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守墓笔记(雍正帝陵卷)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徐鑫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三)春药中毒

雍正帝因长期贪恋女色,乃至乱服春药,这可能是导致雍正帝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对此,朝鲜史料有一条说法:“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盲,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

这是一种新的说法。此说法的主要支持者是康熙帝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他这样认为:雍正帝称帝执政13年,基本上处在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之态势。他在生命垂危时请同胞兄弟出山辅助又遭坚辞,其情、其状、其心态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在雍正七年(1729年)后,由于政敌被杀的杀、关的关,基本上也都摆平了,相对以前而言,雍正帝多少有了一点“闲”。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闲”,也就开始贪图女色,病也就随之暴露了出来。

这种说法概括起来则是,雍正帝因长年勤政,体力大量透支,而他还相信“天人感应、阴阳祸福”之说,因此心神不宁,夜不能寝,惧怕报应,以致神经衰弱。为了扭转这些,长期服用丹药,导致体内大量积毒,这是导致他猝死的直接原因。这种说法显然怀有偏见,不足凭信。

四、遇刺说

这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种说法,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稗官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都有雍正帝遇刺身亡的记载。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秀才曾静不满当朝的统治,派人秘密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因为这位秀才天真地认为岳钟琪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后代,清朝又属于金国后族,从而策动他反清。想不到岳钟琪很快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清廷,雍正帝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下令广捕曾静同党,并大肆株连,严加审讯。除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又引出涉及这一案件的文人吕留良的文字狱案。吕家由此遭到灭族之祸一这便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吕留良文字狱案”。

当吕家举家罹难之时,吕留良之子吕葆中之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而幸免于难。年仅13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在得知全家遭戮后,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写下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她打点行装,悄悄离别乳母,只身北上,决心刺杀雍正帝,以报家仇。

吕四娘途经一座深山时,被一老道劝阻,暂时放弃了北上报仇的计划,留在深山,隐姓埋名,跟老道学习武艺。5年之后,她出山混入京城,与一李姓男儿结婚,以此作为藏身之处。一日深夜,吕四娘短装外出,正遇雍正帝深夜召幸宫女,吕四娘便化装成宫女准备服侍雍正帝。雍正帝在深夜灯下看美女,恰好选中吕四娘行乐,吕四娘在其欢乐后的未防备下,出其不意将其刺杀,从皇宫中提回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对丈夫称是从雍正帝脖颈上取下之物。丈夫对四娘的作为既敬佩又恐惧,遂陪同妻子当夜远遁而去。次日,圆明园内便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因为雍正帝的头已经被割下带走,尸首不全的遗体自然无法下葬,于是清廷便铸了一个金头安在雍正帝的遗体上,才将其葬入生前就建好的泰陵地宫中。这就是雍正帝金头之谜的来源,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坚信其真。

而有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中,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羁,不可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坟墓,都加以监视,吕女更不可能逃脱,并指出当时办理此事的是浙江总督李卫。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著称,对于捉拿吕家钦犯,是不会出现失误的。何况他曾为吕家题过匾,而在吕家东窗事发后,雍正帝并没有责罚他。为了将功补过,李卫也应死心塌地为雍正帝办好这件差事的。何况皇宫大内,戒备森严,而且雍正帝更是怕被人刺杀。所以,吕四娘行刺雍正说,实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P11-12

后记

这是我的清帝陵系列的第一本书,之所以先写这本书,是因为雍正帝被世人称之为“四爷”,拥有众多的粉丝,尤其得到了那些小女生们的钟爱。以至于她们不远千里来到泰陵凭吊他,不仅有为之宝城扫马道者,更有亲吻泰陵宝城砖墙者。可见雍正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所以我特意先写的雍正帝和他的泰陵,作为清帝陵系列的开局之作。

自2011年出版以来,此书获得了读者热捧,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批评,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睛景和达到的目的,宣传和继承中华文明,普及和研究清陵文化。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得以再次出版。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次再版的两个主要修改之处。

一、这次再版,不仅修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规范了一些词语,还删除了一些内容,如第五童第四节、附录中的《康熙帝遗诏》《康熙帝子女表》,并补充了一些内容,如第二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一节及第二节、第六章第三节、第七章第三节。如果按文字量说,原先十万字左右,这次正文内容删除数千字,又补写了一万余字,最后文字量大约十一万字。补写的内容包括改写和新加内容,其重点为陵寝部分,这也是一些读者提出来的批评。二、这次再版,除了文字上有所改变,图片也有部分更换和增减。

一粒小尘土徐鑫

2016年1月于思正书屋

目录

引子 古墓悬案——雍正帝暴死之谜

 一、病死说

 二、宫女缢死说

 三、中毒说

 四、遇刺说

第一章 “天”降阴宅

 一、故事在这里开始

 二、风景如画的陵园

 三、从东陵到西陵

第二章 黑色的历史旋涡

 一、康熙帝突然死亡

 二、皇帝与囚徒的辩论

 三、兔死狗烹的屠杀

 四、“逼母、弑兄、屠弟、杀子”的真相

第三章 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

 一、回收奏折

 二、秘密立储

 三、设军机处

第四章 雍正帝:“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一、平凡的出身

 二、最恨“虚诈”

