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崇祯往事(明帝国的最后图景)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梧桐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崇祯往事(明帝国的最后图景)》作者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作等身。本书叙述了崇祯皇帝从出生、成长、即位理政到自缢而亡的一生,展现了崇祯一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以及明帝国大厦解崩的过程,揭示了这位自称“非亡国之君”的君主对明亡应负的责任。语言生动,资料翔实,深入浅出。

内容推荐

由陈梧桐著的《崇祯往事:明帝国最后的图景》中运用确凿的史料,阐述作为明朝的末代君主明思宗如何因其种种决策失误,将明帝国的航船引向覆亡的深渊,驳斥了史学界某种认为明思宗是“非亡国之君”、明朝的覆亡是“一个非亡围之君的亡国悲剧”的观点,希望读者通过此文,能加深对明思宗其人其事的了解,并从其败亡的历史反思中获得有益的启迪。这正是作者撰写此文此著的目的所在。

目录

第一章 临危受命继大统

 第一节 降生于多事之秋

 第二节 魏阉阴影下的信王生涯

 第三节 临危受命就帝位

第二章 不动声色除阉党

 第一节 潜移默夺,严惩元凶

 第二节 清查阉党余孽,销毁《三朝要典》

 第三节 钦定逆案,平反冤狱

第三章 忧勤惕厉求中兴

 第一节 组建东林内阁,平定奢安之乱

 第二节 整肃吏治,唯才是举

 第三节 引进西方科技文化

 第四节 夙夜焦劳,急功近利

第四章 袁崇焕与孙承宗督师蓟辽

 第一节 重起袁崇焕督师蓟辽

 第二节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

 第三节 己巳之变与袁崇焕被冤杀

 第四节 孙承宗再镇关门

第五章 温体仁的得宠与垮台

 第一节 会推阁臣事件与党争的复起

 第二节 周延儒和温体仁的得宠及互相倾轧

 第三节 温体仁的走红与垮台

第六章 屡扑不灭的起义烈火

 第一节 剿与抚的两难抉择

 第二节 农民军的千里转战

 第三节 卢象舁与洪承畴的东西夹剿

 第四节 杨嗣昌“十面张网”与起义的暂时沉寂

第七章 周延儒的复出与赐死

 第一节 传承温体仁衣钵的张至发和薛国观

 第二节 复社的崛起与周延儒的复出

 第三节 周延儒的短暂布新与败亡

第八章 清军夺占辽西与明清议和的失败

 第一节 皇太极迂回人犯内地

 第二节 松锦之战与洪承畴降清

 第三节 明清议和的失败与陈新甲被杀

第九章 起义高潮的再起与明王朝的覆灭

 第一节 起义高潮的再起

 第二节 频换主帅,难挽狂澜

 第三节 李建泰代帝出征与调吴三桂入晋之议

 第四节 “大数已终”,魂断煤山

第十章 尾声:清军入关与南明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李白成进京与清军人关

 第二节 弘光朝廷“联虏平寇”酿恶果

 第三节 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与南明的抗清斗争

附录 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后记

试读章节

经济领域的变化,又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阶级关系方面,官绅地主的政治经济实力空前膨胀,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在社会生活方面,追求财富、崇尚奢华、逾礼越制、厌旧喜新成为时代风尚,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在思想观念方面,阳明心学的勃兴与实学思潮的涌动,使人的个性和欲望得到大胆的肯定,伦理观、财富观、价值观、政治观等也开始发生转变,贯穿着批判与求实的精神。闪现出入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在文学艺术方面,传统正宗诗文等雅文学日趋衰落。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悄然勃兴,突出了主体个性的张扬与对人欲的充分肯定。在科学技术方面,在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的同时又有创新,强调实验手段与数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层政治领域出现了改革潮流。先是明武宗去世后,杨廷和与张聪相继实行革故鼎新,抑制宦官势力,裁减大批冗员,查勘庄田,革除皇店。隆庆与万历初年。张居正更是把改革推向高潮。他针对嘉靖末年以来明朝社稷“几倾覆矣”的危局,创立考成法,全面改革政治,裁减冗员,起用廉洁干练的官员,整肃吏治,严明法纪,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为了改变赋役不均、贫富悬殊的现象,并增加国库收入,在全国普遍清丈土地,促使嘉靖以来某些地区试行的一条鞭法得以推向全国。一条鞭法贯穿着简化税制、公平负担的原则,把以往名目繁多的差役归并为一则,取消力役,改为征收银两;全国的田赋,除苏、松、杭、嘉、湖等交纳供应宫廷食用的漕粮外,其他地方一般也都折收银两。这项改革,实行部分摊丁人亩,废除直接对人身的征役,适应了广大农民摆脱封建人身束缚的要求。赋役的货币化,又使中国传统的实物财政转变为货币财政,适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财政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改革收到显著的效果,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扭转嘉靖、隆庆时期财政年年亏空的状况,变得绰绰有余,太仓积存的粮食可支十年,太仆寺的积银也多达400多万两,成为正德以来国家财政最好的时期。清代官修的《明史》称:“自正(德)、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经济领域与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使晚明社会呈现新旧因素杂陈的多元色彩。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至此进入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并开始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晚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无疑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明朝的最高统治阶层眼界狭窄,消息闭塞,没有看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主义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世界各大洲已逐渐连为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已初具规模,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这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未能抓住这个机遇。对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大力推动社会的转型,使中国尽快走向世界,快速向前发展。相反。晚明的几个皇帝都极其昏庸腐朽,他们为了维护既得的利益,都死死抱住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和重农抑商、独尊儒术的政策不放。这种倒行逆施的举措,导致吏治的高度腐败、贫富差距的极度扩大、社会矛盾的急剧激化,从而造成社会的大动乱。

