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当你一定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一定会得到。
又过了一年。小时候对新的东西总是格外珍视。新买的衣服,小心着穿,生怕哪里碰脏了。新发的书,也小心地呵护,字迹一笔一划,边角平平整整。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个污点产生时的懊恼,再后来错误越来越多,就有种破罐破摔的心理了。
说实在的,我本身是个充满无聊气质的人。通常并没什么上进心,喜欢做很多看上去毫无意义的事,比如看蚂蚁,看路人表情,发呆,捡小石子和树叶,拍天空。我也实在说不出做这些的意义何在,却还乐此不疲。所以身边的人总是觉得我呆呆的,反应也是慢半拍,通常叫好几声才懒洋洋地从自己的世界里出来。
记得有朋友说过,如果你的每一次跳槽都不能比原来工资更高或发展空间更大,那你的这次折腾就是徒劳,并不具备实际意义。也是,现在大众普遍的价值观都讲究一个:实际。就像与人初相遇,先看到的必定是彼此的脸及身材一样。但你并不能为此就说对方肤浅,如同你不能一听到有姑娘说要嫁个经济条件好的男人,就认为对方拜金一个道理。
我发现自己大多时候的不快乐,都源于与他人对比。当然我所说的“他人”多数是同自己关系好的朋友,陌生人一般情况是激不起涟漪的。女人生性善妒,真遗憾我也不能免俗,即便很多时候会克制这种情绪。说罢还是格局不够大,有些时候小魔鬼就会跑出来说,瞧瞧人家。
我之前提过:有些人以购物为乐,而自己却以丢弃为喜。每到年底都要做一次大扫除,从人际到物品,这种形式上的动作,却能让心里舒服不少。
朋友圈是负面情绪的起源地,从此处着手,把那些好几年没联系,突然加了我却一言不发的同学,只代购团体全部清理了。然后是那些整日只知抱怨的,全部屏蔽。又挨个去转了转,会发现很多常年不说话的网友、几面之缘的朋友,原来人家早就把我清理掉了。其实也没有刻意舍弃,只是自然而然的,无疾而终是感情常见的状态,都是水到渠成没有交集了。大多情感都是相伴一程而已,倒是真的没多少感伤,好在重要的多数没走散。
剩下的多数都是看似生活圆满自足的了,各种旅行,风景美食,文艺画展。这个月在西班牙喝咖啡,下个月去济州岛喝咖啡。写些有趣的文章,品鉴些古玩书画,总之是丰富美好的生活。看了多数让人产生一种打了鸡血的动力。当然如果是低落时看了就会更加低落,因与自身落差较大。
“人生惟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当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够,虽然总是遇到那么多无能为力的事。很多事情,反倒是取决于自己渴望得到的欲望指数。就像吸引力法则一样,当你一定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一定会得到。类似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讲的那个故事里说的那样。
我是个极为相信因果的人。总觉世事关系,多为种因结果。或许不会在同一人身上显现,但终归善恶有报。生活也是这般,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在那里开出花。当我开始努力工作,把上班时逛网页翻帖子闲谈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做事情也比以往上心很多,这时收获也显现了。不仅能力得到发挥,工资也得到提升。
当所做事情不仅仅是应付、机械完成的情境下,准会有所得。然后把余出的资金用来进行自我提升。烘焙,绘画,古筝,女红,茶道,插花那些想要学习的手艺,开始着手一样样地慢慢学。一个可以经济独立,凭自身得到物质生活所带来享受的人,她多半不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即便孤身一人也会把日子过得丰盈。
身边总有些姑娘,大气文雅,有自己的事业,热爱生活。即便是一个人,也把日子过成了诗,莳花弄草,吟诗作画。举手投足间尽是温柔与自足,没有刻意讨好,有的只是我为了我的决绝。
一直希望成为胸怀视野都开阔的人,这类人大多也都是幽默有趣的。我不能说现在生活有多美好,只是在试图变得很好,而在这个过程里,我过得很开心。
当觉得生活困苦时,要做的唯有提升自己。无须抱怨什么,因为今天的处境全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无论爱情还是生活,不打扰不埋怨,用心过,总会有回响的。不在这里也在别处。
所以说,其实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不是去争抢,而是吸引。努力使自己变得美好,优秀,那些想得到的自然都会朝你走来。
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