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中华传统故事”积极响应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以展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长卷中精彩的片段。
季然、金平编写的《中国成语故事(下卷)》包括了南柯一梦、南辕北辙、歧路亡羊、杞人忧天、黔驴技穷、入木三分、塞翁失马、三顾茅庐、亡羊补牢、望梅止渴、胸有成竹、叶公好龙等经典成语故事。
| 书名 | 中国成语故事(下卷)/彩绘中华传统故事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彩绘中华传统故事”积极响应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以展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长卷中精彩的片段。 季然、金平编写的《中国成语故事(下卷)》包括了南柯一梦、南辕北辙、歧路亡羊、杞人忧天、黔驴技穷、入木三分、塞翁失马、三顾茅庐、亡羊补牢、望梅止渴、胸有成竹、叶公好龙等经典成语故事。 内容推荐 中国成语源远流长、来源丰富,大多出自民间传说、历史典籍、文学著作,浓缩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季然、金平编写的《中国成语故事》上下卷收录了近二百则常用成语,根据其出处、典故,用现代汉语编写成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的故事。 中国成语蕴含着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浓缩着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语言智慧,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目录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鸟尽弓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弄巧成拙 呕心沥血 抛砖引玉 披星戴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匹夫之勇 平易近人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扑朔迷离 齐大非耦 奇货可居 杞人忧天 黔驴技穷 巧夺天工 巧取豪夺 请君入瓮 罄竹难书 趋炎附势 曲高和寡 犬牙交错 人言可畏 忍辱负重 任人唯贤 如火如荼 如坐针毡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三思而行 杀鸡取卵 上行下效 神机妙算 声东击西 盛气凌人 食不甘味 拾人牙慧 舐犊情深 势如破竹 视死如归 守株待兔 双管齐下 水落石出 水深火热 司空见惯 死灰复燃 四面楚歌 探囊取物 叹为观止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天涯海角 天衣无缝 同仇敌『气 同甘共苦 退避三舍 亡羊补牢 望梅止渴 危如累卵 唯命是听 先发制人 胸有成竹 悬梁刺股 睚眦必报 叶公好龙 一鸣惊人 一木难支 一诺千金 一丘之貉 一网打尽 一叶障目 一字干金 以卵击石 异军突起 因势利导 有恃无恐 愚公移山 约法三章 运筹帷幄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知彼知己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中流砥柱 忠言逆耳 众叛亲离 自惭形秽 自相矛盾 试读章节 南柯一梦 相传唐代广陵郡,有个叫淳于棼(fen)的人,生性喜好饮酒,不拘小节。在他家院子的南边,有株古槐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淳于棼经常与朋友在树下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一次,淳于棼因醉酒而身体不适,两位朋友将他扶回家,送至东廊下休息,对他说:“你睡一会儿吧。我们在这儿喂喂马、洗洗脚,等你醒了再走。” 淳于棼躺下后,醉眼蒙咙中,恍恍惚惚地看到有两个紫衣使臣走到他跟前,对他行礼道:“槐安国国王派我们来请先生。” 淳于棼迷迷糊糊地起身下床,整理衣服,随着这两人走出门去。门外有一辆马车,随从在一边等候着。 众人扶淳于棼登车前行,来到大槐树下,径直进了槐树下的一个洞穴。 进洞之后,顿时晴天丽日,山川旷野、城郭村庄,历历在目,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须臾,来到一座城池前,只见朱门重楼,楼上的匾额上写着:大槐安国。 淳于棼进了王宫,槐安国国王与他亲切交谈,并招他为驸马,将公主嫁给他,后来又任命他为南柯郡太守。于是,淳于棼携妻上任,尽享荣华富贵。 在任职的二十年间,淳于棼恪尽职守,将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国王愈发器重他,赐他封地爵位。他也有了五男两女,家族兴旺,生活美满。 不料,有一年他的妻子突然得了急症,不治身亡。此时檀萝国又突然入侵,国王命淳于棼率兵御敌。因为不懂军事,淳于棼大败而归。从此他失去了国王的信任,还被罢免了官职。 后来,国王派紫衣使臣送淳于棼回家探亲。车出洞穴,见眼前家乡的景物不改往日,淳于棼暗自伤心落泪。两位使臣送他回到家中,淳于棼看见自己正睡在廊下,惊惧不敢近前。 紫衣使臣连声大呼淳于棼的姓名,淳于棼才猛地惊醒过来。只见家仆正在打扫庭院,两位客人坐在床榻上洗脚,夕阳照在西墙上,东窗下还放着喝剩的酒。原来,他只做了个倏忽一逝的梦,却好像已恍然度过了一生。 淳于棼十分感慨,把方才的梦告诉了两位朋友。大家都很惊讶,一起出门,好奇地来到大槐树前。只见槐树下有一个蚁穴,掘开一看,里面大得可以放下一张床,内有一个大蚂蚁巢,想必这就是“大槐安国”。旁边还有一个小洞,一直通向树南边的树枝,大概就是“南柯郡”了。 释义 指做梦。比喻得失无常,人生如梦。柯:树枝。 南辕北辙 战国末期,魏国国君安鳌(xi)王想进攻赵国。谋臣季梁知道国君的想法后,急忙赶来劝阻。 他对安鳌王说:“臣今天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他说要去楚国。楚国在南方,他却驾车往北走。我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再好也没用,朝北走到不了楚国。他却说:‘没关系,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告诉他路费多也不顶用。他又说:‘我的马夫最会赶车了。’这人多么糊涂啊,他不明白,如果方向错了,马跑得越快,路费越多,车夫越会赶车,离他的目的地就会越远啊。” 