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没有不犯错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大人如此,孩子也不能例外。错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只是成长中的一个正常过程。一棵小树需要不断修剪,树杈才不会旁逸斜出。正所谓人生并非坦途,错误便是成长中的一个又一个路障,如何才能让这些路障变得更小,变得更少呢?
本书为《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由陈武民著。
| 书名 |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 |
| 分类 | |
| 作者 | 陈武民 |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上有没有不犯错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大人如此,孩子也不能例外。错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只是成长中的一个正常过程。一棵小树需要不断修剪,树杈才不会旁逸斜出。正所谓人生并非坦途,错误便是成长中的一个又一个路障,如何才能让这些路障变得更小,变得更少呢? 本书为《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由陈武民著。 内容推荐 陈武民著的《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从孩子的出生到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开列,递进式的架构。采用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意在让家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可以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对应孩子成长的问题来借鉴和参考,也可以单独从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直接来阅读。该书对于一些教育中常见问题的阐述,既是解决思路又是方法。 目录 1.生孩子剖宫产好还是自然分娩好? 2.如何做到合理断奶? 3.幼儿咬手指头指甲怎么办? 4.如何看待幼儿看动画片这件事? 5.什么是孩子的专注力? 6.如何训练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7.睡觉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8.让孩子听你的,还是你听孩子的? 9.家长能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吗? 10.为什么“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11.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12.父母知道如何对孩子说“不”吗? 13.家长能把孩子的节奏还给孩子吗? 14.如果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15.如何让饭桌不再是战场,孩子都享受用餐时间? 16.孩子不接受批评怎么办? 17.为什么不要打2~6岁的孩子? 18.为什么管不住孩子,打骂都无济于事? 19.提升孩子自控能力有哪些诀窍? 20.为什么孩子会“拖沓”与“任性”? 21.家长必须具备的成长思维是什么? 22.你能尊重孩子的局限吗? 23.是孩子有了问题,还是父母有了问题? 24.努力成为好家长的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25.操心的中国式家长到底换来了什么? 26.什么才是真正高明的家长? 27.孩子眼中父母的“幼稚”言论,你中招没? 28.你是在“和”孩子说话还是“对”孩子说话? 29.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有哪些不同的回应方法? 30.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胸怀大气的孩子呢? 31.教育孩子你为什么没有“耐心”? 32.你对孩子使用“单纯表扬”还是“客观鼓励”? 33.教育孩子最忌讳的事是什么? 34.教育孩子的最优方式是什么? 35.做父母敢于让孩子适当吃苦受气吗? 36.孩子“太懂事”了怎么办? 37.同一件事情,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有什么不同反应? 38.你是否用你的“焦虑”绑架孩子? 39.穷养儿富养女,你会养吗? 40.你会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吗? 41.“隔代抚养”隔开了什么? 42.不陪孩子,你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43.天才教育与愚昧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44.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5.孩子不愿意看书,怎么办? 46.犹太人的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7.家中藏书量,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多大教育优势? 48.陪孩子读书,父母能收获什么? 49.如何给孩子制订计划,孩子学习才不会手忙脚乱? 50.新学期开始,跟老师谈什么? 51.作为家长,如何与老师打交道? 52.初中生恋家,独立性差怎么办? 53.如何让孩子开口说学校的事情? 54.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55.当孩子说成绩考砸了,你怎么办? 56.教育孩子除了成绩还要关注什么? 57.他全班倒数第一却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 58.孩子不爱学习,家长为什么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59.家长如何平衡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60.该不该送孩子去补习班? 61.如何协助孩子做家庭作业? 62.上初中的孩子厌学怎么办? 63.如何预防孩子在放假期间养成坏习惯? 64.上学的孩子吵着要买手机怎么办? 65.青春期孩子的四大需求,父母明白吗? 66.如何培养孩子勇敢自信的特质? 67.当孩子说,别人家好有钱,你怎么说? 68.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努力? 69.想让孩子赢,输得起吗? 70.如何理解先有夫妻关系后有亲子关系? 71.如何经营夫妻关系,提升幸福指数? 72.夫妻有三等,你们属于哪一等? 73.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74.什么样的女人嫁给谁都幸福? 75.如何在孩子面前优雅得秀恩爱? 76.什么样的妈妈男孩最需要? 77.什么样的爸爸女孩最需要? 78.父母的矛盾,如何能不伤到孩子? 79.男人的三大心理需求是什么? 80.女人的三大心理需求是什么? 试读章节 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个例,孩子爱看动画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是,有的成瘾,有的还没成瘾而已。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看动画片这件事呢? 观看动画片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幼儿时期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听途径获得的。动画片所提供的视听信息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多种信息,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孩子获得许多间接经验。然而许多幼儿痴迷于动画片,有时甚至可以为看动画片而放弃其他一切活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动画片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它能使孩子形成被动的习惯,产生现实和虚构的混同,缺乏参与感、认同感,妨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个性社会化。动画片中的暴力内容也可能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的动画片则可能误导孩子的消费观和饮食习惯,长时间看动画片更会影响视力。这种伤害既是隐性的也是显性的,既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家长不容小觑。 面对现在的电子产品泛滥化,家长能做的不是禁止,而是正确引导。 儿童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喜好。在动画世界里,孩子们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憾。 从积极的效果看,孩子观看动画片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动画片可以满足孩子娱乐的愿望。 (2)动画片可以充当孩子暂时的伙伴。 (3)动画片可以为孩子提供有关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识。 (4)动画片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控能力和勇敢精神,养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助人等行为习惯。 当然,也有一些动画片中含有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孩子观看这类动画片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比如产生攻击行为。 家长们还是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免受或少受含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的影响,尽量限制孩子观看含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同时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勿让孩子只作为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父母应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悟其精神实质。父母要筛选动画片,给孩子提供健康、积极的动画片。幼儿期是感觉发育的快速期,这时孩子柔嫩的器官对有害的视觉、听觉刺激敏感性比较高,所以应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或近距离看电视,同时电视的音量也不要过大。 5.什么是孩子的专注力?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P8-9 序言 做亲子教育时间久了,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我的喜马拉雅和微信公众号里,总有家长留言提问。对于孩子成长变化中的问题,家长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有断奶前的问题、学龄前的问题、青春期的问题,有学习成绩提不高的问题,也有孩子叛逆不好管的问题等。而大部分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在我以往的亲子课程里讲过,也在训练营里试验过。 在我推出《培养优秀卓越的人》这本书以后,得益于大家的认可和鼓励,我把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整理出来,集结成册,以供广大家长参考和借鉴。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同,孩子不同,出现的问题也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么多的不同,才促使家长用心去学习对待孩子的方法和心得体会,用最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本书从孩子的出生到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开列,递进式的架构。采用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讨论的方式进行,意在让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可以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借鉴和参考孩子成长的问题,也可以单独从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直接来阅读。本书对于一些教育中常见问题的阐述,既是解决思路又是方法。 有一次我们课程结束,我额外给大家讲了半个小时的家庭心理学,触动了他们,有很多家长想和我多聊会儿,于是我和他们集体聊了一个多小时。聊着聊着,我对家长们的思路很惊讶。每个家长都能列出一堆又一堆孩子的问题,却没有一个家长意识到是自己有问题,都认为错在孩子。所以,这也造成我的困惑,发现孩子问题的家长很多,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因为,很多家长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是有偏颇的。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提出问题的人或许才是真正有问题要解决的。所以,这本《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并不是要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希望家长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一旦家长的认识和思维改变了,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博家教育 陈武民 2017年2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