作。我的成绩最少,没有写多少关于他们的评论,每每念及于此,辄心生愧意。然而,为他们出书的念头也就此扎进我的心间。
蒙朋友信任,打造一套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集,以彰显新人的实力。于是,我的心愿可以实现了。在我以往的出版经历中,多是给名家出书,没对自己的朋友有过关照,现在把这些朋友会集到一起,也算是对青春的追念,对过去岁月的致意。
在第一批十个作家中,有些是童话作家,比如张文俊、刘北、李宏声、张菱儿、顾鹰等;有些擅长小说,比如高巧林、郝天晓、谢鑫、郝周。他们风格各异,题材不同,各自的文学细胞差异很大,恰恰体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日益繁荣。刘北的童话充满诗情画意,文字雅洁。张文俊勤奋刻苦,落笔幽默好玩,不失赤子之心。李宏声第一次尝试中长篇童话《小猪哼哼》,使他的才华得到进一步释放,标志着他的童话成就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顾鹰稍微晚出,但实力雄厚,俨然后来居上,她的童话在创作上更大胆、活泼、想象新奇。高巧林的创作生涯十分长,小说题材多变,体现了他持久的艺术探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郝周与我同龄,又是同学,他最初写儿童文学时就找到我,我鼓励他写,包括几部长篇,我“骗”他说可以出版,只是为了激发他的创作欲望,实现他的文学梦想:又介绍萧袤等师友与他交流,使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写成后,在出版方面我没帮上忙,他自己解决了出书问题,获得了多种大奖,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已是儿童文学界的新星。
看到大家取得这么多成就,我更加迫切要追赶上去,想腾出时间,去他们的文学世界瞧一瞧,写点文字,留点记录。这次出版的演练,就当为日后阅读提供方便吧!
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