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义主编的《寻找桂林历史文化的力量(纪念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7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揭示了“西南剧展”的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其传承不断的精神力量。这是桂林历史文化魅力的一个侧面,但在抗战70周年纪念的今天,它更是昭示反法西斯战争意义的一面旗帜。
绪论
中国共产党与“西南剧展”
文丰义杨桂恩:“西南剧展”成功举办与中国共产党的巧妙领导
李薇:毛泽东《讲话》铸就“西南剧展”文化经典
王银波阳艳羽:“西南剧展”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成果
“西南剧展”的影响与启迪
盘福东:“西南剧展”的文化自觉性的当代启迪
孟祥凤:“西南剧展”文化现象探讨:借鉴思考
杨帆徐健:“西南剧展”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陈晔:“西南剧展”是抗日剧运的经典乐章
文丰义李薇:再论“西南剧展”的文化魅力
罗天:“西南剧展”的文化魅力和深远影响
蒋小敏:“西南剧展”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
多维视野研究的“西南剧展”
李建平:“西南剧展”的评论活动及其借鉴意义
唐军富:略论“西南剧展”的抗战精神
韦芳: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琴瑟和鸣——试析“西南剧展”形成的政府因素
华明:呼唤英雄:《百胜将军》研究——兼论“西南剧展”中的外国戏剧
万玉琴:“西南剧展”戏剧的审美艺术
覃静阳艳羽:话剧成为“西南剧展”主力军的成因探析
唐迎欣:民族与民生:“西南剧展”中的中国现代话剧主题
王银波谭眈:“西南剧展”是抗战剧运的最后一个高潮——“西南剧展”与大后方文化剧运横向比较研究
王银波秦翠英:“西南剧展”是广西抗战剧运的高潮和新起点——“西南剧展”视角暨广西戏剧发展的纵向比较
余婧鑫王银波:“西南剧展”是桂林文化城“地标性”文化事件
盘桂生:评“西南剧展”展演的话剧《忠王李秀成》
“西南剧展”与“新西南剧展”
黄伟林:从“西南剧展”到“新西南剧展”
常蓉:心怀对角色的敬仰——对《秋声赋》中徐母的人物分析和扮演心得
程鹏瑜:《秋声赋》中徐子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谭思聪:与角色秦淑瑾的心灵碰撞
杨雪莹:《秋声赋》人物对比深化主题手法分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