P4-5

后记

2011年秋冬之际,故宫出版社的杨付红女士邀我参加一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明代诸帝传记的写作。本人多年从事明太祖朱元璋的研究,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就提出撰写一部简明扼要的《朱元璋传》。不意她说此传已有人捷足先登,让我另写其他皇帝的传记。我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明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虽然对明代诸帝的生平活动多少有所了解,但除明太祖之外,于其他帝王却缺少深入的研究,便婉言谢绝。她却不松口,要我无论如何得为她们出版社撰写一部明朝皇帝的传记,至于写哪个皇帝,由我自己定。盛情难却,我考虑再三,觉得自己过去对明末农民战争作过一些研究,此前还写过一部《晚明悲歌》,对明末的史料比较熟悉,就答应撰写一部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的传记。后来,待写完手中的其他书稿。又花了1年多的时间。写出本书初稿。再经多次删改、增补,终于完成了这项写作任务。

这部《崇祯往事一一明帝国的最后图景》,以明思宗在位17年的政治活动为轴线,展现崇祯一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此伏彼起、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以及明帝国大厦的崩解过程,揭示这位自称为“非亡国之君”的君主对明朝灭亡应负的责任。明思宗的确怀抱中兴之梦,在即位之初有清除阉党集团之功.而且一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生活俭朴、不近声色,从而赢得不少人的赞赏。但是,勤于政务、崇尚俭朴不过是阶级社会最高掌权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仅仅具备这些素质并不足以治理好国家,更不要说挽救危局。他在即位之初,虽然清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但却有其始而无其终,不久又重新起用身边亲信的太监,培植忠于自己的宦官势力,导致政局的混乱。在封建社会,任何王朝的最高君主,要治理好国家,特别是挽救濒临危亡的局势,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必须具备深远的目光、开阔的视野、高度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雄伟的气魄和高超的治国能力,从而制订出长远的治国方略。采取妥当的政策措施。明思宗虽然锐意求治,却缺乏治国理政的才干。未能认识明末社会危机的根源所在,未能针对当时的民族矛盾特别是尖锐的阶级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正确对策,而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功利主义行动。加上刚愎自用而又多疑善变、急功近利而又优柔寡断、虚荣心强而又缺乏担当、专横残暴而又刻薄寡恩的性格弱点.导致许多军国大事的决策失误、措置失当。所有这一切,终于导致明帝国大厦的倾覆,明思宗也就以有别于古来以酒、以色、以残暴、以奢侈、以穷兵黩武而亡的另一类亡国之君的形象定格于史册之中。

明思宗自缢煤山,李白成进入北京,宣告了明王朝的灭亡。作为一部明思宗传记,写到这里本来即可结束。但考虑到读者可能还想了解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农民军的最后结局以及清王朝进京后南明可歌可泣的抗清活动,因此本书在明思宗自缢之后还加了个尾声.扼要记述清军人关和南明的抗清斗争。

全书正文后面附录的学术论文《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草就于本书写成之后。文中运用确凿的史料,阐述作为明朝的末代君主明思宗如何因其种种决策失误,将明帝国的航船引向覆亡的深渊.驳斥了史学界某种认为明思宗是“非亡国之君”、明朝的覆亡是“一个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的观点,希望读者通过此文,能加深对明思宗其人其事的了解,并从其败亡的历史反思中获得有益的启迪。这正是作者撰写此文此著的目的所在。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实录、政书、正史、方志、档案、文集和野史、笔记,并参考许多当代学者的有关论著,力求史事论述的准确可靠、真实可信,但是,作为大众读物,文笔则力求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尽可能把云谲波诡、风雷激荡的历史场景和性格各异的历史人物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引起读者的兴趣,飞人寻常百姓家。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故宫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冯印淙女士和副主任兼责编王志伟先生和邓曼兰女士做了大量工作,书中的图片即是由他们查找挑选的,在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