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强调自我保健,重点在行为的养成,从“知识一信念一行为”三方面转化和培养,为人生“丰硕度岁月、泰然增年华”奠定基础。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疾病谱的变化密切相关。当人类发现与自身行为相关的疾病“无药可治”或“求医无门”时,终于慢慢地领悟到要不断改变人类自身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来促进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作为匡正行为、树立信念、增进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可以帮助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和处理健康问题。
由陈叶坪、张桂兰主编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第2版高等院校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精品规划教材)》融入当今主流的健康理论与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健康知识,进而形成健康行为,达到终生健康目的。本书可供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阅读、自学和参考。
由陈叶坪、张桂兰主编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第2版高等院校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精品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的宗旨编写而成。本书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健康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的内涵、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青春期卫生、应激与疾病、学习卫生、健康行为与保健、营养与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健康、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运动损伤的处理、急症处理及安全知识简介、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器官捐献常识等。本书全面介绍了高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操作实践,从祖国医学和本土文化对自我观念、自我意识的影响形成中论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探索中国特色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确定新的健康教育理念,构建“知-行-意”的健康教育模式。
本书可作为高校教育专业本科、专科和高校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普读物供广大读者阅读,还可作为大、中、小学教师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