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晚清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认知非中国文明。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文明问的交往前所未有的频繁,我们就更应该努力认识其他文明了。也只有对其他文明有了准确、深刻的了解,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文明。《中外文明十五论》就是一种把握和认知中外文明的新的尝试,分为“文明与文化”、“文明与宗教”、“文明与‘民族性…等十五个论题,结合近二三十年国内外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对这些论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对于破除晚清以来国人的崇洋情结,树立新世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很大的裨益。
从内容和结构看,本书并非以貌似客观的知识性读本定位,而是笔者从自己的立场——这也许并不是一种纯然“民族文化”的立场,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源自历史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记忆的立场,一种基于这种记忆将中外文明和文化现象切切实实地当作认知对象的立场——就十几个论题展开的论述。论述中贯穿着中外文明知识,也包括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比较适合用作外语学生乃至一般文史哲学生学习古今中外文明、文化的“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