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热环境影响研究(精)/生态城乡与绿色建筑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李雪松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气候与城市热环境

 第二节 城市气候学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城市气候学研究对象、任务、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气候及热环境的影响要素

 第一节 日照和辐射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城市风场及其特征

 第三节 湿度与蒸散、雾霾与空气污染

 第四节 城市下垫面与城市热环境

第三章 目标城市概述与研究方法介绍

 第一节 目标城市概述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介绍

 第三节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

第四章 武汉城市热环境实测现状研究

 第一节 基于实测的武汉市夏季热环境现状研究

 第二节 基于实测的武汉市冬季热环境现状研究

 第三节 两条实测路段冬、夏的热环境状况比较

 第四节 基于实测研究的城市热环境问题总结

 第五节 基于实测的WRF模拟验证

第五章 武汉城市用地强度变化的热环境研究

 第一节 模拟案例设定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强度变化的城市气温状况分析

 第三节 边缘区建设用地强度变化的城市风环境状况分析

 第四节 典型区块(采样点:H1、H2)各案例热环境状况比较

 第五节 城市中心区至边缘区温度变化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城市热环境影响研究

 第一节 模拟案例介绍

 第二节 边缘区建筑用地扩张的城市气温场状况分析

 第三节 边缘区建筑用地扩张的城市风环境状况分析

 第四节 采样点H1、H2各案例热环境状况比较

 第五节 城市中心区至边缘区温度变化比较

 第六节 城市下垫面变化区全天能量平衡日变化曲线比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边缘区通风廊道模式对城市热环境影响

 第一节 城市通风廊道概述

 第二节 模拟案例设定

 第三节 通风廊道各模式的气温状况比较

 第四节 通风廊道各模式的风环境比较

 第五节 总结与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未来与展望

附录 关于WRF模式中耦合城市冠层模型UCM之概述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李雪松著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热环境影响研究(精)》以我国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扩展对城市微气候影响为线索,以夏热冬冷地区的长江中游气候为背景,针对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用地现状、2020年城市用地目标及城市继续发展目标为依据,从气候适应性出发,以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勘查、实测与计算机大数据气象模拟【基于城市冠层模型(UCM)的中尺度气象模拟(WRF)】等研究方法对夏季城市的气候状况进行量化研究。本书将气象学的研究方法渗入城市规划的研究中,以区域大气环境为城市的气候背景,营造出目标城市的气候情景模式,然后再针对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对整个城市的微气候影响进行研究。

编辑推荐

李雪松著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热环境影响研究(精)》共八章,大体涵盖了理论依据、案例研究和策略构建及其他相关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气候与城市热环境的基本概念,城市气候学的研究动态,城市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以及本书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气候及热环境的影响要素。第三章介绍了本书所研究的案例城市的基本概况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原理。第四章以实测的方法对武汉市的城市热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以实测结果验证了基于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气象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第五章以现状(2014年)用地为基准,针对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目标值的增量,探讨用地强度变化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第六章以现状(2014年)用地为基准,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外扩张的现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气温、风向、风速、能量平衡等与下垫面属性的内在关系,揭示城市边缘区下垫面属性特征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机理。第七章设置了城市边缘区通风廊道的多种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的气象模拟,寻找能够改善城市气候的边缘区通风廊道优化模式和优化布局策略。第八章对本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