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骆何民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冠军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周冠军著的《骆何民传》是其中之一。

内容推荐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包括《李得钊传》《骆何民传》《许金元传》《蒋云传》《张应春传》《陈履真传》《刘重民传》《程履绎传》八本,丛书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写党史人物传记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八位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再现了雨花台烈士光辉的革命的一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崇高精神。周冠军著的《骆何民传》是其中之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立志革命:扬州“全节堂”里的生活

 生在扬州

 “全节堂”里的童年

 国学恩师戴子秋

 革命启蒙

 目睹北伐革命

 建立共青团特支

 第一次被捕

第二章 热血青春:投身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参加红十四军

 救国救亡在召唤

 在淞沪抗战中

 担任秘密交通员

 漕河泾监狱纪事

 江苏反省院的磨炼

 与江上青的友谊

第三章 团结抗战:从上海到鄂北的日子

 重返上海

 在汤池训练班

 战斗在鄂北

第四章 以笔为枪:做铮铮铁骨的新闻人

 初涉湖南报业

 与黎澍之交

 主编《开明日报》

 被捕之后

 耒阳越狱

第五章 四海为家:避难桂林、香港

 从桂林到香港

 省港大营救

 隐居桂林

 撰写《新闻知识入门》

 喜结连理

第六章 革命生涯:到福建永安、福安去

 初识胡允恭

 福安征粮及地下活动

 福安被捕

第七章 抱守初心:献身《文萃》出版事业

 为《文萃》撰稿

 兴办友益印刷厂

 最后一次被捕

第八章 忠贞不屈:死如秋叶之静美

 关押在亚尔培路2号

 中秋节风波

 在蓬莱路警察分局监狱

 转押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特殊的“说客”

 冷漠的叶秀峰

 从容就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全节堂”里的童年

1919年,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得到全国工人、商界大力支持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十三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主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此外,东京留日中国学生也在同日集队向英、美、法、俄、意各国公使馆呈书,要求将胶州湾直接交还中国。北京政府迫于群众压力,释放全部被捕学生。5月底,孙中山发表《护法宣言》。《新青年》开始陆续刊载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建党条件逐步成熟。然而,对骆家来说,一个巨大的不幸正悄然袭来。

1919年6月,五岁半的骆何民遭遇到人生第一次大悲痛,其父骆国章因病去世。那一刻,天仿佛塌了下来,黑暗笼罩着骆家。全家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骆国章之妻的身上。

说起骆国章的妻子,那也是扬州大户人家的姑娘。她姓叶,名子懿,1886年出生,自幼知书达理,性格善良而坚强。其兄叶惟善,生于1876年,字贻谷,曾任两淮师范学堂堂长,辛亥革命后任江都县督学、县署第三科科长、劝学所所长,1922年始任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校长、省立第八中学校长等职。

看着3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悲痛之余,骆叶氏首先想到了父兄。骆叶氏想,靠自己的勤劳和他们的帮助,生活下去是不成问题的。可转念一想,倘若那样的话,人家会以为自己靠娘家生活,自己的人格受到伤害虽算不了什么,关键是对4个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且按照旧时风俗,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守在家里,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也容易被外人指指点点。于是,骆叶氏下定决心,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把4个孩子拉扯大。这不仅是自己对丈夫的怀念,也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她突然想到了“全节堂”。“对,左卫街上的‘全节堂’!”落叶氏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全节堂”就坐落在扬州左卫街上,位于原扬州第一百货商店(1950年建,俗称扬州中百一店)附近皮市街街口,坐南朝北。1867年,地方士绅陈浩恩建起此机构,名义上是一个专门用来收容救济孤儿寡妇的慈善机构,实际上是地方士绅借此攫取名利、维护封建礼教的地方。“全节堂”不是想进就能进得去的,也不是只要孤儿寡妇就可以进去的,那些真正穷困潦倒需要帮助的人家是进不去的。“全节堂”也是个谋利的地方,对被收容的孤儿寡妇来说,有时简直是个变相的监狱。但骆叶氏想,为了孩子,自己受点委屈根本无所谓。再说,这里不仅可以维护个人的声名德行,而且靠自己的勤劳和之前骆家所居的房产出租,就能维持基本生活。

