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让人生充满美感
野蛮人占领希腊时,亵渎了希腊神殿,摧毁了美丽的艺术品。这个过程中,即便是野蛮人也似乎被到处可见的艺术景象所感染。诚然,野蛮人摧毁了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但希腊人追求美感的精神不会因此而消亡的,反而唤醒了这些野蛮人心中对美感的追求。在古希腊艺术逐渐凋落时,罗马艺术复兴了。“独眼巨人在锻造钢铁,是火与锻冶之神所不能阻挡的,正如伯利克里奠定希腊文明一样。”野蛮人摧毁的希腊雕像与艺术品,并不能泯灭菲迪亚斯与普拉克西蒂利这些人手中的凿子创造出的艺术。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数千年前,有人这样问柏拉图。柏拉图回答说:“最好的教育,是能让身体与心灵都追求能力所及的美感。”
人生要想过得圆满、甜蜜,拥有理智,就必须对美感进行熏陶与陶冶,才可能达到。
缺乏欣赏美感的人,在看到一幅美丽图画或壮观的日落时无动于衷,这便是失去了心灵的化妆品。
野蛮人没有任何对美感的欣赏,却对装饰很有激情,然而他们的审美功能尚未得到发展,只是遵循内心的兽性与激情罢了。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理想不断提升,对心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身体机能的发展也越来越充分,直到最大限度展现我们的文明状态。我们发现,对美感的追求与挚爱,是人类心智发展的最高状态。我们发现美感可以在人、家庭与环境中找到。
哈佛大学已故的教授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曾被视为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家。他说,美感的培养对人最大限度发展潜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人类文明可以通过建筑、雕塑与绘画得到展现。
若从早年开始培养优秀品质,发展良好的情感,追求更纯粹的趣味,让情感更细腻一些,热爱自然展现出的各种形式的美感,那么这将带给我们无限的满足感。
没有比培养美感的欣赏能力,更为划算的投资了。因为这能让你的人生充满彩虹的七彩颜色与持久的欢乐。这不仅能增强你感受幸福的能力,更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有关美感能对人产生提升与积极影响的最好例子,可以看看芝加哥一位老师的做法。他在教室创建一个“美的角落”,这个角落原先是一扇沾满灰尘的窗户,有一张铺着毛毯的长沙发,还有几幅图画与绘画,其中一幅画是《西斯廷圣母》,还有其他可以培养学生美感能力的小玩意,很有序地摆放着。这就是“美的角落”的所有东西。学生们对这样的改变充满了兴趣,特别是那扇窗户现在变得很漂亮。渐渐地,学生们的行为举止受到了“美的角落”的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待人比以前更加有礼,说话更加文明,更为对方着想。特别是之前一位意大利裔的小学生,之前曾被老师觉得是“无药可救”的,在创建“美的角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原先不听话的行为,开始尊重老师,这让老师感到很惊讶。一天,老师问他最近怎么表现的这么好时,这位意大利裔小男孩指着墙上挂着的《西斯廷圣母》的画像,说:“在她注视着你时,你怎么能做坏事呢?”(P1-3)
美国的马登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里,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
——林语堂
马登的书,对于有抱负的年轻读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
——威廉·麦金莱
马登在书中这样写道:品格的美感、举止的魅力、言语的优雅与得体,神性般的气质,这些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这句话读来意味深长,却又在须臾间就道尽了人世间许多真相:每个灵魂天生都会对美好的事物给予反馈。一杯好茶就成就了诗意的人生,一堆好书就是一个浩瀚的宇宙。对美感的欣赏众人皆有,而提升欣赏品味的能力却需要双眼和心灵的培训。
一对父母,在养儿之事上十分舍得花钱,送去学琴插花茶道。这些事,看上去无所用,但是又无所不用。因为交于孩子的是美,是好,心向往之。只因这美与好所产生的一点点快乐,就让人觉得生命不是索然无味。
悦人之前必先悦己。人与人境遇不同,际遇有别,所以心亦有别。但无论如何,能在随遇而安中成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一点悦己之心,于人而言,本身就是件品味相当的事。
品味,本没有绝对高低之分。所谓高低,只在乎有没有一颗追求品味的心。而品味的周边,又伴着一些美好的品格——譬如不逢迎的勇气,譬如不刻意激进的坦荡,譬如大无畏的决心,譬如逆水行舟,愿一人前往的淡然。
记得听一好友讲起几年前学插花,初进花室,七月里树木葱葱,高阶上青苔扰如草毯一般。几年时间,从刚入门时期的简单搭配,到后来的池坊、瓶花,这些时刻赐予的无数美好,萦绕和滋润了生命。这种美说不清,有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之奇妙所在。倏然想到百年前马登便说起:你要找寻的东两同样在寻找你,正是吸引的法则将你们连结在一起。美好如是,品味亦如是。在广袤的天地间,在书籍与美食中,蕴藏着丰盈的财富,人在追求品味的路上走得越远,心越充盈着自信,勇气,希望,而埋藏于心底的恐惧也如阳光照入阴影般逐渐烟消云散。
如是我闻,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若是短的人生里也无品无味,才是磨难中的磨难。百年之前,马登便在书中将追寻美好品味的趣味及技巧娓娓道来。愿有缘读到此书的你,也能因这些富有哲理巧思的文字,一扫心灵的懒惰。
品味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情操,修养。在当下,提高品味不失为一种优质的自我投资。奥里森·斯威特·马登著的《品味》一书,将品味的重要性娓娓道来,从培养美感,接受教育,选择与阅读,品格与美德多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进一步提升个人品味与修养,是一部帮助读者实现人生蜕变的经典著作。
品味不是用舌尖用味觉去品,而是用心去品。
品味高的人,他的生活优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调、有追求、有意义。
人生要想过得圆满、甜蜜,拥有理智,就必须对美感进行熏陶与陶冶,才可能达到。百年之前,奥里森·斯威特·马登便在他所著的《品味》一书中将追寻美好品味的趣味及技巧娓娓道来。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被公认为“成功学之父”,与斯迈尔斯、卡耐基并称世界三大励志导师。作为成功学的经典书籍,他的著作曾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走入成功殿堂。在一百年后的现在,马登所传扬的积极的生活哲学也毫不过时,仍然能带给读者诸多人生启迪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