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告--日军侵略见证者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一鸣//刘小利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原告--日军侵略见证者》以图文的方式详细记录了日军侵琼时期海南“慰安妇”的悲惨遭遇,以实证方式揭露了日本法西斯暴行。作者黄一鸣、刘小利历经十年搜集日军侵琼罪证照片,并以口述实录方式留存了幸存的海南慰安妇的血泪控诉。本书不仅是一部影像史,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口述历史资料,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原告--日军侵略见证者》围绕日军侵琼这个主题,以图文的方式讲述在这场战争中受尽苦难的海南见证者、“慰安妇”悲惨遭遇的故事。

本书由著名纪实摄影家、人文影像作家黄一鸣和记者、摄影助理刘小利共同完成。其以图文的形式讲述日军侵琼的种种罪行,图片近200幅。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史以图为证,主要是黄一鸣近年来收集的日军侵琼老照片,见证日军侵琼时期的种种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第二部分,为海南“慰安妇”血泪史,图片除个别资料外,全部由黄一鸣寻访拍摄,时间跨度10年,慰安妇详实的口述史,是对日军侵略海南犯下涛天罪行的血泪控诉;第三部分,为黄一鸣和刘小利近十年来走遍海南省10几个市县寻访拍摄的60多位日军侵琼见证者的肖像,以及他们对日军野蛮行径的控诉。

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影像史,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口述史,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侵略海南腥风血雨

 日寇铁蹄下的琼岛之殇

 吴坤仁——日军侵略海口的见证者

 南渡江铁桥一过往船只的“鬼门关”

 石碌铁矿劳工血的见证

 田独万人坑罪恶遗址

 日军“慰安所”——人间“魔窟”

第二章 慰安妇血泪

 惨遭日军蹂躏的海南“慰安妇”

 日军“慰安妇”中黎苗族妇女的苦难遭遇

 朴来顺——来自韩国的慰安妇

 杨娅榜——一生丧失了生育能力

 黄有良——一位“慰安妇”的血和泪

 林亚金——我成了行尸走肉

 黄伍仲——直到1976年才过卜安稳的生活

 伍来春——被迫接待过多少日军无法说清楚

 邓玉民——松木经常让日军轮奸我

 谭亚洞——受尽日本侵略军的凌辱

 符桂英——被强迫为日军慰安妇的事实

 陈金玉——不堪回首的“慰安妇”往事

 蔡爱花——能干的海南农家妇女

 蔡美娥——日军用两只手拽着我的耳朵

 陈亚扁——用一生讨一个公道

 符美菊——苦难与幸福同在

 李美金——往事永远不会忘记

 林爱兰——日军用枪托打断她的腿骨

 林石姑——一直想念亲生女儿

 刘文英——从“良民证”选出的“慰安妇”

 王志凤——日本投降了都不知道

 郑金女——抽水烟缓解病痛折磨

 卓天妹——14岁那年被轮奸了

 陈林村——受尽日军“四脚牛”折磨

 陈金美——隐姓埋名远嫁他乡

第三章 日军侵琼见证者

 日军侵琼见证者

 三亚朝鲜村村民:有的劳工被日本兵活埋!

 李耀:生病的劳工被口本兵扔进万人坑活活烧死!

