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逢生(沧浪之道2)》作者宋定国是一九七七年的高考生,大学本科学的是政治学。后又一直在江苏省镇江市担任市委书记的秘书,在官场磨砺了数十年。所以他的官场小说非同文人写官场,他在架构整个小说的谋篇布局上,每一个棋的点及面都布置得缜密、周全。小说中不论是市委书记还是一个随从,为事、为人、为权都写得入木三分,真实可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是心怀古典英雄主义情怀的作家,他写黑幕是为了揭示体制的局限,他写官场角斗是为了呼吁政治改革的急迫。他把官场与行政的关系写得水乳交融,非常贴切地展示了作者对于常人忽略的部门间的关系的协调、牵制、抗衡的把握及驾驭能力。
宋定国著的《绝处逢生(沧浪之道2)》讲述了:省城搬迁引发江河市政界的剧烈震荡,官场暗潮涌动,权贵恣行。处在多方权力夹缝中的市委书记薛夕坤刚正不阿,他以执信的党性坚守,一俟撇开从众僚,走向一道窄门……一批盘根错节的腐败势力土崩瓦解,自己的妻儿、秘书锒铛入狱,他的脚下延伸出一条通向天边的救赎之路。曲终一封言自肺腑的辞职信,昭示如传统士大夫般弘毅心境。
第十九章 地铁事故
李毅的车子在距国际饭店二百米左右处被堵住,前面有一片围观的人群。司机问李毅,是不是用警笛。李毅说,不能使用,相信交警很快会来处理的。李毅的车节假日一般不用3号牌照,而是改用大号码牌照,因为节假日大都要走亲访友,用3号牌照太过招摇。不过,不管在何时,车上的警笛装置随时可以使用,这本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但后来既成为领导者的特权,也成为司机的一种炫耀,有的领导不管需不需要,甚至有的司机为自己办私事,都是警笛开道,群众对此影响很大,认为这是当官的显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李毅绝不允许司机使用警笛。
透过人群的缝隙,李毅看到有两辆车并排停在路中间,两个小伙子在骂骂咧咧,指指戳戳,双方互不相让,火气很大,大概是为了超车之类事发生了纠纷。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各自带着女友,这两位打扮时尚的姑娘在凛冽的寒风中上身一个穿着白色羊绒大衣,一个穿着蓝色貂皮大衣,但下身却只穿连袜裤,露出性感的大腿,这是典型的“露妹”。“露妹”们为了吸引眼球,一律冬天露腿,春天开始则会让乳沟露到最诱惑人的程度。她们的男友为了撑面子,博得女友的青睐,可以为了任何小事向对方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等了几分钟,李毅见不到交警的影子,就叫何光明下车疏导一下。
何光明拨开人群,叫双方开车让道,说市委李书记有急事要过路。谁知这两个小伙子听了,反而一致将火气撒向何光明:什么李书记八书记,他比老子多几条胳膊几条腿?就是他指挥到处挖洞,堵塞交通,才引起这场争吵,老子凭什么让他?围观的人群一片哄笑。
李毅在车上听了很不是滋味,觉得这两个吵架者素质固然差,而围观者没有一个出来加以阻止或劝解,可见市民素质的提高绝不是少数人的问题,但在此时此刻,他无法也没有时间向这些人说清道理。他召回何光明,对他说,你打电话与交警联系,我自己走着去,反正也没有多少路。说完,便跨出车门,一路小跑。
五号标段洞口旁堆着一米高的泥坝,几天前还稀松的泥土现在冻得像铁一样坚硬。许多好奇的群众听说工地出大事了,有的穿过防护墙大门,有的索性翻越防护墙,洞口外站着百余名围观者。李毅穿过一道道人墙,冲向洞口,立即闻到了里面弥漫出来的淡淡的硝烟味。洞口已有公安人员在警戒,柳晓曼、龚春阳、支正通、俞继广等人在警戒线里面商量着什么。
在这样的场合,李毅没有兴致与大家过分地寒暄,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一边擦着满头汗水,一边询问是怎么回事。俞继广汇报说,事情的真相还有待调查,据初步了解,是施工队伍违规操作雷管造成的;一名死者和两名伤者已送往第一人民医院;施工单位总经理孔二豹已被市公安局控制。 李毅根据这一情况,当即与在场的领导碰了一下头,做出了临时分工:请龚春阳派人保护现场,直至调查人员赶到,期间不允许任何闲杂人员进入;俞继广同志以项目指挥部的名义,向侯省长、省安全局和其他有关部门立即报告事故情况;支正通同志负责与医院、施工队伍和保险公司的协调。我现在先到医院去看望一下伤员。说完,匆匆离开,走了几步又踅了回来,对龚春阳说:龚书记,我的车被堵在二百米外,能否借你的警车用一下?龚春阳爽快地说:我开车送你。柳晓曼插上来说:龚书记,你还是留在现场吧,防止有什么变故,我送李书记去,顺便与他一起看看伤员。在这样的情景下,不管每位领导者的心境有什么不同,在场面上都会显得十分融洽和紧密配合。
李毅在柳晓曼的车上先打电话给何光明告诉他自己的去向,然后又与薛夕坤联系,了解了他在医院的确切位置,告诉他十分钟内和柳市长赶到。
本来,看望伤者市委书记去了市长就不一定要去,但柳晓曼熟稔此道,面临重大伤亡事故,自己作为行政一把手不到医院看望,将来会给调查组留下口舌,在老百姓中的形象也不好,即使是象征性地到医院照几秒钟面也得去;何况她还想从中窥见她所关心的情况,因此,她嘴上在安慰着李毅,心中却在作着盘算。
薛夕坤在袁圆芝的陪同下正在手术室门前的走道里跟医院郑院长商量救治伤员的有关问题,见柳晓曼和李毅走来,薛夕坤只是朝他们点点头。袁圆芝和郑院长迎上前去向两人握手问候,郑院长征询薛夕坤的意见:是否到附近的主任室坐一坐?薛夕坤说,不必了,免得影响你们的正常工作。接着,他向柳晓曼和李毅谈了有关情况:死者现在在太平间,从事故调查和经济赔偿来考虑,我已叫法院派法医今晚进行尸检并出具报告;两位伤者,一位断了一条腿,看来要截肢,另一位断了一只手臂和三根肋骨,都在手术之中,郑院长说他们的生命已经没有危险;医疗费用问题,我看医院先垫着,然后由柳市长协调解决,这一次要发挥好保险公司的作用。柳晓曼说,薛书记考虑得很周到,比我这个女人心细多了,我完全同意,坚决执行;请郑院长对这两个伤员重点关照一下,千万别再发生什么意外。郑院长说,医院的工作我负责,请各位领导放心。薛夕坤说,郑院长晚上还有手术任务,不能过多占用他的时间,我们三个回去吧,这里的事就辛苦圆芝同志协调。说完,除袁圆芝以外的三位市领导与郑院长握手告别。
到了医院门口,柳晓曼问薛夕坤还有什么吩咐。薛夕坤说,有关事故的性质和教训,等调查报告出来后再说,现在我们就各忙各的吧。
柳晓曼正欲上车,忽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她面前停住,她认出这是江小兰的父亲、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江启山,便没好气地说:“对不起,我有急事。” 江启山欲言而嗫嚅,讷讷地咕了一句:“那就改天找您吧。”
柳晓曼脸色冰冷:“请你以后别打扰我。”说完,叫司机赶快开车。
薛夕坤从医院出来后对李毅说:上办公室,我与你商量点事。P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