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主编的《贺龙元帅与统战》分为论文及故事两部分,全方位展现了贺龙在反袁斗争、北伐战争、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丰富的统战实践,对其统战思想和艺术进行了深度挖掘。同时,《贺龙元帅与统战》还收录了在张家界广为传唱的两个阳戏剧本,体现出“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 书名 | 贺龙元帅与统战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群主编的《贺龙元帅与统战》分为论文及故事两部分,全方位展现了贺龙在反袁斗争、北伐战争、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丰富的统战实践,对其统战思想和艺术进行了深度挖掘。同时,《贺龙元帅与统战》还收录了在张家界广为传唱的两个阳戏剧本,体现出“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内容推荐 贺龙元帅的统一战线思想和艺术是我党永恒的富贵财富,刘群主编的《贺龙元帅与统战》是张家界市“贺龙元帅与统战”主题活动的优秀作品,另外还收入了两篇阳戏剧本。书稿是对贺龙元帅火热的革命实践中统战智慧的描述,阐述了贺龙元帅在革命实践中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发展、成熟所做出的贡献,对他灵活运用统战艺术,敢于战斗敢于胜利进行了讴歌,追忆了元帅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统一战线方面的事迹。 目录 序 论述篇 长征时期贺龙统战艺术撷谈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统战思想与实践浅探 重情尚义与英勇无畏——浅议贺龙元帅革命性格中的统战基因 贺龙元帅统一战线思想面面观 贺龙元帅交朋友的光辉实践 春风化雨绿征程——贺龙万里长征统战实践追踪 澧水情深——贺龙早期在澧水中下游的统战经历 在抗日战场上——贺龙在冀中抗战时期的统战工作 浅论贺龙元帅的统战智慧与统战经验 故事篇 贺龙与西藏和平解放 贺龙与西南军区起义部队将领二三事 贺龙统战工作逸事 贺龙统战印象 特殊教员张振汉 贺龙和他的三个特殊朋友 杀父仇人柏家厚 “神兵”收编与赤溪河大捷 贺龙与蔡家坪“神兵” 贺龙与徐小桐 桑植起义树丰碑 对联的妙用 扬威冀中平原 红色租界官地坪 贺龙与京剧大师程砚秋 跟随贺龙“闹红”的岁月 国家级“非遗”张家界阳戏剧本 贺龙在成都 国家级“非遗”张家界阳戏剧本 贺龙与神兵女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长征时期贺龙统战艺术撷谈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和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领导人之一。特别是在红军长征期间,贺龙领导红二、六军团(后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转战湘、黔、滇、康、川、甘、青、陕8省,行程二万余里,大小战斗110多次,放手发动工农群众,成功开展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民主人士、地方势力及少数民族、宗教首领等多方利益群体的统战工作,使红二方面军成功摆脱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成为长征中损失最少的队伍。毛泽东曾赞扬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他说:“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这其中的经验,除了红二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英勇顽强、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贺龙的统战工作。历史证明,贺龙的统战思想在长征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统战艺术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顺风而呼,大胆地“放”;晓以大义,巧妙地“化”;变躬迁席,谦恭地“请”;筑台募士,广泛地“扩”;开诚布公,真心地“交”;人乡随俗,严格地“守”等等。 顺风而呼,大胆地“放" “放”即指大胆地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加强工农联盟。工农联盟是统战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早期的革命实践让贺龙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只靠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贺龙是贫苦大众出身,他了解工农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早期的斗争更让他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巨大力量,因而在革命实践中十分注重发动工农群众,顺应人民的意愿。在长征时期,所到之处更是大胆地放手发动工农群众。 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发表后,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长征从桑植出发后进人湘中,贺龙组织在湖南中西部广大地区放手开展了热火朝天的革命活动。他召开群众大会,亲自向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支持组建各种抗日团体,组织贫苦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展开政治攻势,宣传党的主张,积极进行统一战线工作。每到一处,没收地主豪绅的粮食,分给贫苦大众。据统计,贺龙领导红二、六军团在湘中各县共捉土豪500多人,镇压了其中民愤极大的50余人。