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事件?如何理解人类行为?这些问题一直是知识论学者思考的重点。何纯秀著的《理解的认知基础与逻辑刻画》述评了柏拉图、康德、罗素等关于理解的哲学思想,首次在国内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力图从认知科学与逻辑学角度解释理解概念。
| 书名 | 理解的认知基础与逻辑刻画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作者 | 何纯秀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理解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事件?如何理解人类行为?这些问题一直是知识论学者思考的重点。何纯秀著的《理解的认知基础与逻辑刻画》述评了柏拉图、康德、罗素等关于理解的哲学思想,首次在国内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力图从认知科学与逻辑学角度解释理解概念。 目录 引 论 第一章 哲学对理解的研究 第一节 欧洲早期哲学对理解的研究 一 柏拉图对理解的研究 二 亚里士多德对理解的研究 三 中世纪宗教哲学对理解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近代哲学对理解问题的研究 一 培根、笛卡尔和洛克对理解的讨论 二 贝克莱、休谟和莱布尼茨对理解的研究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对理解的研究 一 康德对理解力和理解限度的讨论 二 黑格尔对理解力的研究 第四节 分析哲学学派的理解研究 一 弗雷格:理解一个词或句子就是知道这个词或句子的含义 二 罗素:只有亲知知识才能被理解 三 维特根斯坦:理解命题是知道命题真时是什么情形 四 达米特:理解是实践能力的显示 五 普特南:构成理解的不是心理事件而是恰当时机恰当行为的能力 第五节 解释学的理解研究 一 施莱尔马赫:理解是解释者与作者之间内在的心灵沟通,是一个 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二 狄尔泰:理解是对生命表达的理解 三 海德格尔:此在前存在论地领会着自身,领会体现为生存论上的筹划活动 四 伽达默尔: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 小结 第二章 理解的含义与类型 第一节 理解的不同释义及其评价 一 词典释义及其评价 二 部分学者观点及其评价 三 理解就是“主体知道的意义” 第二节 理解的类型 一 根据理解主体不同而区分的理解类型 二 根据意义载体不同而区分的理解类型 三 根据意义不同而区分的理解类型 四 根据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区分的理解类型 五 其他理解类型 第三章 理解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理解的心理学研究 一 巴甫洛夫学派的“联想的联想”说 二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 三 认知学派的结构同化说 第二节 理解活动中的主要认知成分 一 亲知:亲身观察和体验 二 意象:理解过程中伴随的心理现象 三 自我意识:反思型理解活动的基础. 四 推理:有助于理解 五 语言:理解的重要工具 第三节 理解力的构成 一 正确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 产生意向性的因果能力 三 恰当时机恰当行为的能力 四 与人类社会正常互动的能力 五 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节 理解的认知过程 一 从“物到观念”的四途径 二 信息传递与加工的微观过程 三 人脑中知识的表征与检索 第五节 基于命题表征的理解模型 一 命题是文本与阅读的基础 二 单句中阅读时间是命题数量的函数 第四章 理解的逻辑刻画 第一节 基础认知系统s5 一 形式语言 二 公理化系统 三 语义 四 可靠性与完全性 第二节 两类刻画理解的保守系统 一 理解命题就是知道命题的意义 二 语言与语义 三 基础认知系统K、T、S4和S5 四 可靠性与完全性 五 对S5无效的公式 六 UФ的另一个缩写及系统 第三节 理解的认知系统ELU 一 语言与语义 二 认知系统ELU 三 可靠性与完全性 总 结 一 已完成的目标 二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