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昌将军作为“将军作家”,他展示了火样的激情;作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创办了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海军兵器馆。人们称赞他是永远燃烧自己的火炬。
《驾着潜艇出航》是关于我国海军第一代潜艇艇长王世昌将军的纪实文学著作,作者马玉全通过大量采访,生动记录了将军一生的光辉历程。
| 书名 | 驾着潜艇出航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马玉全 |
| 出版社 | 大连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世昌将军作为“将军作家”,他展示了火样的激情;作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创办了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海军兵器馆。人们称赞他是永远燃烧自己的火炬。 《驾着潜艇出航》是关于我国海军第一代潜艇艇长王世昌将军的纪实文学著作,作者马玉全通过大量采访,生动记录了将军一生的光辉历程。 内容推荐 王世昌将军以新中国早期潜艇指挥员身份,回顾了我国潜艇部队发展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将军作家”,他展示了火样的激情,奉献出了丰硕的成果;从岗位上退下之后,他又成为大连关心下一代老干部革命传统报告团的成员,创立了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兵器馆,出任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军校的校长。 马玉全著的《驾着潜艇出航》通过回忆王世昌将军的足迹,可以令读者仰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缅怀王将军的历史经历和精神情操,从而受到爱国爱军的思想洗礼,增强巩固祖国海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目录 从嫩江江畔到南海 万山群岛战役 海军诞生 走上潜艇 难忘的视察 我驾着潜艇出航 艰巨任务我来接 新官上任三本书 激情文墨 得意门生之道 现代海军邓世昌 筹建旅顺海军兵器馆 出任少年军校校长 创办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 大连迎宾曲 报告团里的角色 神秘面纱背后的铁骨柔情 军人的家庭 试读章节 战火中的成长 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800多年的历史。王世昌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遭受很大的打击,他家的生活困难的情景可想而知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如此,王世昌同3个姐姐,一放学回来就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儿,分担家庭的困难,不让母亲挨累。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生长在东北的中国人吃大米就犯“经济罪”。当年日军明确规定,中国人不准吃大米,大米只能留给他们这些“高等民族”的人吃。吃大米的中国人是“经济犯”,会受到严惩,最轻的是打嘴巴,最严重的会被抄家。日本人当街对吃大米的中国人左右开弓,下手特别重,或者让他们在毒太阳下罚跪,日本人甚至会用刺刀挑开所谓“经济犯”的肚子。中国人只配吃高梁米棒子面。年轻人很多都被抓去当了劳工,惨死他乡。1945年后的齐齐哈尔已经属于解放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由苏联移交过来的。1947年春天,正在齐齐哈尔市读初中的王世昌感触最深、记忆犹新的是见到了中共中央派来的代表蔡畅同志。为了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以中央妇委书记蔡畅同志为首的一批妇女干部进入东北后,立即在东北局领导下,密切与各方面配合,贯彻“男女齐发动”的方针,迅速开展了妇女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广泛深入地向妇女群众宣传党对东北的方针政策,宣传妇女翻身解放的道理,唤起妇女的觉醒;一方面大力组织发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一切反封建斗争,参加土地改革和大生产运动,号召妇女努力生产工作,积极支援前线,为保家保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在王将军眼里,这位中央领导作风朴实,待人和气,大家都管她叫“蔡大姐”,他由衷地尊敬她。蔡畅同志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31年年底,蔡畅同志奉调进入苏区,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i.年10月,蔡畅同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庆阳中心县委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蔡畅同志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她转战东北,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蔡畅是受中央的委托来到齐齐哈尔指导这里的土地改革、恢复生产、城市人口就业、妇女运动工作的。王世昌补充说: “1946年春天,任中央委员的蔡畅来到东北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蔡畅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49年春,蔡畅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从20世纪20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1990年9月去世,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长征中蔡畅保持着乐观情绪,那时她身材纤瘦,但意志坚强,组织上给她备了一匹马,但她很少骑,而是让给伤病员,认为他们更需要马。她曾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被盛赞为‘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代表新中国’。”蔡畅的作为,深深影响着年轻的王世昌。 那个时候,齐齐哈尔地区的农村土地改革、妇女运动、革命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央领导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人民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纷纷要求上前线解放全中国。 王世昌喜欢文艺作品,得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分黑天白日地读,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深深融进他的脑海里。电影《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话剧《白毛女》《李自成》等,也在影响着王世昌的思想,他跟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毛泽东是代表人民大众的,中国像齐齐哈尔这样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地方是极少数的,蒋介石政府管区的腐败触目惊心,我们要参加人民的军队,解放全东北和全中国。”当地组织起西满战区服务团的时候,王世昌和同样向往革命的两个姐姐,加入了服务团。他那时才16岁啊。战区服务团在前线接触了蒋管区百姓的疾苦,令王世昌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情,认清了蒋家王朝的腐败与没落,更坚定了跟紧共产党的信念,走上新的战场,消灭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武装。 王世昌在战地服务团的时候,看见几个同他一样大小的伙伴,他就立即参与到领导布置的工作中。服务团的重要工作是战地宣传、鼓舞士气、通报战役情况,很忙很忙的。