在新化向贫苦农民出售廉价的“官盐”,既得到了贫苦群众的支持,又获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补充。 1936年2月初,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后,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统战工作。贺龙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名义颁发《布告》,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联合一切反日、反蒋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贺龙领导创建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组织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在县、区、乡建立地方革命政权,在“实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阶级和一切卖国贼、汉奸的土地财产分给雇农、贫农、中农、士兵、失业者和难民”的方针指导下,打击土豪劣绅,分地主浮财给贫苦群众,使许多穷苦群众第一次穿上了新衣,吃上了饱饭。贺龙还组织毕节各界人士成立“抗日救国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团”等民众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印发了《为抗日反蒋告工农民众爱国战士书》,号召贫苦大众、手工业者和爱国军人、学生等加入“抗日救国军”,参加红军队伍,共同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由于贺龙的这种正确统战政策和策略,使得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赢得了工农大众的支持,战胜了长征中的许多困难,在敌人的“追剿”和封锁面前,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日益发展壮大。 晓以大义,巧妙地“化” “化”是巧妙地淡化矛盾,化解危机。在长征中,红二、六军团时刻面临着国民党重兵的“追剿”,其中有蒋介石的嫡系,也有坐镇一方的军阀。贺龙非常巧妙地运用地方军阀之间的缝隙和“防蒋”的心理,甚至借助一些在军阀中所谓的“私人关系”来减轻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军事压力。 1936年1月28日,朱德、张国焘就红二、六军团的行动方针给贺龙致电:“湘敌入黔、川、滇中是部分的、不积极的,远进事实上亦甚疲劳。在湘蒋军一部可能跟追。桂敌与蒋矛盾较大不能离桂,但蒋企图逼你们入桂,一举两得镇压桂、粤,因此桂敌防边极严。滇敌除实力不大、分散全省外,又恐我部人滇,事实上不能派多兵远出。”地方军阀和蒋介石之间各怀鬼胎,矛盾重重,贺龙早已参透了其中的玄机。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云南前,为使红军能在黔、大、毕地区站稳脚跟,贺龙先后派人做云南王龙云、孙渡等滇军将领的统战工作。贺龙动员刚加入红军的贵州开明士绅周素园,利用他与龙云、孙渡等滇军将领的关系,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借用“假道灭虢”的典故,加深地方军阀与蒋介石的矛盾,淡化与红军的冲突,巧妙地说服地方军阀为红军让路,减少滇军对红军北上抗日的阻拦。周素园在给滇军纵队司令孙渡的信中写道:“目前中国已到千钧一发最危急的时期,国家的独立自由仅存口号,民族解放将付诸东流。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尚能艰苦斗争,欲挽此垂绝之命。……尤其是我们云贵佬,富于倔强性和自信心。别人用势力压他不肯屈服,别人看他不关轻重,他却能埋头干某些工作,护国成功就是先例。……你能自动自决,固我所盼望。即不然也请你迅电龙主席,促其早定大计。积极则回戈杀贼,消极则保存实力。”孙渡接信后,果然在威宁昭通按兵不动,大大减轻了红军的压力。 红二、六军团从乌蒙山向宣威进军时,贺龙等“也以军队的名义给龙云、孙渡写信,晓以利害,并提出缔结抗日停战协定”,使得“滇军追着红军,经过禄丰、楚雄、盐丰、姚安、大姚、宾川、祥云、洱源、鹤庆都没有与红军接触。每天都是第五旅充当前卫部队,同红军的后卫部队相隔不远,保持一定的距离……红军走得快,我们也走得快,红军走得慢,我们也走得慢,一直到达丽江县境,红军便由丽江的石鼓口渡过江去了”。 正是由于对地方军阀统战工作的成功开展,一方面加深了地方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红军的外部环境,淡化了地方军与红军的矛盾,使得红二、六军团每到危难时刻都能化险为夷,从而有效确保了长征的胜利完成。P3-5 序言 贺龙元帅1896年3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并领导南昌起义,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历任党和国家及人民军队重要领导职务,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69年6月9日逝世。贺龙元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谱写统战传奇的一生。他在无数次克敌制胜、排忧解难的紧要关头所展示出来的高超统战艺术,是我党统一战线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毛泽东同志多次高度评阶贺龙同志,说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这几方面也恰好体现了贺龙元帅统战艺术的主要特征。 忠于党,是贺龙元帅统战艺术的灵魂。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一成立,正在黑暗中艰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贺龙就看到了光明。南昌起义的考验进一步证明了贺龙对共产党的赤胆忠心。