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跨驴出,未知(一作委)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①。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一作求)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一作实利口),薄俗难可(一作具)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古诗文 | 示从孙济(唐·杜甫) |
释义 | 示从孙济(唐·杜甫) 押元韵 题注: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 平明跨驴出,未知(一作委)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①。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一作求)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一作实利口),薄俗难可(一作具)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评注 《珊瑚钩诗话》: 萱忘忧而已死,竹可爱而不蕃,则荒落甚矣。水浊而不复清其源,葵伤而不复庇其根本,则宗族乖离之况也,此诗人因物而兴。 《唐诗归》:谭云:妙在一路上临时想主意(首二句下)。钟云:三字妙,不游权门不知(“权门”句下)。钟云:二语将“贫无事”三字写得有景有趣(“堂前”二句下)。谭云:不必根萱竹接二字(“萱草”二句下)。钟云:四句比兴,妙语似乐府(“淘米”四句下)。钟云:“为盘飧”何妨?老子多心(“所来”二句下)。谭云:厚道名言(末二句下)。 《杜臆》:蔼然情致,婉如面谈,却自妙绝。起语从陶靖节《乞食》诗脱来,亦其情同也。“诸孙贫无事”,言其贫而懒也,观下文自见;止云“无事”,语气浑厚耳。“淘米”四句,是家人语,因其汲水、刈葵,而示以作家之法如此,亦知其留款,止有米饭、葵羹耳;以为比兴,恐未然。篇终数句,是老人训诲后辈语,体悉人情,悃款忠厚。 《义门读书记》:娓娓恻恻,宗老训诫之词。中入比体,似歌似谣,两汉风流。 《杜诗详注》:从访济叙起,潦倒中仍存气骨(首四句下)。卢元昌曰:大历七年,元载党徐浩,属杜济以知驿奏优,贬杭州刺史。据此,济交必多比匪,宜此诗有“权门噂𠴲”、“小人利口”等语,盖公之先见也。 《茧斋诗谈》:中间“淘米少汲水”横拦四句,陡然似断,却是接转,此《古诗十九首》家法。 《唐宋诗醇》:多似古乐府,温柔敦厚,比兴深切。 《唐诗别裁》:“淘米”四语,有水源木本意。随事比兴,古乐府往往有之。 《读杜心解》:起四句,迤逦而来,即以“权门噂𠴲”做个影子。中十句,既悯之,复戒之,皆所以发动其天良也。后八句,说透本旨,娓娓恻恻,确是一一篇宗老训诫之文。中入比体,似歌似谣,只是家常语,直入两汉风格矣。 《石洲诗话·渔洋评杜摘记》:“‘所来为宗族’二句,笑柄。”(方纲)按:此是渔洋评。其意以超逸语为古雅,故见此等句若近质率者,辄笑之。其实论诗不应如此 《杜诗镜铨》:邵云:真趣,亦自汉魏出。无聊光景宛然(首二句下)。赵子湘云:时必淘米、刈葵,故复以起兴。族之有宗,犹水之有源,葵之有根也。水有源,勿浑之;葵有根,勿伤之。族有宗,亦勿疏之而已(“淘米”四句下)。结意厚。 《岘佣说诗》:《示从孙济》,古诗也,而参用乐府体。中间“堂前自生竹”八句,拉杂比拟,皆乐府派也。此少陵变化古人处。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