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说》以奶奶教养吴中直长大成人为主线,穿插回忆了父亲吴奇从出生、参加革命、成为一名飞行员到光荣牺牲的光辉人生;同时也记叙了烈士吴奇的家人在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投身革命的壮举。作为一部叙述家风的回忆录,还记录了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烈士后代们的成长和生活。这本书读起来情感真挚,自然流畅。
| 书名 | 听奶奶说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吴中直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听奶奶说》以奶奶教养吴中直长大成人为主线,穿插回忆了父亲吴奇从出生、参加革命、成为一名飞行员到光荣牺牲的光辉人生;同时也记叙了烈士吴奇的家人在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投身革命的壮举。作为一部叙述家风的回忆录,还记录了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烈士后代们的成长和生活。这本书读起来情感真挚,自然流畅。 内容推荐 吴中直著的《听奶奶说》以“我的奶奶”家风家教为主线,记录了我国空军第一代飞行员吴奇烈士革命家庭三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感人事迹,历经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该书又以一个传承和守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风家训”的成功践行家庭为辅线,向读者诠释中国传统“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主旨正面,有积极意义。 目录 引言 我的奶奶,我的最爱 上编 听奶奶说父亲的故事 幼年篇 父亲的天赋 壮志篇 投笔从戎的父亲 智慧篇 智慧征粮,智擒俘虏 追求篇 莘莘学子在航校 思念篇 暗中常滴思儿泪 责任篇 有事无事报平安 体谅篇 国之土地家的足迹 亲情篇 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忠孝篇 忠孝哪能两全 征战篇 父亲最后的家书 牺牲篇 鲜血染红的战机 中编 奶奶的家风光耀后人 勤学篇 做品学兼优的孩子 认识篇 刚入门初出道 诚信篇 君子闯天下,诚信随心行 时间篇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自律篇 严于律己慎独慎微 孝道篇 百善孝为先 成人篇 我为人民代言 宽容篇 点亮心中一盏灯 形象篇 言行举止的尊严 节约篇 丝缕恒念物力维艰 下编 追寻英雄足迹 弘扬先烈遗风 信念篇 寻找父亲的足迹 理想篇 励志园里颂英雄 意志篇 东安路密山娃 精神篇 老航校精神在这里传承 友情篇 将军风范情深似海 辉煌篇 功力必不唐捐 传承篇 烈士的墓碑是国人的祭坛 价值篇 “11·11”无价的空军节 军魂篇 永远的空一师——回访我的英雄父亲吴奇烈士生前所在部队 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的天赋 1927年10月13日,一个极为普通的早晨,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降生在江苏省里下河吴家牌坊吴葵勋的家里。 听捎信的说生了个男孩,爷爷吴葵勋踏着晨曦,从扬州匆匆地跑了回来。没等他走到家门前,只见大雁从他头顶飞过,喜上眉梢的爷爷陡生一种吉祥之兆。爷爷还未回过神时,站在门口的老祖拿着几块光洋对接生婆说,接生这么一个大胖小子你辛苦了,我们全家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早在生孩子之前,全家就做了充分准备,仅各式衣服就做了几十件。大户人家就是这样,大到孩子穿的衣服,小到带老虎的棉鞋,脖子上挂的金锁片、银项圈,银手镯,脚上挂的小铃铛等一应俱全。 匆匆别过接生婆的爷爷径自跑到里屋奶奶身旁,急忙打开包裹的衣服,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当爷爷确认果真是一个大胖小子后又仔细地看了看男孩的脸蛋,男孩粉嘟嘟的脸活似发着好看的光,还冲爷爷傻傻地笑。见到男孩的笑脸,爷爷不禁跑到院子里大声喊道:“老天对我们吴家不薄,我吴家三代单传,我们吴家有后了。” 爷爷吴葵勋是里下河一带有名的律师,供职于胡显伯的镇江律师公会扬州分所。胡显伯生于清光绪六年(1879年),23岁考取秀才,后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江都县参议会成立。民国十年,被选为第三届江苏省议会议员,历任镇江律师公会会长、中国律师公会常委。民国年间,胡显伯是名震江南的著名律师。他同情进步青年,以辩护律师身份打赢无数官司,营救过许多仁人志士。其中,赴苏州为从事地下学运工作而被捕审判的江上青出庭辩护,最终成功营救,这就是载入史册的一例。 