说到这里,季梁言归正传道:“大王要想成就霸业,就应设法取信于天下。如果仅仅倚仗国大兵强,动辄进攻别国,就无法建立威信。您也会像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一样,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王听了季梁的话,打消了伐赵的念头。 释义 原意是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辕:车辕,车前驾牲口的直木。辙: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 P1-4 序言 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人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记得我小时候在广州,晚上躺在床上,大妈一面给我打扇,一面给我讲故事,直到我睡着。那都是九十年前的事了。我这位大妈是一个文盲,乡下长大的,没入过学,可是很会讲故事,讲的故事天天不同。讲得最多的是“熊人”,“熊人”在广州话里就是熊。我那时候也不知道“熊人”是什么,只知道是坏家伙,啃人骨头还说是啃花生米。回想起来,这些“熊人”故事跟我后来读到的狼外婆故事,甚至法国贝洛尔的《小红帽》故事差不多。大妈既然不识字,没有读过书,这些故事自然都是她听来,记在心里的。 乡下故事真多。后来我每年暑假回乡下,晚上总爱坐在祠堂前面池边的石围栏上纳凉,听大人讲故事,都是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你说奇怪不奇怪,我还听到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还听到姑姑婶婶们爱唱“早来三日梁山伯,迟来三日马文才”。梁祝故事本应是浙江民间故事,怎么千里迢迢传到广东当时的穷乡僻壤来了呢?如今我算想通了。我曾在上海图书馆看过我家乡广东鹤山的县志,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鹤山县的任姓,其祖先是南宋期间从浙江金华逃难到广东的。这就是说,我的大太公是浙江金华人,我的祖籍是浙江金华。浙江人,包括我的任姓大太公,从浙江来到广东,把家乡的故事也带来,也就不奇怪了。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想。 到了今天小朋友嘻嘻哈哈进幼儿园这个年龄,我却是像小老头儿那样一本正经进了私塾。恐怕我是读私塾的最后一代了。我开蒙时真向孔老夫子叩过响头的。我们从三本红皮书读起。三本红皮书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接下来读《论语》《孟子》,读到《孟子》的《离娄篇》,我就进新学制小学读一年级了。读私塾真是乏味,每天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塾师书桌旁边背头一天学的几句课文,然后塾师教几句新的。别忘了,桌子上有戒尺,背不出会打手心。还好,手心我没给打过。接下来一整天就是大声读那新教的几句,还有就是写字,对对子。书里说些什么,实在不太懂,读书的目的就是识字。不过读不懂的书里偶尔也有故事。《三字经》里就有“融四岁,能让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里还有《揠苗助长》这样有名的故事。我没有如今小朋友在幼儿园听老师讲许多好听故事的福气,可是在最枯燥乏味的私塾里,偶然读到几个故事,也就够我开心的。不过读私塾也有个好处,就是识了许多字。识了字就读闲书,找故事读。在读小学二三年级那会儿,《西游记》我也读过了。不过说老实话,我还没有那么大的学问能读整本《西游记》,我只是在看故事,书中那些佛偈,“有诗为证”的诗我是一概跳过的。不过我想,除了研究文学名著的专家,又有多少读者是一字不落,把整本书从头读到尾的呢?我那时候不但爱读故事,还爱讲故事。我把读来的故事讲给家里的姑姑婶婶听,她们赏我吃番薯糖水。 回想当时我们那些小学生,听故事是最大的乐事。碰到下雨天,体育课不能到操场上去上,我们就求体育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我们上课,老师也会说:“你们表现得好,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我们听了简直欢声雷动!故事有多大的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小朋友来说,和故事同样有吸引力的是图画,故事加上图画,那就更好了。怪不得连线装的古典小说前面还加上“绣像”,叫“绣像小说”。我有幸在不识字的时候就读到用图画画出来的故事,那就是连环画。我崇拜周身是胆的赵子龙,就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后来还有了会活动的图画故事,那就是动画片。我很感谢动画大师迪士尼给我们创造了米老鼠,米老鼠的岁数大概跟我差不多。我尤其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动画片《龟兔赛跑》和《三只小猪》。而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还看到了国产动画片:万籁鸣、万古蟾等四兄弟创作的《骆驼献舞》。总之一句话,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给了我们快乐,也让我们明白了不少事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们有那么多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我们悠久的历史中有那么多人人熟悉的历史故事,古书中又有那么多隽永的神话故事、成语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我衷心希望这些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给一代一代小朋友快乐和智慧,伴随着他们成长。 我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已有差不多三十年的交情了。我的很多重要的书稿都交与这家出版社出版。我们合作得一直很愉快。作为中国目前最出色的少儿出版社,他们的图书注重品位、特色和整体结构,强调文化传承与积累。这是我十分欣赏和看重的。2008年,浙少社精心编辑出版了“绘本中国故事”,时隔九年,又对原有书系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升级,使得图书面貌焕然一新,相信新版的“彩绘中华传统故事”会给广大读者带来更高品质的阅读享受。 时年九十四,于上海家中 任溶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