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跪着教书(精)
分类
作者 吴非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今年(1998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的大作文要求“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高考是人生大事,考生能在考场上从理性高度对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经历重新审视,写一篇能表现自我意志的文章,不仅可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以接受挑选,客观上也使高考成为自己有价值的人生体验,这也许是更有实际意义的素质教育。人生处处是考场,考场上也记载着人生故事。今年在作文评分复查中,见到许多有意思的文章。在翻阅那些答卷时,我的心情很难平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觉得那已经不是一般的答卷了。

有个故事让人感慨,我复述这篇文章梗概时,有几位教师流了泪。这位考生写自己失去了父亲,村里旧习气很浓,谁家没了顶梁柱,就会遭人白眼。母亲替丈夫的坟立碑,让儿子借车去石匠家把刻好的墓碑拉回来。但村里的人不想把车借给没有父亲的孩子。十六七岁的儿子懂得自尊,咬着牙,佝偻着没发育好的身子,一步一步地挪动,把这块沉重的墓碑从石匠家背到了坟地……

这是篇农村女孩写的:“……从我小时候起,贫穷就像一块石头压在我的身上……考上县中后,每天中饭时,我总是最后一个去打点饭,用开水冲一冲,就着自家带来的咸菜……小时候我就注意到石头压着的小草起先是嫩黄的,但是它们一样能延伸出绿呀!……”我们在传看这份试卷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

下面这篇大概是个城市女生写的。“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早熟的我不敢在家里哭,因为我知道,父母一定比我更痛苦……那天,母亲搀着我的手离开家,一出门我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但是我不敢回头……从小,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女孩衣着漂亮走到哪儿乐到哪儿,我就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不一样……从小学到高三,我的成绩是最好的,为了母亲,当然也为了父亲……人常说,经历苦难的人才会走向坚韧。我知道上天对我好,过早地给我送来了这份礼物……”——这篇作文,后来我向许多人介绍过(当然也包括有过离异经历的人),每次都会有一声长叹。

我把这些文章片段介绍给读者,本该再说点什么的,但是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在南京的酷暑中,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筋疲力尽地走在街头,看着灯红酒绿、公车如麻,看着人们匆匆的行色,那些孩子们的故事萦绕在我的脑中,我就会想起那句曾让世界称奇的儿童隽语——“人们到处生活”。如果读者看了上面的那些片段,能够意会到我想说的话,那我就太感谢了。

我喜欢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学生。有没有善良的心,有没有同情与悲悯的情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教会学生学会同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那些等到大学生拿硫酸泼狗熊或是用铁锤锤死了几个同学,才在电视屏幕上放马后炮的教育家,为什么没想到同情与爱才是应当“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呢?

郭虹是我的学生,医科大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工作。当医生的第一个除夕,轮到她在病房值班。晚上九点,她打电话拜年——先前,她总是在除夕零点前后打电话的。我说:“离新年还有三个小时呢!”郭虹说:“病房里只有一个孤老太太,估计过不了今天晚上,也许只有一两个小时了,我要去陪她。”我问:“就你一个人吗?”郭虹说:“还有一个小护士。”P3-5

目录

再版前言

第一辑 永不凋谢的玫瑰

 1.永不凋谢的玫瑰

 2.感恩之心

 3.老师,我的神

 4.祖国的歌

 5.告诉你几个故事

 6.善良的心是一盏灯

 7.人,不能和野兽一样

 8.幸福的高三

 9.母亲教我的歌

 10.期待伟大的歌

第二辑 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1.永远的山峰

 2.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3.教师要有精神追求

 4.做最出色的教师

 5.不要跪着读

 6.“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

 7.从雄辩到调侃……

 8.只要肯读书

 9.通过封锁线

 10.谈“作家高考秀”兼说“下水”

 11.纯净我们的教学语言

 12.口才

 13.呼唤风格

 14.诫徒

 15.融洽与守法

 16.理智地保持距离

 17.你为何要释放粗鄙

第三辑 爱与敬重的阅读

 1.爱与敬重的阅读

 2.读好书如播种

 3.读名著竟成罪过

 4.黄花岗上

 5.理直气壮谈“教养”

 6.珍爱生命

 7.他们没有道歉

 8.小睡有何不可

 9.跑,还是别跑?