说到给孩子起名,吴葵勋翻开一本中国姓氏文化的线装书,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的父亲吴方德一生专注医学,曾求学于江石溪、任继然等当地名家,更重要的是吴方德不仅在医学上造诣很深,对历法中的阴阳五行也很有研究,要是按自己的意思,此时已是中华民国十六年,很多新的思想逐渐在颠覆传统思维,应该起一个与时代相应的名字较为适合,可转眼一想父亲未必同意。思来想去,吴葵勋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父亲吴方德最为理想。正想着父亲从厨房来到院子,两人先后各自从阴阳五行、吴家血脉传承等诸多方面都做了一番分析,也想好了几个名字。最终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正当两人决定不下时,一声“祝贺、祝贺姑父”的话音从门口传来。父子俩站起来一看,一个白面书生精神抖擞地站在吴家院子中间。没等来人开口,吴葵勋向父亲吴方德介绍说,这就是他向父亲常提起的真武镇森泰油坊徐朴夫。徐朴夫向吴葵勋、吴方德行礼后说:“这次回家看望父老,路上见有乡邻到您家里道喜,这不,我也前来祝贺一下。这论辈分,我应叫徐惟英姑姑。今天来,还有一事请教姑父。我今年已满18岁了,也已从扬州中学毕业,又不想回来,这一辈子都待在油坊,有意报考法学专业,学成后像您一样当律师,同恶势力奋力抗争,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好走,我想听听姑父的意见。” “这事与你舅舅协商过没有?”吴葵勋问道。 “还没有,因舅舅与你一样热爱这个行业,我怕观点有些偏颇,故想先听听姑父您的看法。”徐朴夫说。“你想学法学,很好,当律师我也不反对,只是,你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现在军阀混战,各种势力很是嚣张,地方官员醉生梦死,骄兵悍匪横行霸道,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现法院都不知道听谁,最后官司的结果是谁背后的势力大,判决结果就倾向谁的一边。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奠进来。就扬州、江都周边的案件来看,大多是富人对穷人的巧取豪夺,命案、大案并不多。当然报考法学专业,学成后当律师,同恶势力抗争,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是件好事,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是打赢了官司却输了钱,穷人大多付不起律师费,所以你得有思想准备。不过你当律师也好,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你家的油坊、当铺、钱庄。据我了解,你家的产业早就有人盯上了,要不是你舅舅做律师,加之你家与国大代表、蒋介石的秘书洪兰友有亲戚,恐怕早就……” “还是姑父说得有道理,我回扬州把您的意见与我舅舅好好说一下,我想他会同意的。” “对了,姑母给我生了一个小表弟,叫个啥名字?” “这不,我们父子俩正在讨论。” “从我扬州中学的同学的名字来看,都挺有个性,现在流行两个字的名字,有的直接取父母的姓氏。比方说,父亲姓刘,母亲姓杨,就直接起名为刘扬,还有的按国家的名称取名,班上有一个同学姓罗,他就叫罗威,罗(挪)威是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是说着玩的,姑父你们千万别当真。” 吴方德说:“我们吴家是金木水火土轮着排行,到孩子一代应该是土字排行,大可为奇,大有作为,可为天下,出奇制胜,奇者新也,就叫吴奇吧!” 送走徐朴夫后,父子俩也没有多想,也没有决定就用这个名字,谁知没过几天,吴奇这个名字在家人及村子里传开了。 转眼间,吴奇已满3岁。这天,其父要到苏州拜访老友,吴奇说什么也要跟着父亲吴葵勋到苏州去玩,吴葵勋也想带着吴奇到外边见见世面,母亲徐惟英有些不舍,爷爷吴方德说,孩子大了,到外边玩玩也不是不可以,吴家牌坊这里离苏州也不是很远,住几天也就回来了。 P11-14 序言 续写烈士荣耀的普通世家 欣悉吴中直自传体纪实文学《听奶奶说》将要出版,我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作为烈士的后代,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党政干部、优秀企业家,吴中直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牢记奶奶的教诲,以“怀忠心耿耿报效祖国,用不同方式感恩社会,靠家庭团结凝聚精神,凭个人智慧创造价值”的精神力量,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的梦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中直的父亲吴奇烈士,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批出征与美作战的10名勇士之一,他于1951年10月16日驾驶“米格—15”一0129号战机,在与美空战中击伤一架F—86战机后,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为他追记二等战功。1951年10月16日的空战,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次空战,也是世界空战史最经典的战例之一。