 潘明裕:铁矿劳工的乡愁

 何军范证言

 何书琼证言

 何国树证言

 张孟贵证言

 曾繁金证言

 吴玉换证言

 吴青云证言

 吴桂英证言

 吴春月证言

 彭梅丽证言

 李益南证言

 黄文禄证言

 陈如玉证言

 符家启证言

 符家尊证言

 符庆星证言

 符庆衍证言

 符若梅证言

 符锡美证言

 符锡贤证言

 符祥深证言

 李爱梅证言

 黎辉熊证言

 黄业梅证言

 符家磷证言

附录

 被改变的母亲、妻子、姐妹

 残酷的窒息让我清醒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由于生产流程比较简单,劳工的负荷是十分繁重的,劳工每天劳动长达11至13个小时,可谓是负重如牛。他们被工头层层欺压,受尽各种体罚的折磨。日本侵略者采取“以华制华”的方法,用中国人中的“软骨头”、“亲日派”当小队长、监工、班长。一般是每批劳工按来源地域划分,配备有总监工、工管工、班组长。这些工头一层压一层,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叫劳工起床排队,连病号也不例外,有的感冒头痛、烂手烂脚的病号,跟工头求情,偶尔遇上心肠好的工头还行得通,但多数工头都是坏的,求情也是白费力。工头把病号排成一列横队,你要是说你肚子痛,他就用“文明棍”捅你肚子。有的劳工已经死了,工友们用毯子盖住,工头以为装病睡大觉,还用力地踢这些劳工的尸体,真是惨无人道。劳工是毫无自由可言的。干活时,工头总是在劳工的背后吆喝着,不管你是怎样的忙乎,监工总是喊着“快点干”,你要是稍停手擦把汗,工头的指挥棍就往你的头上砸,或是用脚踢你的腿或腰,有的劳工看不惯这种狐假虎威的样子,顶两句嘴,工头就拿你“放飞机”,把你的两只手转向背后捆绑,然后吊起来。或是把劳工集中起来,命劳工两人互相对打,你打我的耳光,我打你的嘴巴。劳工们总是不忍心让自己弟兄受苦,想轻轻地往对方打去,但这样是不行的,你如果是轻打,工头就打你做示范,不少劳工受不了如此的折磨,心里盘算着逃跑,有的幸运逃出了虎口,但有的逃跑后又被抓回来。如果逃跑者被抓回来,只有死路一条,不是活活被打死,就是吊起来示众。还有的被抓回来进行坑埋,即叫你自己先挖个坑,然后工头们把你丢下坑里,把土埋到你的嘴,只剩下两只眼睛和鼻子让你活活的饿死。1943年秋,两个广州劳工累的实在不可忍受,趁黑夜逃跑,后被抓回来。总工头把劳工集中起来(地点在今河南市场西侧),将这两个劳工当众砍头,杀鸡儆猴,声称如果谁想逃跑,就是这样的下场。

日本侵略者在八所村办一个“富民公司”,内设是茶室、赌场、鸦片烟馆。原先只供头目、二手进去享受,一般劳工是不能进去的。1944年这个公司对外开放,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进入。就在开放的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日本侵略军借口说有“八路”潜入活动,就把整个村包围起来,抓了100多人,除个别头目被保释外,其余的于第二天晚上七点多钟,被汽车拉到十所桥附近枪杀,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十所大屠杀”事件。由于仓促上马,侵略军战线拉得长,医疗设备差,环境条件恶劣,矿山气候炎热,饮水更不卫生,蚊子、长虫(蛇)多,因此发病率很高,多是发高烧,下痢,烂手脚。有的由于天气炎热引起中暑,有的是惨遭毒打后浮肿,伤口发炎无法治疗而造成的。多数劳工有病不愿意上诊所,只好在宿舍等死,因为劳工们去诊所看病就被送到病房,没有人照顾,连水都没得喝,不是渴死,就是饿死。有的去诊所看病,还可能被注射毒药,然后抬到“太平房”,当病死处理。劳工死了后,开始还有点人情味,一个一个烧化,后来人死得多了,成立了专门埋死人的一个班,每天要挖一个坑,把所有死亡的劳工扔到坑里堆在一起,然后放火烧,烧尸体的地点有两个地方,一是今石碌桥的西桥头,一是钢铁厂高炉处。劳工食宿条件都很差,劳工全部住茅草搭起来的工棚,大多数集中住在现铁矿的中二区、西区。由劳务系和西松组管理。劳务系属海军管辖,西松组属陆军管辖。海军特务部旧址就在今铁矿的灯光球场,西松组旧址在原铁矿党委党校(日本炮楼)。劳工的伙食是很差的。开始虽然菜类不讲究,但还能吃饱。后来,劳工越来越多,加之中国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在中国抢到的粮食越来越少。1944年以后,劳工的伙食就更糟了,每人每天只有3两多米,有时还代以红薯干。红薯首先是经头目、二手、警卫队长先捡,然后才轮到劳工。因此劳工吃到的不是烂了的,就是长虫的。后来粮食断运,只以瓜菜来充饥。

总之,在日本侵占的六年中,4万余石碌铁矿劳工病死、饿死、被打死、烧死、活埋,加上逃跑的,不计其数。到日本投降时,仅幸存5800多人,平均每日死亡达到8人之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日军侵琼时期石碌铁矿劳工的遭遇,就是铁证。

P55-56

序言

记忆与证词

韩少功

一般的照相不是摄影,因为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者的镜头分泌着感觉、情感、思想以及价值判断,是一种透出了脉搏和体温的视觉语言。