入党以后,他就用为穷苦人打天下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远大理想,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用义薄云天的壮志豪情和令人倾倒的人格魅力,激发感召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吸引凝聚了三教九流的人力资源支持革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用无数惊心动魄而又光彩照人的英雄事迹,兑现了当年在党旗下的庄严誓言。他无论在哪里战斗和工作,都会把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到哪里,把党的领导作为统一战线的灵魂坚守,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忠于人民,是贺龙元帅统战艺术的宗旨。贺龙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以为最大多数穷苦人打天下为己任,始终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始终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建立最牢同的统一战线,使无产阶级统一战线从策略上升到宗旨,从理论还原为实践,从技巧升华为艺术,真正体现了统一战线由人民建立、为人民建立、靠人民建立的根本性质。 对敌斗争狠,体现了贺龙元帅统战艺术的立场。贺龙从革命战争中一路走来,总是以高超的智慧、非凡的意志、英勇的斗争精神广交各路朋友,狠狠打击敌人,两方面结合起来,不断开辟统一战线的新局面。这种爱憎分明、旗帜鲜明的坚定立场,有力地巩固了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阵营,充分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把革命者团结起来与共同的敌人战斗到底的勇气和意志。 能联系群众,体现了贺龙元帅统战艺术的实质。有人说,贺龙元帅是天生的统战艺术家。其实,他是坚决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他天生喜欢接近群众,特别关心群众生活,在人民群众中如鱼得水。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总是乐意把革命队伍外的所有人当群众去看待、去争取、去团结,哪怕是不同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的人,不同阶级的人,不同民族的人,甚至哪怕是自己的仇人都不要紧,只要对革命工作有利,对人民群众有利,对战胜共同敌人有利,合适的就把他拉进革命队伍中来,不适合拉进队伍的也要尽可能地让他支持革命、理解革命、同情革命,从而把最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贺龙元帅在其有生的73年里,先后经历了统一战线的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的各个阶段,在我党统战史上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篇章。张家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统战部门的同志组织开展对贺龙元帅统战思想和艺术的挖掘整理,是一个较好的尝试,这也是作为张家界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元帅精神的切实继承。 在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的日子里,此书的出版,既是对伟人的缅怀,也是一份很好的纪念。 是为序。 后记 页龙元帅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发展、成熟的全过程,其统一战线思想和艺术是我党永恒的宝贵财富。2015年,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先后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关于统战工作的党内法规《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湖南省委《实施意见》出台,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在落实“四个全面”总体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中增进共识、凝心聚力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我们从贺龙元帅统战实践中吸取营养很有必要。 张家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亦是他在火热的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统战智慧,灵活运用统战艺术,敢于战斗也敢于胜利的一片热土。2016年适值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我们编印此书,以为缅怀,以志纪念。这项工作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光荣,市委书记虢正贵,市长王志刚,市委副书记刘革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田华玉和各区县委统战部及市直党史、文史、文联、档案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本书文稿除阳戏剧本外,都是选用的张家界市“贺龙元帅与统战”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因成书时间、内容结构及编者水平等方面原因,择录编校中难免有遗珠之憾与失周之虞,在此仅能深鞠一躬,以表歉意。因年代久远,个别图片未能联系上摄影者本人,请摄影者见书后速与编者联系,我们将依据著作权法规定支付稿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