当月,年仅33岁的骆叶氏就把自家在花旗所附近的房子委托骆国章的学生租了出去,给“全节堂”交上一笔费用后,便带上4个儿女住进了堂里。天下即将大变的社会形势似乎对这里影响不大,“全节堂”老一套的生活方式依旧持续着。在这里,不论人口多少,每家都住在一间不足十个平方的旧瓦房里。一条弄堂住着五至十家,各条弄堂都通向一个过道。在这过道与外面交接处,设有一道双扇木板门,外面还加了一道栅栏门。白天,开早饭时把木板门打开后,栅栏门仍旧锁着。在栅栏门约有半人高的地方开了一个方洞,用来传递物件,主要是饭桶、水桶,十岁左右的孩子就从这方洞爬进爬出。晚饭后,两道门都关门上锁,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这里与一般监狱不同的地方,就是守节的妇女平时可以在过道与弄堂里面活动,出外有事,必须由保人代办请假手续,但不得在外过宿。

在“全节堂”里,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年轻的骆叶氏肩上。她拖着虚弱的身体,一边要照顾牙牙学语的幼儿骆根清,一边还要照料全家生活,同时又要为骆孟开、骆何民等几个大孩子的学习操心,日常靠着洗衣缝补艰辛度日。骆叶氏也是一个懂文化的明理之人,虽然对当时的革命形势说不出个所以然,但通过报纸和口耳相传,也了解到一点天下变化。她常常告诫和教育孩子们,要自立自强、心忧天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有了志气,就能改变一切。她偶尔也讲讲丈夫在世时候的一些故事,讲丈夫的为人处世和为人师表,用丈夫的正直、辛劳、好学、才华熏陶孩子。她那坚强不屈的性格,在子女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在骆何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根。P8-9

后记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骆何民传》是其中之一。

骆何民牺牲在雨花台,是著名的“《文萃》三烈士”之一。接到这个任务之初,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骆何民烈士虽是民国时期扬州人,但他活动的轨迹遍及江苏、上海、湖南、桂林、福建、香港等地,区域跨度大,一生7次被捕,长时间和组织失联。骆何民烈士已经牺牲快70年了,他同辈亲人和同时代相识的朋友大多已经过世,相关的知情人士也陆续去世。所以材料严重缺乏,搜集、查找存在很大的难度。

笔者手上只有他弟弟骆根清写的一份回忆材料,还有一份《英烈传》上的回忆材料,两份材料不过三五千字,内容也大同小异。无奈之下,我仔细阅读这两份材料,慢慢梳理传记的头绪和脉络。经过仔细分析,我基本弄清楚了烈士生前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活动区域和重大人物事件,整理出和烈士相关的一些线索和人物。在此基础上,开始广泛查阅工作,力求能恢复烈士生前活动的原貌。

在查找各种相关信息的同时,我开始搜集有关纸质资料和直接材料。通过扬州市公安局档案处处长王谦同志的帮助,我取得了骆何民烈士之女骆安仪女士、骆根清之子骆平仪同志等的联系方式,多次与之进行联系。他们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线索和资料。在上海市党史研究室一处曹力奋处长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党史资料,并获赠一套四本《文萃》影印件及一本《文萃琐记》,为寻找骆何民文章提供了方便。我还前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扬州烈士陵园,对烈士进行悼念,并查阅了烈士生前有关资料、图片。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还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原始影印资料。我们还查阅了扬州中学有关校史资料。同时,烈士部分亲属焦璐、戴建成、焦谛、郑丰等同志,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照片和资料。王淮冰先生之女王小玲,接受了我的电话采访,并对父亲口述资料进行整理,给了我较大的帮助。福建张渭生同志也给我们提供了他父亲张少尤和骆何民在福安交往的一些情况,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骆何民烈士传记采写,得到中共广陵区委、广陵区政府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他们听取专题汇报,并提供物质保障,拨付了专项调研经费。省、市党史部门也多次关心和研究传记撰写工作,给与了必要的帮助。广陵区档案局也为传记顺利完成,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方便。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骆何民传》虽然完成了,但骆何民烈士的故事却远没有完。由于时间太过久远,相关材料过于稀少,因而在传记内容上稍显粗疏,细节不够生动,人物的形象还欠缺丰满,错误疏漏之处也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原谅,并希望能得到您和更多知情者的帮助。

烈士之英魂,与日月同辉,与山水同在!

作者

2017年1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4: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