我看过黄一鸣先生好些摄影作品,对他的纪实黑白镜头尤有较深印象。这一次,他再一次不辞劳苦,深入穷乡僻壤深山老林,同样用黑白语言发掘历史,记录了20多位日军侵华时期“慰安妇”的悲怆命运,及几十位日军侵琼的见证者,对暴力与强权再一次给予了无声的控诉。虽是无声,但我们可以从很多镜头中听到作者的一声叹息,听到作者的加速心跳,听到作者全身血涌的呼啸之声。其中拍摄老人、孩子与母狗的一幅作品特别让人动心:狗尚堪怜,何况人乎?一种过去与未来的对望,温情与残酷的交织,由作者敏锐地加以捕捉和表达,从此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也进入了人类的悲情历史。少数日本右翼政客一直否认有关“慰安妇”的政府责任,激起了几乎全世界正义之士的抗议。因此黄一鸣先生这本影集也是一份及时的证词,与其他众多证词一道提交人类良知法庭,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不忘历史,面向未来,从而共筑东亚各族人民今后的责任、正义以及慈爱。几年前,我在日本见到《毛泽东文集》的日译者。作为一位日本海军退役人员,他到过海南岛,很关心海南岛,对日军在海南岛的作为却不无困惑。据他说,日本陆军干坏事较多,但进占海南岛的日本海军风纪较严,因此干坏事较少。可惜我当时手中没有黄一鸣的这本影集,否则我就可以与老先生有更深入的交流,让他更开阔视野,更真切地感触到遥远海岛的深深伤痛。

我相信,他也一定会在这些摄影作品面前动容和沉思的。

后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了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红场阅兵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而我国也将在9月3日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殊死搏斗。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既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是教育我们要珍爱和平。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大地终渐远离战争之殇,但日本侵略军带给中国人民的创伤,从最北的哈尔滨,到最南的海南,永远地留在经历过战争的祖辈的血肉之躯里,随时警醒着一代又一代。10年前,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黄一鸣抢救性地收集了海南“慰安妇”影像,并记录了这些“慰安妇”口述的历史。

作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场战争的思考,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更深知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争取和平“活历史”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年青一代人对二战历史,以及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做的努力的充分认识,黄一鸣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抗战时期日军侵略海南的罪证——日军侵琼老照片的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利用节假日再次寻访见证日军侵琼受害的耄耋老人,并继续关注之前采访过的慰安妇。最终于今年集结相关材料出版《原告——日军侵琼见证者》图文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经过近十年的收集、寻访和拍摄,黄一鸣收集了近百张日军侵略海南时随军摄影师拍摄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中,日军陆战队在三亚湾登陆,携坦克向海口进发,侵占秀英炮台,偷袭博鳌港等历史再现眼前,向我们直观讲述了日军侵略海南的历史。日本右翼势力一再否认侵略历史,但老照片不会撒谎,这些老照片是当年日军侵琼的铁证,是40万惨遭日军屠杀的海南同胞家属控诉日军的最有力的呈堂证供。但,只有这些照片是远远不够的,日军侵略海南犯下了滔天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死伤无数。为了寻找这些人证物证,10年来,我们走遍了海南的城市乡村,寻找那些饱受血泪之苦的仍健在的日军侵琼时期的慰安妇、劳工、抗日战士、普通民众,用他们的口述还原日军在海南的暴行,重现日军侵略的战争史和海南抗日的血泪史,以纪实摄影和笔录的方式记录这些战争受害者的生存现状,图文结合控诉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和反人道的行为。这些幸存的慰安妇、劳工、抗日战士以及日军屠杀幸存普通民众,身上的战争伤疤以及无法逃避的战争噩梦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们,他们同中国千千万万的受难同胞都是控诉日军侵略的原告,人证物证俱在,被告日本政府无赖拒不承认,但终究逃不过历史公正的判决!

这个项目的完成,要感谢十多年来共同参与采访和拍摄的亲人朋友们,包括周光伟、张应勇、邱亚寰、王富春、张欢、杨威胜、田亦楠、韩雪遥、曾玉清、梁敏波、王章灿、王凌、黄一冰、黄盈盈、吴坤泽、蔡明康等等。而其中的四位同志未能目睹今天的成果。尤其是,多年来一直跟随参与“日军侵琼见证者”拍摄的好友王富春,在今年4月的“三月三”采访拍摄中,意外离世,令人深感痛心。他的去世,更加坚定了我们完成这个项目的信心,要用铁的事实教育下一代,铭记历史。

当然,更要感谢书中的被采访拍摄者,他们讲述了大量的史实。10年的时问里,已有近20位老人相继去世了。他们未能等到控告日本政府胜诉的那一天,他们永远都是日本侵华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的原告。

作者

2015年5月9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8: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