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著的这本《族性建构与新时期回族文学》以回族作为切入点,试图观察多民族社会中个体族群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过程,厘清个体族群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杂糅共生之关系。同时,本书也尝试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或中国多民族文学纳入中国现代转型这一框架中加以把握,最终为中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建构提供一个个体视角和资源。
回族没有民族语言,却有民族族性。这种族性在历代回族文学中都有所反映和折射。而新时期以来的回族文学,又出现了一系列以弘扬族群文化、构建族性为主要诉求的变化。对此,林琳著的这本《族性建构与新时期回族文学》从纵、横两方面展开考察:一是以时间为轴,考察近百年来回族族性进发的三个主要阶段;二是把“新时期”当作一个空间性单元,对这一时期的回族文学文本展开细读,探索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族性如何传承和发展,以期为中国多民族文化格局的建构,提供一种视角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