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滇缅会战/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林建英编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大同盟与小算盘

日本的南进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当地时间,中国时间为12月8日),农历十九日,自午夜起,广袤的太平洋洋面在皎皎月光下,亮如白昼。日本酝酿的偷袭珍珠港阴谋在这月光下开始悄悄实施。这天是星期日,美军的休息日,日本人算准了这一天美国珍珠港基地的大多数军舰都会归港,他们企图利用偷袭大败甚至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由此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这个争议重重的偷袭计划是日本南进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在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获得批准,他们企图借此摆脱其在侵华战争中因战线过长带来的资源不足等困境。

随着法西斯轴心国德、意在欧洲战场的闪电攻势,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纷纷沦陷,英国也危机重重。这些老牌殖民国家纷纷沦陷,导致它们在南亚、东南亚的殖民地政治地位发生变化,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引起了日本的垂涎。日本派出使者询问德国的态度,德国明确向日本表示不会干涉东印度。此前,在1938年、1939年,中国战场中日逐渐陷入相持阶段时,日本在资源供应等各方面开始紧张,国内部分大臣对“北进”苏联跃跃欲试,并且也付诸实践,曾对苏联进行过两次军事挑衅,但都以失败告终。

“北进”政策的失败及对南洋资源的极度渴求,同时也为了彻底断绝英美等国从越南、缅甸等地对中国的外援,日本的“南进”政策逐渐出台。1940年7月,日本近卫文磨组阁,提出《基本国策纲要》,确立要“以日本为核心,建设以日满华坚强团结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改变之前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策略。7月27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制定《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随着欧洲战场局势的发展,日本不仅以重庆政府为工作对象,还要以第三国尤其是美英放弃援蒋政策为目标,决定用军事行动直接切断援蒋补给线。对于中国方面,“设法集中政略战略的综合力量,尤其应尽一切手段断绝第三国的援蒋行为,迅速迫使重庆政权屈服。”对于美国,日本仍不想挑战,尽量不激怒,采取避免主动增加摩擦的方针。“使用武力时,应极力将战争对手只限于英国一国。但是,即使在这种场合,对美开战也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做好充分准备。。”

1940年9月23日,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开始试探性地南进,并封锁了中国经越南与国外的联系。9月26日,美国宣布,除西半球和英国以外,禁止向其他国家输出废铁和钢铁。罗斯福还任命了主张对日施加经济压力、加大援华力度的史汀生和诺克斯分别担任陆军、海军部长,显示出美国对太平洋局势不会袖手旁观的态度。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同盟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之一被目前尚未参加欧战或中日冲突的一国所攻击时,三国应以政治、经济及军事手段互相援助。意图明显地指向美国。罗斯福第三次连任总统成功后,宣布向蒋提供1亿美元贷款。10月8日,英国宣布重开滇缅路。

进入1941年后,日本曾和美国进行过一系列劳而无功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的目标相差太远,根本无法达成一致。1941年3月,美国的租借法案正式生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向盟国提供战略物资,表明其对越来越炽的战火不再完全奉行隔岸观火的态度。1941年6月11日,日军大本营陆、海军部讨论决定《关于促进南方施策的方案》,决定迅速南进,“在推行本施策过程中,如遇到美、英、荷的阻碍而又无法打开局面,日本为了自存自卫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时,则不惜孤注一掷地对英美开战”,并认定美国实行对日全面禁运措施之日,就是日本决定开战之时。随着局势的发展,罗斯福于7月24日宣布停止向日本运送石油。次日,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财产,英国、荷兰相继响应,日本对外贸易几乎陷入停顿。8月1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的一艘军舰上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摧毁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P8-10

