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兄弟(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妈妈,你放心,我会一辈子照顾李光头的。

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会让给李光头吃;

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会让给李光头穿。

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们还是兄弟;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

余华著的《兄弟(精)》是关于两个时代的小说,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前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这对兄弟连接了这两个时代,他们的命运和时代一样天翻地覆。

内容推荐

《兄弟(精)》是余华搁笔十年,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后的颠覆震撼之作。

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一生。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从小历经磨难,好得像一个人,可双亲去世、两人长大后却因一个名叫林红的美丽女人反目,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巨富,产业遍布全国;一个穷困潦倒……但即使多年过去,他们也依然牵挂着彼此——就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他们还是兄弟;就算生离死别了,他们还是兄弟。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二十三

刘镇的大街上越来越混乱,几乎每天都有革命群众在斗殴。李光头不明白这些同样戴着红袖章,同样挥着红旗的人为什么互相打起来了?他们用拳头、用旗杆、用木棍打成一团时,像是一群豺狼虎豹。有一次李光头看见他们用上菜刀和斧子了,很多人鲜血淋漓,木头电线杆上、梧桐树上、墙壁上和街道上都留下了他们的斑斑血迹。

李兰不再让李光头出门了,她担心李光头会从窗口溜出去,就把窗户钉死了。李兰早晨去丝厂时把李光头反锁在屋里,到了傍晚回家时,屋门才会打开。李光头开始了真正孤独的童年,从日出到日落,他的世界只有两个房间,他开始了与蚂蚁蟑螂的全面战争。他常常埋伏在床下,手里拿着一碗水,等着蚂蚁们爬出来时,先将水泼上去,再用手一只一只摁死它们。后来一只肥胖的老鼠从他眼皮底下蹿了过去,他吓得再也不敢钻到床底下去了。李光头开始到柜子里去袭击蟑螂,为了不让蟑螂夺门而逃,他把自己和蟑螂一起关进了柜子,手里拿着鞋子,借着缝隙的光亮观察它们的动静,随时拍死它们。有一次李光头在柜子里睡着了,李兰傍晚回家时,李光头还在里面做着美梦。可怜的李兰惊慌失措,她在屋里屋外大呼小叫,甚至都跑到井口向里面张望。当李光头听到她的叫声从柜子里出来后,她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脸色苍白捂住胸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在李光头极其孤独的时候,宋钢长途跋涉来看望他了。宋钢带着五颗大白兔奶糖,没有告诉他的爷爷,早晨就走出了村庄,沿途打听着去刘镇的路怎么走。快到中午时走到了李光头家的窗外,他敲着窗户喊叫:

“李光头!李光头……你在里面吗?我是宋钢。”

那时候李光头无聊得快要在床上睡着了,宋钢的喊叫让他蹦跳起来,他扑向了窗户,也敲着玻璃喊叫起来:

“宋钢!宋钢!我在里面。”

宋钢在外面叫着:“李光头,你开门呀!”

李光头说:“门外面锁上了,打不开。”

“你把窗户打开。”

“窗户被钉死了。”

李光头和宋钢这对兄弟敲着窗户激动地喊叫了好一阵子,下面的窗格玻璃被李兰糊上了报纸,兄弟两个看不见对方,只能喊叫着让对方听到。后来李光头搬了把凳子到窗前,通过凳子站到了窗台上,最上面的窗格玻璃没有糊上报纸,李光头终于看到了宋钢,宋钢也终于看到了李光头。宋钢穿着宋凡平出殡时的那一身衣服,仰脸看着李光头,对李光头说:

“李光头,我想你了。”

宋钢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光头双手敲打着玻璃,哇哇叫着:“宋钢,我也想你。”  宋钢从口袋里摸出了五颗大白兔奶糖,捧在手里举起来给李光头看,他说:“你看见了吗?我给你的。”

李光头看见了大白兔奶糖,惊喜万分地叫道:“宋钢,我看见了,宋钢,你真好。”

李光头嘴里的口水横七竖八地流了起来,可是窗玻璃隔开了他和宋钢手里的奶糖,让他吃不到奶糖,他对着宋钢喊叫:

“宋钢,你想想办法,把奶糖弄进来。”

宋钢放下了举起的手,想了想后说:“我从门缝里塞进去。”(P190-192)

后记

五年前我开始写作一部望不到尽头的小说,那是一个世纪的叙述。二〇〇三年八月我去了美国,在美国东奔西跑了七个月。当我回到北京时,发现自己失去了漫长叙述的欲望,然后我开始写作这部《兄弟》。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的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五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走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的人也少。”

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二〇〇五年七月十一日

书评(媒体评论)

《兄弟》是一部怪诞的绝妙之作,是中国小说家尝试为当代人创作的一部大众史诗。这两兄弟一个狡猾奸诈,喜欢金钱、天才和女人;一个温文儒雅,书生气十足。通过两兄弟的命运沉浮,展示了中国四十年的历史变迁。

——《纽约时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