王世昌负责写标语,写好后就往大街小巷里送,找到显眼的地方就刷上标语。战争年代物资缺乏,连黑墨水都难弄到,王世昌就去刮锅底的黑灰,拿水和和,去写大标语。运送物资他也干,能听得到前线的枪炮声。他还不断操着一口学生腔,为行军的部队战士鼓劲加油,心里想着:用不多久,我也会上前线的。 P2-5 序言 忠诚谦卑燃烧自己,火炬精神令人敬仰 方军 这部传记文学记录了一位将军的成长历程。王世昌将军以新中国早期潜艇指挥员的身份,回顾了我国潜艇部队建设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作为“将军作家”,他展示了火样的激情;作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创立了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海军兵器馆,人们称赞他是永远燃烧自己的火炬。 由于在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关系,我与王将军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拿到王将军的传记文学文本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着他今天与昨天的故事。 正如一位大书法家为他撰写的题词那样:“剑光冲星斗,文光射日虹。”他的激情人生丰富多彩,他是文武双全的将军,他是燃烧着的火炬,无穷地挥发出正能量,他无私地燃烧着,照耀着自己前进的路程,也给他人带去光明与温暖。他令人敬仰,令人钦佩,他的生命光芒四射。 将军原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一位戎马一生的共产党人。1947年,他16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后来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指导员、军事联络员、潜艇艇长、潜艇支队副支队长和旅顺海军基地装备部副部长、后勤部部长、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少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社会上他也有着多个身份: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理事、大连市文联副主席(现任顾问)、大连市作协副主席(现任顾问)、东北文学基金会会长。离休后,将军的炬光、奉献见诸于社会各界,同样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王世昌将军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敌人面对面地战斗,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万山群岛战役及剿匪运动,品尝到战斗的艰辛与胜利的快乐。建国后,他成为新中国早期为数不多的潜艇指挥员,而且一直在潜艇部门工作了25年。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他所在的潜艇题词,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走下潜艇之后,王世昌相继担任海军旅顺基地装备部副部长、后勤部部长以及基地副司令员。当时五十出头的他,爆发出两股激情,一是工作岗位上他身体力行,在部队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气,倡行现代科学管理;二是起早贪晚利用工作之余进行文艺创作,点燃了创作激情,将一部部小说和影视片以及一首首歌曲奉献给社会。他的歌词作品受到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赞赏:那首唱遍整个海军潜艇部队的旋律激昂的《我驾着潜艇出航》(作曲朱齐典),词作者便是王世昌;由铁源、吕远、刘诗召等人作曲,宋祖英、孙维良、杨赤等分别演唱的《大连迎宾曲》,为大连音乐界所认可和称赞,也为大连众多市民所熟悉。一步步地努力,一步步地攀登,他的文学作品经常获得省、市及部队的奖励,立过二等功,成为中国作协知名军旅作家。提起“文革”中的不平遭遇,王将军笑曰:“人生难免一时受点儿委屈,遇到不公平的事,权当历史跟你开个玩笑嘛,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 从岗位上退下之后,王世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形象依然闪烁着光彩.为共和国后来人献出余热,即便处在耄耋之年依然精心运作未竟之业。 王世昌离休后的足迹,更多的是走进了青少年的心灵。他成为大连关心下一代老干部革命传统报告团的成员、沙河口区关工委顾问、社区政治辅导员。他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海军兵器馆,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潜艇博物馆;他出任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军校的校长,并与北京少年军校总校合作,成为总校的一个训练营地,将把少年军校办得更有风采。鉴于王世昌对青少年一代教育方面的奉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向他授予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能把王将军的大半生闪光的经历记录下来,并且介绍给后人,无疑是奉献出一份财富和一个无价的珍宝,人皆愿意为此效力。 他还说,我虽然结束了部队的生活,可是我心中的梦想和未来正在进行,我还有新的事业要去做,我的生命要伴随事业向前延伸。他谈起了康熙大帝:“清朝这个皇帝有作为啊,歌词中讲他要再活500年,很有志气豪气!我不是康熙大帝,但我一定会在晚年有梦想有追求,一生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纷呈。” 王世昌最喜欢吟诵这样一首诗: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他颇有体会地谈起这首诗。他说,这首《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富有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笔调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写这一首诗时,曹操已年过五旬,刚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满腔激情壮志,乐观自信,十分感动人心。 王世昌跟大家讲,对这首激情澎湃的诗,自己很有同感,曹操这首诗应当成为老年人的座右铭,它太动人心弦,太振奋人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具备鼓舞人的力量,激励人们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不甘平庸,继续奋发有为,去做暮年的英雄! 与人谈起白居易、陶渊明两位古代名人,王世昌颇有感慨。他说,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不能遇到挫折打击就退隐山林,逃脱尘世,改变志向,躲进世外桃源,并改变过去的扶正疾邪的战斗锋芒。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贯穿着他一生爱国正义、崇拜英雄、傲岸人生的品格,所以他比较赞赏曹操、陶渊明的诗作与情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王世昌虽然脱下战袍,可是他依旧在关注中国的强军之梦,任何一项来自军队尤其是海军潜艇部队的喜讯,都会让他大声击掌,都要令他凭窗眺望、心潮激荡。此外,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写字台前,接着打来的电话,迎送着客人,热心于社会事务的发展与联络,对青少年教育等益民项目倾注热心和力量。将军还时常深入生活,创作新的文学作品。他说:“对于国强民富奔小康,要多想着点儿,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梦,也是我的梦,为了这个梦想我要多做一些好事!” “暮年不减风云趣,百万雄兵彩墨中。”这是著名作家姚雪垠为王世昌老将军的题词。题词一直挂在将军家中客厅的正面。观题词,更让人回忆起王世昌将军的足迹,仰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记录王将军的历史经历,是作者的荣幸,让我们一起走进王世昌将军的昨天与今天,感受他精彩的生活经历和情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