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纲著的《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通过对江南金泽镇民间信仰现象和风俗的考察和描述,以全球化、现代性为背景,以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为参照,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发生、发展作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
本书结构犹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从一个乡镇为出发点,展示中国民间信仰的全貌;本书风格犹如英国人类社会学家弗雷泽的《金枝》,既有学术深度,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又行文流畅,娓娓道来,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加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读来引人入胜。
| 书名 |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作者 | 李天纲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天纲著的《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通过对江南金泽镇民间信仰现象和风俗的考察和描述,以全球化、现代性为背景,以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为参照,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发生、发展作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 本书结构犹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从一个乡镇为出发点,展示中国民间信仰的全貌;本书风格犹如英国人类社会学家弗雷泽的《金枝》,既有学术深度,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又行文流畅,娓娓道来,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加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读来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采取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青浦金泽镇作为最主要的研究个案,作者李天纲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府、州、县、乡、镇等地方志,探究了江南地区官方儒学经典、祭典和民间地方祭祀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金泽》主要观察、关注和研究江南地区以祠祀为特征“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和演化,作者经过细致的历时性考察,从中提炼出江南地区祭祀及民间信仰的共性,由此提出,“从儒教祠祀系统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才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书中还着重考察了中国民间祭祀和信仰系统的当代转型和改造进程,并探讨了这一转型和改造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另外,在全书结尾处,作者简要探讨了研究民间祭祀、神祗和信仰的新方法与新路径等问题。 目录 绪论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民间宗教:渊源与反省 全球一地方化时代的信仰 世俗化与都市宗教 金泽古镇:现代的边缘,信仰的中心 江南、上海和世界 上篇 金泽的祭祀生活 第一章 市镇祭祀:地方性知识 江南宗教 金泽的祠庙 市镇信仰:空间的发现 回归,抑或内部转换? 第二章 众教之渊:金泽镇诸神祠 东岳大帝:从朝廷到地方 杨震庙:江南草根信仰 刘王庙:蝗神,水神和文神 二王庙:礼失求诸野 五路神:秩祀,淫祀? 城隍神:城市型地方认同 关帝庙:官民共奉的信仰 第三章 祀典:民间宗教与儒教 周孔之教与孔孟之道 祀典与淫祀 洪武改制:汉人信仰的重建 官民合作模式 方志中的祠祀改革 第四章 私祀:民间宗教的秩序化 中国宗教体系 县、镇、乡宗教生活的秩序 中国神祗的分类学 下篇 江南祭祀之源 第五章 佛道兼容:合一的基层信仰 颐浩寺模式:现代性问题 三种佛教:士绅的力量 民众佛教:基层的活力 佛教复兴:都市化革命 第六章 三教通体:士大夫的态度 三教通体 “鬼神之为德” 三教一源 合于民间宗教 第七章 社、会:民间祭祀的结构 市场圈:“施坚雅模式”的修正 祭祀圈:市镇祭祀共同体 庙会与方域认同 香汛:庙会、性别与组织 第八章 汉人宗教的基本形式 汉人宗教的基本形式 魂魄:儒学本体论 鬼祟:民间祭祀之源 血食:祈、报及“祭如在” 焚香:人神沟通之具 设像:非儒教主张 总论 中国的宗教与宗教学 “中国根柢”:江南祭祀的底色 宗教普遍性:傩、巫觋、萨满教 儒家宗教性:中国有宗教 宗教对话:中西会通之具 都市化:宗教的基本与变革 新路径:中国宗教研究的方法与主张 后记 参考书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