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生命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怀着对先烈们的崇敬心情,多年来,吴中直在百忙的工作中沿着父亲从新四军到解放军、到志愿军的战斗足迹,深入父亲当年参战部队收集、整理、增补了大量关于父亲及其战友的英雄事迹。每一名革命烈士的事迹,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他们的战斗、工作、生活、人格、坚贞、操守都是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 家中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兴衰;谱,叙世代之源流。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吴中直撰写的《听奶奶说》一书,故事真实感人,全面、艺术地再现了奶奶以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教育培养了我军一名优秀飞行员的平凡事迹。用探寻的视角、情感的笔触刻画出一个追寻历史真实、呼唤人性崇高精神的普通女性形象,揭示了英雄背后的宏大主题。 当我读着《听奶奶说》的书稿时,吴奇的英雄形象在脑际巍然矗立。他1.7 2米的个头,时时处处给我一个清瘦、干练的印象。记得他说过,父亲早逝,家里只有奶奶和有文化的妈妈。此时,两位老人的音容仿佛在我眼前浮现。让我们在心灵中下半旗,默默地向英雄致哀,向烈士的奶奶、母亲致敬! 掩卷深思,却又觉得这些事例中蕴含着政治、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纪念英烈就是弘扬他们的精神,用他们的精神品质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将他们参与开创、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是为序。 原空军第三军军长 张洪清 2016年10月12日于大连空军疗养院 后记 尽管我写《听奶奶说》一书,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但酝酿此书却长达10年之久。由于父亲牺牲时,我才4岁,做过两次母亲的奶奶一手把我拉扯大,不仅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而且在家风传承、成长教育上付出了很多心血。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它包括价值观、伦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是达到“家和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的世界观,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家风与家庭、家族的贫穷和富有、社会地位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属意识形态范畴,也可称之为家庭文化、门风,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其言行举止,必定带有这个家庭的特征,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才能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在创作《听奶奶说》一书过程中,首先感谢父亲生前战友张洪清、宋亚民将军。给我讲述了父亲生前战斗、学习、生活的诸多故事并为此书作序。感谢父亲生前的部队空军第1师、空军第21师及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空军航空大学、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中国空军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阳市浑南区民政局、高邮市民政局、高邮市烈士陵园等单位为我提供了翔实、珍贵的历史文献。 本书引用和借鉴了华龙毅回忆录、方子翼回忆录、周勇进回忆录、夏伯勋回忆录、江渭清回忆录、王香雄日记、陈龙狮的相关报道、秀水河子战斗史料、新四军军史、抗大五分校的史料记载,对此表示感谢。 感谢父亲的新四军战友张国焕伯伯、李德合伯伯遗孀提供的资料与线索,感谢密山老航校纪念馆、中华魂网、蓝天之魂杂志社。 此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态文学作家高桦老师的大力支持。《中国作家》杂志社编辑报告文学作家曾祥书对此书作了必要的修饰。江苏省靖江市政协委员陈绕天先生为此书修复了近百张老图片。感谢父亲的同学战友张积慧、王天保、陈嘉宁、宋亚民、张洪清前辈们为本书题词。在此,一并感谢。 我家是一个有着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家庭的格言是:“怀忠心耿耿报效祖国,用不同方式感恩社会,靠家族团结凝聚精神,凭个人智慧创造价值。” 吴中直 2017年11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