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秋思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秋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
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嗓泣的云,还疏松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惨白的微光;预告明月已经装束齐整,专等开幕。同时船烟正在莽莽苍苍地吞吐,筑成一座蟒鳞的长桥,直联及西天尽处,和船轮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对照,留恋西来的踪迹。
北天云幕豁处,一颗鲜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来问探消息;像新嫁妇的侍婢,也穿扮得遍体光艳,但新娘依然姗姗未出。
我小的时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楼窗外等看“月华”,若然天上有云雾缭绕,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担忧,若然见了鱼鳞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冶悦,默祷着月儿快些开花,因为我常听人说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华;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亲早已逼我去上床,所以月华只是我脑筋里一个不曾实现的想象,直到如今。
现在天才砌满了瓦楞云彩,霎时间引起了我早年许多有趣的记忆——但我的纯洁的童心,如今哪里去了?
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畴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类先天的遗传,否则,何以我们儿年不知悲感的时期,有时对着一泻的清辉,也往往凄心滴泪呢?
但我今夜却不曾流泪。不是无泪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将我最纯洁的本能锄净,却为是感觉了神圣的悲哀,将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动,想学契古特白登来解剖这神秘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远是热的情的死仇。他们不能相容的。
但在这样浪漫的月夜,要来练习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机一转,重复将锋快的智刃锯起,让沉醉的情泪自然流转,听他产生什么音乐;让绻缱的诗魂漫自低回,看他寻出什么梦境。
明月正在云岩中间,周围有一圈黄色的彩晕,一阵阵的轻霭,在她面前扯过。海上几百道起伏的银沟,一齐在微叱凄其的音节,此外不受清辉的波域,在暗中坟坟涨落,不知是怨是慕。
我一面将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人自然界的现象,一面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她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因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间的恩怨,哪一件不经过她的慧眼呢?(P84-85)
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人。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08年,徐志摩在家塾读书,后来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5年,他从杭州一中毕业后,顺利考人上海沪江大学。
1916年秋,徐志摩转入国立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第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人北京大学,他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18年6月,他拜著名学者梁启超为师。1918年8月,他赴美留学,进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1919年9月,徐志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1920年10月,他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其间结识了英国作家威尔士,所以,他对文学兴趣渐浓。1923年3月,他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他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
1926年,徐志摩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1928年2月,他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929年9月,他应聘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1930年底,他先后辞去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职。
1931年1月,徐志摩与现代著名诗人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1931年2月,他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同时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11月19日上午,他为赶到北京听著名建筑专家林徽因的一个关于建筑的讲座,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但当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触山失事,他遇难身亡,时年34岁。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的主要作品还包括: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翡冷翠的一夜》;小说散文集《轮盘》。另有戏剧《卞昆冈》和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还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著名诗歌精选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是一位在我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的。 著名学者、作家胡适评价徐志摩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体现在他一人身上,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每一部分的作品均按年序编排,疑难处还略加注释,既便于读者全部统览,也便于单篇品读,相信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徐志摩著的《徐志摩文学精品选(现代文学精品集)》精选徐志摩的诗歌四十一篇、散文十九篇、小说六篇。
徐志摩是一位在我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的。
徐志摩著的《徐志摩文学精品选(现代文学精品集)》收录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一个清清的早上》《最后的那一天》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