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石山//谭曙方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石山、谭曙方编著的《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是一本反映国际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护送中国孤儿的纪实类文学作品。20世纪30年代,英国妇女艾礼德在山西东南部依靠六福客栈帮助过往的行旅。抗战时期,在日军入侵山西时,为了让众多的孤儿逃出日军的魔爪,她克服重重困难,从山西阳城,跋山涉水,将百多名中国孤儿护送到黄河对岸的陕西省。本书刻画了国际友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同时再现了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同仇敌忾反法西斯的壮举。

内容推荐

英国小妇人格拉蒂丝·艾伟德1930年来到中国山西的阳城传教,并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她开办六福客栈,收养孤儿,受聘为政府的禁足督察。1936年,艾伟德加入中国国籍。全面抗战爆发后,艾伟德深入沦陷区为我方收集情报,受到日寇的通缉。1940年,艾伟德带领百余名孤儿辗转千里,到达当时还未被日寇占领的大后方西安。

1958年,以艾伟德为原型。由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电影《六福客栈》风靡欧美,几乎在一夜之间,艾伟德家喻户晓。本书是由中国作家撰写的唯一一本有关艾伟德的传记文学。通过张石山、谭曙方编著的《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旨在纪念这位为中国抗战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国际友人。

目录

第一章 破冰之旅

第二章 六福客栈

第三章 老杨、九毛与县长

第四章 禁足督察

第五章 烽火硝烟

第六章 千里走传奇

第七章 三代百年心

第八章 艾伟德永生

试读章节

离开阳城县城,当地政府邀请外教们到地处阳城的著名旅游景点皇城相府参观。所谓皇城相府,是后来顺应旅游开发形势出现的一个名堂。这儿原是一个陈姓家族聚居的村庄,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年间的二百六十年中,村里一共出了四十一位贡生、十九位举人。清代初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是辅佐康熙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古村落经由陈氏家族历代修缮增益,到陈廷敬时代,拓展扩充改建为一个宏伟的城堡式建筑群。老百姓称之为皇城村。皇城村至今保留下来九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成为一个珍贵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那天上午9点30分,当皇城相府城墙外表演场所音乐响起时,礼炮齐鸣,身着古装扮演皇帝和陈廷敬的村民演员以及庞大的随从队伍,从宰相故居的城门内缓缓走出。盛装华服,做张做致。一行人观赏完盛装的古代礼仪后,又步入城堡观赏了相府里的建筑和民俗文化展示。中午,外教们品尝了据说是皇家风味的佳肴。

皇城相府距阳城东关不过十公里之遥。这儿的热闹场面与近在咫尺却冷冷清清的六福客栈,形成了一个极为强烈的巨大反差。

皇城相府毫无疑问应该保护开发。不仅是可见的建筑文化,特别是这儿所积淀的浓厚的传统文化,足以令人凉叹。但同样毫无疑问,六福客栈这一名堂所承载的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晶,哪怕仅仅是在旅游的意义上,同样应该得到保护与开发。

参观完皇城相府,一行人乘坐的大巴即将启动,宾主双方一一握手告别。李战友紧紧地握着阳城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的手,一派诚恳说道:“希望你们一定要重视六福客栈。在西方,人们不一定知道中国的郑州、太原,但他们知道中国的阳城,知道阳城有一个六福客栈。”

这句话,他在阳城县城参观时就说过,此时再次言及,更加语重心长。

回到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之后的第二周,谭曙方在行政办公楼里碰到了一道去阳城的凯瑞·布兰奇。这位年近七旬的女士,2002年来到学院任教,之前在美国加州乔巴蒙大学做资金筹集管理工作。她兴奋地告诉谭曙方说,她打电话告诉美国的亲人与朋友,说她在阳城找到并参观了六福客栈,他们大为惊讶,而且非常羡慕她的阳城之旅。

其实,谭曙方凡是在校园遇到参加过那次阳城之旅的外教,他们一概如布兰奇一样,都会纷纷向他讲述同样的情况。讲及他们远在美国的亲友们,分享到了他们阳城之旅的喜悦。外教们都无比开心,仿佛仍然沉浸于阳城之旅之中。谭曙方知道,阳城之旅将成为他们心中异常珍贵的一段记忆。

阳城之行一个月后,谭曙方突然接到查尔斯的电话。查尔斯说他要来西亚斯国际学院,并且已经约好了范忠胜一道前来。他说要与谭、范二位协商一个他深思熟虑过的计划——在阳城建造一个能够接待美国友人参观六福客栈的地方。大家如约见面之后,查尔斯谈了自己的具体想法。他准备个人设法筹资,在阳城建造一个接待中心,专门接待从美国来参观六福客栈的人。

凡此种种,都是本次阳城之旅在外教们身上产生出的后续效应。外教们一再表示,即便六福客栈已经破败,即便只剩下一处遗址,他们的家人孩子、亲朋好友,也会不远万里前来参访、瞻仰、朝拜。

同样,由于此次阳城之行,谭曙方在观赏电影《六福客栈》受到强烈持久的震撼之余,心中萌生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无可推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艾伟德诞生于1902年,到谭曙方一行寻访六福客栈时,这位在西方有着“中国孤儿的母亲”美誉的女子,这位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女英雄,享尽了百年孤独。P19-21

