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精)》是一本著名国外汉学家比尔·波特游历并深度记录我国西南云贵黔地区人文地理及风土人情的文学游记类读物。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记录了一路的所见所闻,带我们领略西南风光。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行一次深度的心灵之旅、文化之旅。
| 书名 | 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精)/寻路中国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美)比尔·波特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精)》是一本著名国外汉学家比尔·波特游历并深度记录我国西南云贵黔地区人文地理及风土人情的文学游记类读物。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记录了一路的所见所闻,带我们领略西南风光。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行一次深度的心灵之旅、文化之旅。 内容推荐 《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精)》是比尔·波特根据其20多年前在我国西南云贵黔地区的亲身游历,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自己“彩云之南”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带我们领略两南边陲地区少数民族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梧州 第二章 阳朔 第三章 壮族 第四章 瑶族 第五章 侗族 第六章 镇远 第七章 苗族 第八章 贵阳 第九章 安顺 第十章 布依族 第十一章 毽子洞 第十二章 草海湖 第十三章 昆明 第十四章 石林 第十五章 郑和 第十六章 西双版纳 第十七章 勐仑 第十八章 基诺族 第十九章 勐龙 第二十章 茶 第二十一章 布朗族 第二十二章 彝族 第二十三章 鸡足山 第二十四章 大理 第二十五章 石宝山 第二十六章 丽江 第二十七章 最后一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阳朔 阳朔很小,简直算不上一个城镇,与位于它北边一小时路程的桂林比起来,阳朔名气要小很多。不过阳朔景色却毫不逊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更好。对于到中国的外国游客而言,继北京的故宫、长城,西安的兵马俑之后,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就是桂林的喀斯特景观了。然而,桂林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桂林了。二战期间,桂林被日本人炸得满目疮痍;此后的重建历经大跃进时期的灰色水泥和经济改革时的白色瓷砖,现在则到处都是为大型旅游团队提供服务的价格高昂的旅游设施。在大的旅游团中人们被当作羊一样赶来赶去,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做羊的话,那也无所谓。 但是,我不愿意做羊,于是我选择住在阳朔。中国西南地区有四个地方,去那里的游客往往住得比计划的时间长,因为游客到达目的地以后可以接触到别人收集的最新旅游信息,发现许多自己未曾领略的美景与风情。阳朔就是如此,其他三个城市分别是西双版纳、大理和丽江,这三个城市都在云南省,也都是我行程中要去的地方。住在阳朔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我用不着为一碗面条、一客香蕉煎和一杯卡布奇诺咖啡而掏太多钱。次日早晨我在一家叫作“毛家米老鼠”的餐馆吃早饭时,我就毫不犹豫地点了这些东西,小小地奢侈了一把。 在中国所有内河旅游中。乘船游漓江是最受欢迎的项目,甚至超过长江三峡游。游客从桂林登船,在几百座青翠的石灰岩山峰中蜿蜒穿行,顺流而下到达阳朔,然后乘车返回桂林。可是,这6个小时的游程价格不菲,需要30美元,而从阳朔逆流而上,单程只要6美元。这也是我选择住在阳朔的另一个原因。 不过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和任何游船打交道为好。虽然不和大队人马一起出游。就意味着一次冒险,不过等回到家的时候,能记住的也就是这些冒险了。 于是我回到住的旅馆,租了辆自行车,骑回到阳朔的江边公园,又花了不到3美元租了一条平底船。我的计划是让船把我和自行车带到下游的富里村,然后从富里村骑车穿过乡村返回阳朔。天气很好,没有风,河水如镜面一般沉静,一座座美丽的小山矗立在水面。似乎在向我诉说这条河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江上的船很少。我几乎是一个人独自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偶尔有渔民驾着自己狭长的小船驶过,他们穿过水藻,寻找深水区,便于他们的鱼鹰下潜捕鱼。我很开心自己与这些渔民共享着一条河。 为我撑船的人说。那些渔民也会在晚上挑灯捕鱼。他还告诉我说,渔民把鱼鹰从小雏养起来,教它们追逐活鱼,他们要在鱼鹰的腿上拴一根绳子,防备它们逃掉。鱼鹰长大并被驯服了以后,就会与其他六七只鱼鹰一起,站在船舷边,遵照渔民的指令,轮流潜水捕鱼。只不过鱼鹰的脖子上会被套上一根绳子,免得它把捕到的鱼吞掉。按我的船工所说,如此五年之后,因为总是不允许它把捕到的鱼吃下去,鱼鹰就会越来越不愿意下水——似乎鱼鹰要用五年的时间才能搞明白这一点——最后,鱼鹰就会被上锅炖了。 途中,我发现一只孤零零的鱼狗①栖在岸边的枯枝上。它的脖子上倒是没有绳子的,我禁不住想,我到底是一只鱼鹰呢,还是一只鱼狗? P7-10 序言 二十多年前,我在香港一家英文广播电台工作,为了给电台筹备一档旅游节目,我提议到中国内地去旅游一番,然后根据自己的旅游见闻做成每期仅两分钟的旅游节目。于是,在先期完成寻找中国母亲河源头的“黄河之旅”后,我又一次踏上中国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热土,去探访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的少数民族部落。 之所以进行这次以少数民族人文地理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彩云之南”的旅行,是因为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人类学时就已经对中国的少数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便得知在中国广大的西南地区生活着壮族、瑶族、布朗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基诺族、彝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我从香港出发,经广东、广西到达贵州、云南,一路上不断探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其历史。这些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且部落周围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通往各部落的大多是不能通车的山路,他们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简单的生活设施,简朴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我每次进寨都是爬山路或者在向导的带领下走小路前往,有时也会在当地少数民族家中借住一晚,通过与主人面对面的交谈和对他们实际生活的体验,以及听他们讲述本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深层次地了解这些民族的饮食起居、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 有意思的是。这些少数民族中(比如苗族和瑶族)他们关于本民族祖先起源的神话传说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但又各具特色。他们与汉族一样,都认为“女娲”是大家共同的母亲,但西方社会则把“女娲”异化为男人,即基督教中所说的“诺亚”这个在大洪水到来之前根据上帝指示建造方舟躲避灾难的男人。 此次旅行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不知道我探访过的那些地区的人们至今的生活状况如何,兴许我的这本游记将成为记录中国少数民族二十多年历史变迁的壮丽诗篇。 Bill Port 2013年初春 书评(媒体评论) 比尔·波特不仅是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较多的翻译家,还是备受推崇的旅行作家。 ——《纽约时报》 比尔·波特的旅行文学让他在中国名声大震,他的叙述口吻并非隐晦谨慎的,而是清晰明确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闪光的独自。 ——《纽约书评》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