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编著的《爱的教育》是一部长篇日记体小说。
作者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土之恋……它采用日记的形式加以叙述,每则日记都是一则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所蕴含散发的人性之爱就是最真诚的教育,而教育又使爱升华。
| 书名 | 爱的教育(英汉双语经典珍藏)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意)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编著的《爱的教育》是一部长篇日记体小说。 作者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土之恋……它采用日记的形式加以叙述,每则日记都是一则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所蕴含散发的人性之爱就是最真诚的教育,而教育又使爱升华。 内容推荐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创作的《爱的教育(英汉双语经典珍藏)》采用日记的文体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小孩子的视角,为读者们描述了大量感化人心的故事,书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平凡,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该书被译成数百种语言,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目录 译者序 原序 第一卷 十月 第二卷 十一月 第三卷 十二月 第四卷 一月 第五卷 二月 第六卷 三月 第七卷 四月 第八卷 五月 第九卷 六月 第十卷 七月 试读章节 始业日十七日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心还一味只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哩。不论哪一条街道,都充满着学校的学生们;书店的门口呢,学生的父兄们都拥挤着在那里购买笔记簿、书袋等类的东西,校役和警察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开。到了校门口,觉得有人触动我的肩膀,原来这就是我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是一位头发赤而卷缩、面貌快活的先生。先生看着我的脸孔说: “我们不再在一处了!安利柯!” 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被先生这么一说,不觉重新难过起来了。我们好容易地到了里面,许多夫人、绅士、普通妇人、职工、官吏、女僧侣、男佣人、女佣人,都一手拉了小儿,一手抱了成绩簿,在接待所楼梯旁挤满着,嘈杂得如同戏馆里一样。我重新看这大大的待息所的房子,非常欢喜,因为我这三年来,每月到教室去,都穿过这室的。我的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见了我: “安利柯!你现在要到楼上去了!要不走过我的教室了!” 说着,恋恋地看我。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绕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大强壮了许多。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着,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办法了。 我的弟弟被编在名叫代尔卡谛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组里。午前十时,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的一级共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不过十五六人。经常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一想起暑假中跑来跑去游过的山林,觉得学校里闷得讨厌。又忆起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来:那是常常对我们笑着的好先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先生。那个先生的红而缩拢的头发,已不能看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这次的先生,身材高长,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额上皱着直纹,说话大声,他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的时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先生。我想: “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用功,什么月试,多么讨厌啊!” 一出教室,恨不得就看见母亲,飞跑到母亲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 “安利柯啊!要用心啰!我也和你大家用功呢!”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们的先生十八日 从今天起,现在的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先生已在位上坐着。先生前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这可知大家都爱慕这先生。今年也想仍请他教的了。先生也说着“早安!”去拉学生所伸着的手,却是不去看学生的脸孑。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直纹一蹙,脸孑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把默写中止,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把手去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乘着先生不看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责,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是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另外一点没有什么。 默写完了以后,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用了静而粗大的亲切的声音这样说: “大家听着!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个家族,给我做慰藉,给我做荣耀!我现在并不是想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肯的’了。我感谢你们。” 这时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先生的身旁,颤抖抖地说:“先生!饶恕我这次!”先生用嘴去亲着他的额说:“快回去!好孩子!”P5-7 序言 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敢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因了这种种,早想把这书翻译。多忙的结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兴开译,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难产亡了。于是心灰意懒地就仍然延搁起来。既而,心念一转。发了为纪念亡妹而译这书的决心,这才偷闲执笔。在《东方杂志》连载,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断了几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忌后了。 这书原名《考莱》(Coure),在意大利原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〇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译本和英译本,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几字,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日译本曾见两种,一种名《真心》,忘其译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译,名《爱的学校》的)。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得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这书 原是描写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书名,后来恐与法国佛罗贝尔的小说《感情教育》混同,就弃置了。 译文虽曾对照日英二种译本,勉求忠实,但以儿童读物而论,殊愧未能流利生动,很有须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遗憾得很,在我现在实已无此工夫和能力,此次重排为单行本时,除草草重读一过,把初刷误植随处改正外,只好静待读者批评了。 《东方杂志》记者胡愈之君,关于本书的出版,曾给予不少的助力;邻人刘熏宇君、朱佩弦君,是本书最初的爱读者,每期稿成即来阅读,为尽校正之劳;封面及插图,是邻人丰子恺君的手笔。都足使我不忘。 1924年10月1日丏尊记于白马湖平屋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夏丐尊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