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是葛晨虹教授等5位作者的多年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社科类的通俗理论读物。它采用“漫话”方式,在看上去不拘形式的随意谈论中,运用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合情合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项基本内容,何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还说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和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书名 |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作者 | 葛晨虹 |
| 出版社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是葛晨虹教授等5位作者的多年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社科类的通俗理论读物。它采用“漫话”方式,在看上去不拘形式的随意谈论中,运用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合情合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项基本内容,何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还说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和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何以必要: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一、理论影响力:“软实力”原理充满硬道理 1.“软实力”理论出于全球国际竞争语境 2.第三种“战争”:文化意识和“文化统治”在竞争 3.话语权:现在世界上究竟“谁在说” 4.价值文化软实力与社会整合 二、现实价值观的“漂移”与“错位” 1.全景扫描:社会道德状况显露价值观生态 2.精神家园的现代性失落与守望 3.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和市场经济 4.“价值消解”:文化多元与理论交错影响 三、共同价值观:一种必要的国家力量 1.一个解读国家意识的新视角 2.理论大众化:一种必要的国家能力 3.再思考:走什么道路,要怎样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一、改变中国命运的一种“主义” 1.谁是“千年思想家” 2.走近马克思 3.民族危机与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 4.共和国:几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想 5.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的选择 6.新的航程与理论指导 二、把握世界的思想“慧眼”和理论工具 1.中国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统一 2.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 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人的全面解放 4.唯物史观:人类社会规律的认知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精神的生成 1.马克思主义统领下传统精神的赓续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精神与建设精神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精神品质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一、“十月革命”吹响社会主义号角 1.“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开启人类新纪元 2.苏联解体之历史洞察 3.苏东剧变之省思 4.百年激荡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轨迹 5.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与发展的历史“囧途” 二、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沉舟侧畔: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与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4.中国与世界之间 三、中国特色“特”在哪里 1.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与中国“亚细亚”历史道路 2.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和集体主义价值优势 3.社会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宗旨特色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特点 四、“中国模式”的魅力 1.“中国模式”触动全球神经 2.“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拉美模式”给我们的警示 4.“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 5.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模式” 6.中国模式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7.“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第四章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一、中华民族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名”与“实” 2.政治一统与文化一统 3.“和”字里面有乾坤 4.勤而能勇者,自强不息 二、位卑未敢忘忧国:民族精神的不变语境 1.爱国主义的两个概念 2.爱国的“情”与“理” 3.现代社会的爱国“情理” 4.从“要爱国”到“我爱国” 三、我们为何需要民族精神 1.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2.增进民族认同 3.凝聚民族力量 4.展示民族形象 5.推动民族发展 四、时代精神如是说 1.时代问题与时代精神 2.革命时代与革命精神 3.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民族发展与中国时代精神 五、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1.诗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2.民族的文化乡愁与现代文明 3.民族精神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第五章 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一、荣辱:道德感之维 1.荣、辱、耻 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3.“仁则荣,不仁则辱” 4.荣辱观:一种价值共识 二、“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1.骑士精神与绅士风度 2.《忏悔录》的启示 3.日本武士的牙签 三、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1.价值错位之种种 2.价值观漂移或扭曲的根源 3.道德底线何以必要 四、道德的人:荣辱观的个体构建 1.追寻美德,彰显“最美精神” 2.追求荣誉,拒绝虚荣 3.坚守底线,“行己有耻” 4.知行合一,贵在“慎独” 五、道德的社会:荣辱观的社会构建 1.“衣食足”与“知荣辱” 2.从“富之”到“教之” 3.“让高尚者高贵”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一、“问题意识”中的理性思考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跟进状态 2.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 3.不良价值观的规导缺位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群体的重心锁定 1.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2.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 3.学术共同体的责任关注 4.注重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三、优化核心价值的传播能力 1.现代传媒的欲说还休 2.传媒伦理的重申与规范建构 3.把握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中的互动规律 四、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建设 1.加强理论构建与理论阐释力 2.整合多元时代的价值共识 3.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制度保障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