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 er bu jian
shì ér bù jiàn
视而不见,谓合道于希夷。 唐·韩愈《明水赋》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漠不关心
abcd形式的成语
视若无睹 熟视无睹 有眼不识泰山 置之不闻 闭目塞听 习以为常 充耳不闻 置若罔闻 漠不关心 熟若无睹 听而不闻 有眼无珠 漫不经心
引人注目 过目不忘
1、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一脸茫然地走下了楼梯。
2、教授给学生讲授怎样擦亮眼睛,看清平日视而不见的东西,从而令生活更加美好。
3、作家的自尊心是一种类似灵魂发炎的病痛。谁一得上这种病,谁就再也听不见鸟儿的歌声,看不见阳光的灿烂,对春天也视而不见了。
4、继续燃烧煤炭,抑或借助"碳上限"或是削减碳排放的"目标"来蒙混过关,这些行为的后果他也不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5、小红在目不转睛地看电视,连 一 妈 一 一 妈 一 回来了她都似乎视而不见。
6、独创性并不是首次观察某种新事物,而是把旧的、很早就是已知的,或者是人人都视而不见的事物当新事物观察,这才证明是有真正的独创头脑。
7、洲把乞讨的钵盂摇得哗啦作响,而中国却径直走了过去,对此视而不见。
8、对于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坏人、坏事,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
9、对于今天这事,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0、在此之后的两个星期,我在同一个俱乐部看到她了,只是对她视而不见。
- 视虱如轮
- 视白成黑
- 视死若生
- 视若儿戏
-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 视若路人
- 视有若无
- 视溺不援
- 誓不甘休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视民如子
- 视财如命
- 誓不罢休
- 视险如夷
- 视如土芥
- 视险若夷
- 誓不两立
- 誓以皦日
- 视死如生
- 誓山盟海
- 视下如伤
- 视为等闲
- 视为具文
- 视丹如绿
- 视为至宝
- 视人如伤
- 视为知己
- 视为儿戏
- 视为畏途
- 视为寇雠
- 视人如子
- 视同一律
- 视为寇仇
- 视同手足
- 视其所使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视人犹芥
- 视同秦越
- 视如寇仇
- 视如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