 10.昨天的故事

 11.天空只能是“蓝蓝的”吗

 12.考考你

 13.一切为了学生

 14.教育小事

 15.越辩越不明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娃娃也敢吹

 18.冷寂的顾宅

第四辑 往高处飞!

 1.思想者

 2.往高处飞!

 3.要铸造健全的人格

 4.想起范熊熊

 5.我不喜欢你的世故

 6.致一个所谓的“另类”

 7.你不该太功利

 8.你为什么不苦恼

 9.让我喊一声冤

 10.声的课堂

 11.如今少年老成精

 12.看“骄子”成“娇子

 13.辫子

 14.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

 15.你的浅薄害了孩子

 16.“偷看者”

 17.和孩子一同成长

 18.“努力去做成几件事!”

 19.写给家长的话

 20.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五辑 “实话”怎么说

 1.“模范”如是说

 2.听郭橐驼说种树

 3.教师论文成作业

 4.职称的烦恼

 5.“实话”怎么说

 6.鲁迅墓前

 7.闻人均购书款达到九角

 8.书啊,书

 9.冷眼看“减负”

 10.桃李愁风雨

 11.费解

 12.考场何时能清白

 13.老总,谢谢你的关心

 14.这不是尊重,是歧视

 15.谁“赶走”谁

 16.有缘有故论吹牛

 17.看歌手考“综合素质”

 18.走近雷锋

 19.老红军的难处

 20.处长多于小姐

 21.为尊贵者“顺气”

 22.数学教授的难题

第六辑 在欢乐中沉思

 1.在欢乐中沉思——“名校”的反思

 2.母校,你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3.校史要正视历史

 4.一声长叹说斯文

 5.在哈佛发现的一本纪念册

 6.遍地“国际”

 7.“新贵族”的档次

 8.校园设计要大气

 9.何不弹铗而歌

 10.被折腾的龙种

 11.如今怎样当校长

 12.官场陋俗进学堂

 13.被难倒的蜈蚣

序言

2004年年初,出版人吴法源先生来访,希望我把发表的教育言论结集出版。当时我的全部课余时间都用于教科书编写,异常忙碌,交稿期限临近,我整理这些文章,并不满意:一是自身识见肤浅,二是社会条件限制,无法尽情表达。我对当时教育界的混乱状态感到忧虑,也清楚教师个人努力价值有限。让我意外的是本书出版后读者所给予的重视,这让我想到,仍然有很多教师在关注教育生态,在憧憬明天。然而,十年来,本书不断重印,让我的心情变得复杂,因为我很希望教育的局面能有改变,让这本书过时。

青年时代遭逢“文革”,活在专制愚昧中,至今时时痛惜。但因为有基本的善恶判断,渴望平等自由,固守基本常识,虽然被洪流卷着往前推,思考意识并未被消灭。我厌恶“驯服工具”之说,那是对人的侮辱;同样,我也不愿做所谓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无法想象人的脑袋上要留个槽口,任凭权势机器拧来拧去。这些,在我从教后,逐渐转为“不跪着教书”的思考与言说。

独立思考应当是人的本能,拒绝名利诱惑也未必需要多高的境界,真的教师,不会因为社会寡廉鲜耻就放弃高贵的梦想,同样,也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反智行为而丧失理性判断。教师有独立人格和职业精神,学生跟随他们学习,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一名教师的努力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有限,但一个教师群体有基本一致或相近的价值判断,则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屈从于落后的教育观,以世俗的意志来推卸职业责任,教育界奉行犬儒主义和市侩哲学,会导致社会失去进步的希望,功利庸俗的课堂,培育不出直立的人。

经过这十年,和很多老师一样,我带着忧虑地思考着未来,有一种更深的危机感。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助于学生成长,希望教育能推动社会走向文明;虽然个人能力有限,但我的工作和思考毕竟有些意义。我想的是,能做多少是多少,唤醒一个算一个,改变不了现状,就先改造自我,绝不怨天尤人。在这样的时代,自我启蒙也许是一条比较合适的路。

这次再版,除订正个别字句,不作改动,为的是让读者观察十年前的教育状态,了解一名教师的思考与存在方式。

2014年12月于南京

内容推荐

《不跪着教书(精)》是著名特级教师吴非教育随笔集。作者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中国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

《不跪着教书(精)》为精装本。

编辑推荐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

这本《不跪着教书(精)》是吴非教育随笔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7: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