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马森(Mary Gertrude Mason),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生平不详。这部著作主要讲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作者多视角取材,在资料的选择上,力图做到准确、点面结合。这些特点结合起来,使这部书既具资料性价值,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是一本综论1840至1876年间西方人“中国观”之纵向演变与横向差异的著作。作者选取从群体到个体、从专家(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到一般人(商人、游客、传教士等)的大量人群作为认识主体进行分析,认识客体涵盖了性格、社会、文学、语言、哲学、宗教、科学、艺术、习惯、风俗等诸多内容,在时间跨度上,追根溯源,对这些认识的成因和发展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在空间上,采取了多视角取材的方法,从中国到西方、从开放港口到传教士深入的穷乡僻壤,既力图全面又尽力准确、点面结合、精粗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