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著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黎登布洛克偶然发现了一封密码信,在解读了密码信的内容后便决定带上侄子阿克赛尔前往地心。在真正进入地心之前,还经人介绍认识了向导汉斯。三人从冰岛的一处火山口开始进人地心,一路上克服了迷路、缺水、暴风雨等种种在地面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在一次火山喷发后回到了地面上。全书以紧凑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中的艰险经历和地底下的种种奇观。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黎登布洛克等人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导读、旁批、注释、名师赏析、延伸思考这几个角度加以解读。
地底深处波涛汹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海上的狂风暴雨、摄人心魄的岩浆奔腾……一个神奇的地底世界跃然纸上。
《地心游记》是凡尔纳早期的著名科幻小说。
本书依据教育部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注重对名著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我的叔叔黎登布洛克教授住在科尼斯街19号,一条位于汉堡的老街。
1863年5月24日,一个很普通的周日。他匆忙赶回住处,像是会有大事发生一样。那时候家中女仆玛尔塔才刚开始做饭,叔叔急匆匆的样子让她疑惑不解。
我心里清楚叔叔性子很急,饿了就必须吃饭,不然就会发脾气。玛尔塔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忐忑不安地悄声告诉我叔叔今天回来得很早。的确,才1点半左右,还不到吃饭时间叔叔就回来了。玛尔塔心中不解,但是我也猜不到为什么。话音刚落玛尔塔又赶快去准备午饭了。
我在餐厅里,思忖着该怎么平息教授的火气。教授的脾气不好,这一点有时我也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我刚准备躲回房间,突然,大门被推开,有脚步声从楼下传来,咚咚作响,让人心情沉重。叔叔穿过餐厅,直接回到书房。路过餐厅时,他将自己的手杖随手扔在角落里,帽子撇在身边的桌子上,并大喊着让我过去。我正打算起身,他又着急又没好气地再次催促我。我于是迅速地跑进了他的书房。
我知道,黎登布洛克不是一个坏人,但他绝对是个怪人。 他在约翰大学任职,是一位矿物学教授。几乎每一次上课,他都要发几次脾气。他不在乎学生的上课情况,在他眼里,学生是否出席、能否成材,全都与他无关。 用一位德国哲学家的话解释就是:他自由地授课,随心所欲,不像是教书的先生。虽说他是个自私的学者,却也是科学之源。但是你若想从科学之源中汲取养分,却并非易事。实话说,他是一个刻薄又吝啬的人。
在德国,像他这样的教授可不少。不幸的是,叔叔学识虽高但口齿不清。与熟悉的人在一起还好,在公开场合他的表现就糟糕了,这也对他课堂的教学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比如,他会在讲课时忘记某个生僻的冷门词汇,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被逼无奈,他会冒出来一句粗鲁的话,然后便开始大发雷霆。
在矿物学中,有很多名称是希腊文和拉丁文翻译过来的,读音很别扭,而且总有奇怪的专有名词,例如“零面结晶体”“方加西岩”“树脂沥青膜”等,这并非夸张之词,正常人读起来都会觉得拗口,何况是叔叔。
不少人都知道我叔叔这个毛病,就总想让他出洋相,等着看他被生僻词语难倒的发飙模样,然后再去嘲笑他。来听黎登布洛克教授讲课的人很多,其中有一部分人其实是专门来看他笑话的。
说了这么多,还是得澄清一下,我叔叔真是一位很优秀的学者。即便有时候他会不小心把标本弄坏,他依旧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地质学专家。在各种令普通人头晕目眩的专业器材间,这位学者毫不费力便可以操作起来。不仅如此,他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你一定想象不到,仅仅靠观察矿石的外表、裂痕、硬度等特性,他就可以果断地判断出石头所属的门类,而目前科学发现的种类有六百多种之多。
黎登布洛克教授享誉各个高等院校,在国家重要学术机构中声誉也不容小觑。亨夫里·戴维、德·洪伯尔特、约翰·富兰科林、爱德华·萨宾爵士等,常会拜访叔叔。此外,安托万·贝克莱尔先生、雅克-约瑟夫·埃贝尔曼先生、戴维·布雷维斯特爵士、让-巴蒂斯特·迪马先生、亨利·米尔南-爱德华先生、亨利-艾蒂安·桑特-克莱尔-德维尔先生等也都喜欢向叔叔请教化学研究领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1853年,叔叔发表了一本印有铜版插画的巨著:《超结晶学通论》。然而最后由于成本过高,并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
我叔叔还曾在一个全欧洲著名的博物馆当过矿物学馆长。叔叔又高又瘦,但体格硬朗。一头金发使他看起来十分年轻,你会以为他只有四十多岁,事实上他已经年过半百。他的眼睛很大,鼻子又细又长,五官分布不太和谐。有些不守规矩的学生说他的鼻子像一块大磁铁,纯属胡诌。此外,他还是个老烟民。叔叔走路时步子迈得很大,拳头紧握,像是要打架一样。正因如此,大家都对他怀有敬畏之心。
1842年,他住的街道上发生过一场火灾,但是他的小屋却没有被烧成灰烬(jin)。现在这座房子看起来摇摇欲坠,有点倾斜。屋子前面有一棵老榆树,春天一到,花儿就会飘落进玻璃窗中。叔叔看起来很富有,这房子里的一切都是他的,就连我、女仆以及他17岁的养女格劳班都归他所有。我是个孤儿,是他把我抚养长大的,我现在是叔叔的实验助手。我猜想是我体内流淌着矿物学家的血液,所以我也同样痴迷于地质学,对那些极其珍贵的稀有石头情有独钟。
虽然叔叔看起来性格古怪,可我们的日子过得很闲适,叔叔也很疼爱我。脾气秉性也许是他与生俱来的,这不能怪他。他也有很可爱的地方,比如自己种些花花草草,第二天早晨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那些植物是否长高了些。
P1-4
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经典著作。它们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日趋繁荣,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阅读名著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们推出了《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系丛书系列之一。它主要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黎登布洛克偶然发现了一封密码信,在解读了密码信的内容后便决定带上侄子阿克赛尔前往地心。在真正进入地心之前,还经人介绍认识了向导汉斯。三人从冰岛的一处火山口开始进人地心,一路上克服了迷路、缺水、暴风雨等种种在地面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在一次火山喷发后回到了地面上。全书以紧凑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中的艰险经历和地底下的种种奇观。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黎登布洛克等人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以下角度加以解读。
导读:对作者及其作品做了初步的介绍,便于同学们在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旁批:对文中的精彩词、句和语段给予提示和解释,以引起同学们由此及彼的思考。
注释:对原著正文中涉及的一些字词、成语、地名、人名等加以解释。
名师赏析:具体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精神,并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语言等进行鉴赏。
延伸思考: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留一点儿时间给读书,多一点儿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材。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