第五章 泰陵掩盖下的秘密

 一、建造地下王国

 二、泰陵的建筑特点

 三、泰陵之谜

 四、陪葬的两个女人

第六章 泰东陵:谜案重重的皇后陵

 一、不想与皇帝合葬的女人

 二、创新的皇后陵

 三、泰东陵之谜

 四、再现历史新谜团

第七章 妃园寝:大杂院里的妃嫔

 一、简朴的建筑规制

 二、二十一位妃嫔的渴望

 三、游荡在外的孤魂

 四、“格格”沉浮录

尾声 为了明天更好

附录

 附录1 雍正帝遗诏

 附录2 泰陵圣德神功碑碑文

 附录3 雍正帝后妃表

 附录4 雍正帝皇子表

 附录5 雍正帝皇女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帝王,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由于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在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的生与死,就关系着朝代的更迭与社稷的安危。同时,重大政治事件、宫廷世袭皇权的争夺也决定着处在政治巅峰的帝王的凶吉祸福。这些政治风云人物留下的历史悬案和难解之谜往往以遗骸的形式残存在帝王陵墓之中,帝王陵墓是有遗迹、遗址可查的中国古代帝王史。睹物思人,观今鉴古,帝王陵墓是历史的缩影和备忘录。研究历史,尤其是历史之谜,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帝王陵墓开始。

清世宗胤稹,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皇帝。从登基到死亡,有关他的各种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诸如谋害父皇、改诏继位、霸占父妃、逼迫亲母、弑兄屠弟等都是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主要话题。更为奇特的是,雍正帝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惨案后,亲手撰写了一本书为自己进行无罪辩驳。公元1735年10月8日,58岁的雍正帝突然地离开了人世,有说是病死的,也有说是中毒死的,还有说是被一个女子杀死并被割走了脑袋,清皇室做了一个黄金假头安在了雍正帝尸身上,算有个全尸才最终入葬的。对此,民间传说与官方档案有南辕北辙两种记述。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自称心中坦荡、内心无愧的雍正帝,死后居然没有埋葬在皇父康熙帝身边,而是葬在了距皇父的景陵600多里远的易县永宁山下。从此,清王朝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皇家陵园——西陵。因此,人们对西陵的出现产生了种种猜测:雍正帝为什么要在永宁山下选择万年吉地?西陵为什么建造了三座规制、规模相同的石牌坊?雍正帝陵寝中有何秘密?地宫中藏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隐情?……这一切确实令人疑惑。

雍正帝在执政期间的作为究竟如何?他的陵墓为何远离自己的祖陵?乾隆帝生母为什么不与雍正帝合葬?是因为雍正帝毒害皇父而恐惧,还是因为耻于雍正帝登基的不光明?或者因雍正帝死后无头而害怕?或者有其他的原因而不能或不愿意与雍正帝合葬呢?

以往一些专家学者对雍正帝褒贬不一,评价不高,认为他只是凭借康熙帝创下的基业执政,国力才有所发展、强大,雍正帝本身没有多少治理和管理国家的能力,且贪图享受、留恋女色、残暴施政。

传说不是事实,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如果对雍正帝理性地、客观地评价,应该说雍正帝还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却雷厉风行地整顿了朝政,革除了许多弊端,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雍正朝处于康熙、乾隆两朝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雍正帝继位伊始,面对政敌林立、险象环生的严峻政治局面,必须也只能采取严酷的手段进行镇压,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古今中外也是屡见不鲜的。

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以历史和传说故事评价雍正帝,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走进雍正帝陵寝来解读雍正帝的一生,或许可以真正体会到在中国清朝历史上,雍正王朝的辉煌与强大并不只是靠简单的文字记载就可以说明的,雍正帝也不是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的那样简单或复杂。

陵寝是古代帝王的坟墓,是一个王朝的浓缩、时代的投影、社会的折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是遗留在山水间的真实历史记录,它凝聚着不可复制的历史信息。通过研究帝王陵寝,不仅可以知道历史上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基本情况,有时候还可以正确解读历史之谜或者未曾记载的史事,比如清朝光绪帝死亡之谜就是通过陵墓考古的方式予以揭开的。雍正帝的死和他的继位,都有可能通过对他陵墓的揭示找到历史真相。打开地宫看看有头无头,遗体是否真的有毒,也许答案就可以揭晓。

为了解开有关雍正帝的种种谜团,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清西陵雍正帝陵寝——这部遗留在世上、沉睡在地下的历史,去解读、去还原曾发生在清朝宫廷里面的那些闪烁着刀光剑影、散发着血雨腥风气息的故事吧。

内容推荐

《守墓笔记》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基础,结合作者二十余年的陵寝现场调查和研究心得,为您解读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的风水与建制、历史与隐秘、被盗与清理等,折射出清王朝的起源、发展、辉煌和衰落。

自称心中坦荡、内心无愧的雍正帝,死后居然没有埋葬在皇父康熙帝身边,而是另辟陵址建造了清西陵的第一座陵墓——泰陵。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和秘密呢?徐鑫著的《守墓笔记(雍正帝陵卷)》将为您细细道来。

编辑推荐

陵寝是古代帝王的坟墓,是一个王朝的浓缩、时代的投影、社会的折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是遗留在山水间的真实历史记录,它凝重着凌厉的不可复制的历史信息。通过研究帝王陵寝,不仅可以知道历史上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基本情况,有时候还可以正确解读历史之谜或者未曾记载的史事,比如清朝光绪帝死亡之谜就是通过陵墓考古的方式予以揭开的。雍正帝的死和他的继位,都有可能通过对他陵墓的揭示找到历史真相。为了解开有关雍正帝的种种谜团,徐鑫著《守墓笔记(雍正帝陵卷)》一书,带领读者通过清西陵雍正帝陵寝——这部遗留在世上、沉睡在地下的历史,去解读、去还原曾发生在清朝宫廷里面的那些闪烁着刀光剑影、散发着风雨血腥气味的故事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