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元璋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朱元璋传》是吴晗毕生心血的经典之作,明朝历史读物的最佳选择,帝王传记的巅峰巨制。本书是20世纪四大传记之首,对朱元璋这个创立大明霸业的封建帝王的多疑、猜忌、阴冷、狡猾、老谋深算的性格的刻画无人能及。看了《朱元璋传》就能明白朱元璋是怎样由一个乞丐成为皇帝的。朱元璋的聪明、毅力、手段及手腕让你既惊叹又惋惜,对他反腐的坚决及勤政爱民的一生充满敬意,但对他的极权、残暴又很痛恨。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人。

内容推荐

作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抒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他幼时家贫,曾为地主放牛,后入寺当了和尚。正值乱世,他参加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最终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建立了最后一个汉家王朝。

一方面,朱元璋颇有远见,求贤若渴,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又残酷无情,在晚年时将当初的开国功臣一个个诛杀殆尽。对于朱元璋的功过是非,吴晗对其作出了最全面、最权威的评述,因此,吴晗著的《朱元璋传》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本书全面记述了明太祖朱元璋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朱元璋自幼贫寒,一场瘟疫来临,家人先后亡故,朱元璋沦落为一个在街头乞讨为生的小僧侣。元末恰逢乱世,人民纷纷揭竿而起,朱元璋也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一员。他在战场上决战杀伐,展露出不凡的才华,一步步成长为号令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凭借赫赫战功连续升迁,最后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开创了大明王朝……

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一 小沙弥

 二 游方僧

 三 逼上梁山

第二章 红军大帅

 一 小亲兵

 二 小军官

 三 大元帅、大丞相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 鄱阳湖决战

 二 取东吴

 三 南征北伐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 大明帝国和明教

 二 农民被出卖了

 三 新官僚养成所

 四 皇权的轮子——军队

 五 皇权的轮子——新官僚机构

 六 建都和国防

 七 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 大屠杀

 二 文字狱

 三 特务网

 四 皇权的极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马皇后

 二 皇子皇孙

 三 教养和性格

 四 晚年的悲哀

附录 朱元璋年表

试读章节

二 小军官

濠州经过长期围攻,不但粮秣缺乏,兵力也衰减得多。元璋想办法,弄了几引盐,到怀远换了几十石米,献给子兴。细想二王和诸帅,胸襟太窄,眼光太短,怕成不了什么气候,要做一番事业,得凭自己有队伍,才有力量。打定主意,请准了假,回到钟离,竖起招兵大旗。少年伙伴徐达、汤和等几十个人,听说元璋做了红军头目,都来投效。不过十天工夫,招募了七百人,子兴大喜。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派元璋做镇抚,从此,就一跃成为带兵官了。一年后,又以军功升作总官。

彭、赵二王管军无纪律,随便做坏事,不听劝,也不能改,子兴又兵力单弱,做不了主张。元璋认为一起混下去,会出毛病,不如自己单枪匹马,向外找出路,把新兵交代了,禀准了主将,带领贴身伙伴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南游定远。使个计策,招降了张家堡驴牌寨三千民兵。向东半夜里袭击元将张知院,收降民兵男女七万口,挑拣得两万壮士,成为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形容,真是“赤帜蔽野而盈冈”。

元璋得到大量的生力军,立刻重新编制,加紧训练。他最看重纪律,在检阅新军时,特别指出这一点,恳切地训诫将士说:“你们原来是很大的部队,可是毫不费事就到我这边来了,原因在哪里呢?一是将官没有纪律,二是士卒缺乏训练。现在我们得建立严格的纪律,做到严格的训练,才能建功立业,大家有好处。”三军听了,无不喜欢。

定远人冯国用、国胜(后改名胜)两兄弟,原来是地主,天下大乱后,团结地方上的佃户和乡民,建立堡寨自卫,听说元璋军队的纪律不错,带领部队来投效。元璋端详这两兄弟,装束很像读书人,行动说话都和一般老百姓不同,就问如今该怎么办。国用以为建康(元集庆路,今南京)这地方,形势极好,书上有“龙盘虎踞”的话,是多少代帝王的都城,先占了这地方做根本,站稳了逐步发展,扩充地盘,不贪子女玉帛,多做好事,得到人民的支持,建功立业不是难事。元璋听了极高兴,留下做幕府参谋,把两家部队合并编制,南下攻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进军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善长头脑清楚,有智谋,善于料事,学的是法家的学问,和元璋谈得极为投机。元璋问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善长劝他学汉高祖,以为汉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气量大,看得远,也看得宽,会用人,又不乱杀人,五年工夫,便打平了天下;元朝政治一团糟,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濠州和沛相去不远,如能学学这位同乡,天下太平也就快了。元璋连声叫好,留下做掌书记,同时嘱咐:“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烂,仗要打好,要紧的是参谋人才。我看群雄中,掌书记和做参谋的幕僚,总说将士的坏话,将士无法施展,自然打不了胜仗。你要做一个桥梁,调和将士,不要学他们的样。”从这时候起,元璋心目中时时有个老百姓出身做皇帝的同乡在,说话、办事、打仗,事事都刻心刻意地学习。”善长呢,也一心一意做桥梁,沟通将士和主将以及将士间的意见,尽心尽力,提拔有能力和有功的,让大家能安心做事。

滁州守军力量单弱,元璋的前锋黑将军花云单骑冲破敌阵,战鼓打得震天价响,大军跟着推进,一霎时便占领了这所名城。元璋亲侄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得到消息,奔来投靠,才知道二哥三哥也已去世了。大家哭了一场,又伤心又欢喜,伤心的是一家人只剩了这几口,欢喜的是这样乱世,还能团聚:“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定远人沐英父母都已死去,孤苦可怜。元璋把这三个孩子都收养倣义子,改姓为朱。原来收养义于是当时流行的风气,带兵的将领要培养心腹干部人才,喜欢把俊秀勇猛的青年收养,不但打仗时肯拼命,在要紧关头,还用来监视诸将。沐英在军中称为周舍,又叫沐舍,舍是舍人简称(文武官员的儿子叫舍人)。元璋义子除文正、文忠、沐英以外,还有二十几个。后来所占城池,专用义子做心腹和将官同守,如得镇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得衢州用王驸马,得严州用保儿,得婺州用马儿,得处州用柴舍、真童,得徽州用金刚奴、也先,此外还有买驴、泼儿、老儿、保儿、朱文逊等人。柴舍即朱文刚,在处州死难;道舍即何文辉;马儿即徐司马;保儿即平安;朱文逊小名失传,在太平阵亡;王驸马、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复姓后的姓名可惜都失传了。至正十八年(1358年)胡大海、李文忠占领严州后,两人闹意见不合,元璋批示帐前都指挥使司首领郭彦仁,派他说和两人说:“保指挥我之亲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曾闻二人不合。且保指挥我亲身也,胡院判(大海官衔枢密院判官的简称)即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定,身自然而定。汝必于我男处丁宁说知,将胡院判以真心待之,节制以守之,使我之所图易成,只此。”李文忠代表元璋亲身监视大将胡大海,并有节制之权,这一个例子说明了义子的作用,也说明了元璋对大将的不放心情形。

单是用义子监视,还怕诸将靠不住,另一办法是留将士的家眷做抵押。这法子在刚渡江时便实行了。元璋统兵取集庆,马夫人和诸将家属留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到取下集庆以后定下规矩:“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不许搬取出外。”“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外处娶妾。”规定极严格。将官顾虑妻子安全,自然不敢投敌以至反叛,平时征调差遣,也不敢不听话了。

P33-3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