目录

重要人物表

第一章 中美英联手抗日

 大同盟与小算盘

 入缅的犹豫与拖延

第二章 中国军队入缅救援

 远征军入缅

 同古固守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溃败

 死伤累累的撤退

第三章 反攻前的相持

 滇西的对抗

 反攻计划的酝酿

 为反攻雪耻备战

第四章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

 胡康河谷的战斗

 孟拱河谷的推进

 围攻密支那

第五章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

 反攻策略的达成

 腾冲攻坚战

 血战松山

 三攻龙陵

 收复芒市、畹盯

第六章 X+Y=V:最后的胜利

 密支那整军

 缅北的最后之战

 胜利会师

序言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两大主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正面战场研究从无到有、从略到详,经过30余年的努力,除整理出版了大批有关历史资料外,还出版发表了大批的专著和论文。总体上看,这段历史已经做到全局展现,史实清楚。有关研究工作正在向评价的客观化、论述的精细化、考据的准确化方向发展。

首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全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全面投入了神圣的抗日救国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浴血奋战。其中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及其军队,负责了正面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与战略上指明了抗战的路线与方向,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担负了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作战,抗击了全部的伪军及战争后期的大部分日军,发挥了中国抗战中流砥柱的坚强作用。因此,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对日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捍卫独立自由、争取民族复兴的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荣光,值得全民族永远纪念与珍惜。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全民族团结一致对外,才能保证我们民族付出巨大牺牲代价而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至受到轻辱,民族根本利益不至因内部矛盾被人利用而受损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东方主战场的国际地位和应有的历史评价不至丧失。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它是中日两支不同水平层次军队的正式较量,中国军队依靠正确的战略和官兵们惨烈的牺牲,在盟军合作下最后勉力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有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思考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称之为“惨胜”,是十分生动而贴切的。而就中国抗战的全局而言,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的胜利是伟大而光荣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智慧、毅力和勇气将万世留芳。

为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本丛书编写组策划撰著了九卷本《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依据民国历史档案,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全景式再现中国抗战正面战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过程,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亡灵复活,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关于正面战场抗战史的全面记载及全新评述,是本套丛书的特点。自1937年到1945年,发生在抗战正面战场的各主要战役,其起因、发展经过与结局,不仅出自敌我双方的军事性战术性因素,而且具有更广泛深刻的战略原因,甚至具有超越军事因素以外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际战略关系等因素。回顾整个抗战正面战场的作战历史,厘清上述问题是一项很有意义但也很复杂的工作,但也正是本丛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本丛书作者群为抗战史研究领域的档案工作者及史学研究与教学者,对相关历史资料及研究状况较为熟悉,兼具一定研究心得,为本丛书撰著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由于本丛书作者均是长期从事于民国档案与民国历史编研教学的专业人士,因专业范围所限,对抗战正面战场作战史较为熟悉,并不涉及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关系及两者战略地位的评价。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肯定正面战场上中国将士英勇奋战牺牲卫国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对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在抗战中从战略到战术指挥中的成功以及失误与弊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公允的评价。

丛书由本人担任主编,杨智友任执行主编,袁炜、薛立若任副主编及策划,学术顾问由郭必强担任。丛书共分9册,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22次大战役为描述内容,以“会战”与“战役”为专题,分别为“太原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缅会战”“豫湘桂会战”和“湘西会战”,以此构成对抗战正面战场的整体描述。

马振犊

2016年6月30日

内容推荐

滇缅会战是1942年2月至1945年3月间,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云南省西部和缅甸北部对侵华、侵缅日军发动的战役,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彻底粉碎了日军从西南方向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滇缅会战首次将中国的抗战纳入世界范围中,中国军队成为中印缅战区盟军的主力,阻止了日本南进的步伐,粉碎了德日意法西斯会师中东的迷梦,使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二战后联合国四大国之一。林建英编著的《滇缅会战》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林建英编著的《铁血远征:滇缅会战》讲述的是,1942年到1945年间,中日两国围绕滇缅公路所进行的殊死搏斗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力求把这一场伟大战略胜利的整个战斗过程表现出来,让今天的读者真切地感受到60多年前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日日夜夜,永远记住那些在亚热带丛林中舍生忘死奋斗乃至为国捐躯的人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