序言

文明的互动

《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自序

张石山 谭曙方

二战是全人类优秀文明与反人类的德日意法西斯的大决战,中国抗战是华夏文明与全人类文明的协同作战。那是东西方文明的伟大互动。

当下,东西方乃至全人类都在纪念二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东西方文明互动的继续,这是协和万邦的人类文明大合唱。这种文明互动,已成世界潮流。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指向世界大同,无可转折。

文明的坐标从来都在身后。纪念二战,追溯历史,冀幸能够找到并点燃一粒历史的火种。

希望我们所创作的这部《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能够成为东西方文明互动的一个实绩。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拍摄的由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电影《六福客栈》轰动欧美,女主角格拉蒂丝·艾伟德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艾伟德生于1902年,出身英国平民家庭。基于坚定的信仰,于1930年辗转万里来到中国山西的偏僻小县阳城传教。这位英国弱女子,在阳城传教布道整整十年。十年间,艾伟德在阳城开办客栈、收养孤儿、救助难民,做过许多善举。其间,曾经被当时的民国阳城县政府聘任为禁足督察,为扫除缠足陋习几乎走遍了阳城的每一个村庄。其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民国政府嘉奖。

深深爱上中国的艾伟德,于1936年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

抗战开始后,艾伟德收养难童、救助伤残,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弘扬践行了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如此,她还利用特殊身份,冒险出入日寇占领区侦察敌情,为国军与八路军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同时,艾伟德通过欧美国际媒体,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种种战争暴行,因之受到日寇的通缉。艾伟德声称:“我是中国人,我要和自己的同胞共赴国难。”

1940年,由于此前日寇的飞机几次轰炸阳城,屠杀了上千和平居民,艾伟德心系难童孤儿的安危,毅然带领百余名孤儿离开阳城。这支队伍徒步南出阳城,翻越中条山,最终全部平安抵达当时的大后方西安。这一壮举,在当时即为世人传颂,艾伟德由之赢得了“中国孤儿的母亲”的崇高赞誉。

——以上即为艾伟德其人真实故事的梗概。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令人耿耿于怀的是,艾伟德其人其事竟被尘封屏蔽。中国人对之一无所知,山西人对之一无所知,阳城人对之一无所知。

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我们属于一个翻脸无情、忘恩负义的族类吗?

历史的屏蔽果然那样厚重、那样令人绝望,我们到底还能不能发见历史的真相?

在知道真相之后,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做点什么,以洗雪那莫须有的污名?

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严肃拷问,无可逃遁。

2015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来,关于艾伟德的著作,无论是传记还是小说,包括儿童读物,在西方出版了数十种之多,而在我们中国,在艾韦德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却没有几本堪以匹配的出版物。

艾伟德的故事,是继续屏蔽雪藏还是让人知道?艾伟德身上体现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理直气壮地宣扬还是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

纪念抗战,中国作家责无旁贷。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事实上成为我们纪念抗战的当代践行。

客观评价,我们创作的这部《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是由中国作家创作的关于艾伟德其人其事的第一部作品。

与外国人所写的同一题材的作品相比,本书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突破。

第一个方面的突破是内容广度的拓展。

本书不仅向读者全面准确地介绍了艾伟德其人其事,而且向读者展现了当代中国人了解艾伟德、纪念艾伟德的实际状况。

中国人并非忘恩负义之徒,也绝不是麻木不仁之辈。中国人懂得感恩,中国人受艾伟德精神的感召,正在继承与光大这一精神。无疑,这才是纪念艾韦德的本质意义所在。

本书在第二个方面的突破是文化认知高度的把控。

就我们的有限涉猎所见,西方关于艾伟德的宣传报道、传记书写,包括电影故事编撰,多有高推艾伟德的超然境界,对之有过分神话之嫌。在西方人的叙事中,艾伟德几乎就是一个天生的圣人。积贫积弱的中国、落后愚昧的中国人,需要艾伟德来传播福音,救助众生,而虔信上帝的艾伟德,由于信仰坚定,几乎无所不能。其中的西方叙事立场非常明显。

事实上,恰恰是在艾伟德还远远没有成为“艾伟德传奇”的时候,艾伟德就已经来到了阳城。她在阳城待了十年,这十年,正处在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时段。她一定真正接触到了当地无数的中国人——那些具备了民国风范的中国人。正是通过这些中国人,艾伟德终于探知了华夏文明的底蕴。她在阳城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从此,艾伟德认定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并以此而自豪。

中肯地评价,籍籍无名的艾伟德是在阳城获得了她的成长,方才最终成为伟大的艾伟德。

再者,对于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布道,往往被叙述成一种单方面的居高临下的“文化给予”。理性地认识,当他们遭遇了博大厚重的华夏文明,其传教布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互动的过程。在理性认识和文化认知的引领下,本书努力探询并艺术地再现了这种文化互动。  艾伟德祖籍英国,服膺上帝,信仰坚定,基督教文明最早哺育了她。艾伟德在中国大陆二十年,到中国台湾十三年,她加入了中国国籍,发乎内心认定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艾伟德融入了中国,崇尚仁义道德,伟大的华夏文明滋养了她。

是文明的互动,培育出了艾伟德精神;艾伟德精神,最终成为全人类优秀文明的共同结晶。

艾伟德和艾伟德精神,因之赢得了永生。

艾伟德在抗战期间拯救百余名中国孤儿的故事,发生在阳城,发生在中国,所以也不应该埋没在中国。

希望我们的这部《六福客栈——小妇人艾伟德传奇》,成为一个明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