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栏客编著、杜李绘图的《史记里的豪杰(刺客游侠)》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汉朝时期的八位刺客、游侠: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剧孟、郭解。书中的历史故事背后隐藏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领域,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没有标准答案。这不是考试,这是历史的情景再现。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事件的精确年代和描述,更是其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 书名 | 史记里的豪杰(刺客游侠)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扶栏客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扶栏客编著、杜李绘图的《史记里的豪杰(刺客游侠)》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汉朝时期的八位刺客、游侠: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剧孟、郭解。书中的历史故事背后隐藏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领域,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没有标准答案。这不是考试,这是历史的情景再现。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事件的精确年代和描述,更是其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内容推荐 扶栏客编著、杜李绘图的这本《史记里的豪杰(刺客游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剧孟、郭解。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自己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史上那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那个时代英才辈出,有英雄豪杰,也有阴谋家。深入看下去,你会越发觉得这些故事比武侠更快意,比神话更精彩,比生活更真实。作者合理展开想象,跟随他的笔墨,让人体味到身临其境的画面感,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思维锻炼。 此书最初在天涯煮酒论史发表,受到天涯广大读者的追捧,获得了海峡两岸华人读者的广泛好评和追捧。而且被改编成电台节目(北京广播电台《读史有学问》)。在台湾,著名作家吴锦发在广播电台重点推荐了这本书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目录 一个人的战争——曹沫 史上回报率最高的杀手——专诸 执着的谋杀者——豫让 《英雄本色》的原型——聂政 一位知识青年的错位人生——荆轲 藏活豪士——朱家 平定七国之乱的指标——剧孟 失控的江湖——郭解 试读章节 鞠武再次否定了徒弟的想法,他认为太子丹为了结交一个朋友而得罪秦国就像把大雁的羽毛放到炉火上,除了被烤焦以外于事无补。最后鞠武推荐了荆轲的好朋友、处士田光给太子丹。为了突出田光是一个靠谱的人,鞠武极力称赞田光有勇有谋——“智深而勇沉”,是一位足以托付太事的能人。 太子丹听说有高人可以帮自己,他马上来了兴趣,立刻要求师傅帮自己引见这位高人。 鞠武找到田光,帮太子丹传话,说是太子丹有国家大事跟田光商量。于是,田光亲自来到了太子丹的府上。太子丹听说高人来了,连忙跑出去迎接,《史记·刺客列传》载,“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也就是说太子丹倒退着给田光带路,跪下来为田光擦座席。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的地方通常都有一块席子。太子丹家里当然有清洁工,为了强调自己重视高人,太子丹不惜亲自干这种粗活,希望能感动高人田光。田光坐下以后,太子丹让其他人都退了出去,然后亲自走到田光面前向这位高人请教:“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由于国仇私恨,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太子丹请田光帮自己出个主意。 高人田光当然了解当时燕国和秦国的形势,然而他和鞠武一样实在也想不出比“合纵主义”更靠谱的主意。于是,田光推荐了荆轲:“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从田光的回答可知,当时的田光和鞠武一样,都已经不再年轻了,他们早已经过了创造奇迹的年纪,或者说他们的年纪让他们不再敢于相信奇迹。从鞠武到田光,两位老头一个比一个谦虚,最后创造奇迹的重担终于以泰山压顶之势压在了荆轲的身上。 或许当时的田光的确已经足够老,老得连太子丹也看出来他不可能创造奇迹,于是太子丹再次转移了目标,他立刻要求田光帮自己引见荆轲。田光答应了,然后立即告辞。太子丹一路把田光送到了门口,太子丹跟田光第一次见面就托付了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难免有些不放心,临别之前太子丹嘱咐田光:“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因为太子丹与田光谈话的时候没有第二人在场,因此太子丹叮嘱田光保守秘密,只要田光不说就没人知道。 田光俯下身笑着说:“诺。” 处士田光弯腰驼背,低调地走到了荆轲在燕国的住处。田光向荆轲讲述了自己向太子丹推荐荆轲的过程,他说因为自己太老了,所以不能完成太子丹交代的国家大事,希望荆轲能去太子丹那里接受任务。荆轲是一个知识青年,且是一个热血青年,他见自己一向敬仰的田光如此器重自己,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处士田光虽然老了,但是仍然刚强,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年轻朋友有激情、有能力,然而创造奇迹不能仅靠激情和能力,还需要决心和气势。老年的处士田光决定把自己生命的残值转化成决心和气势送给荆轲,他说:“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太子丹临别前的嘱咐本来是一句例行的叮嘱,然而为了激励荆轲,田光决定杀身明志:“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田光要求荆轲立刻去见太子丹,送去自己的死讯,以便让太子丹放心自己不会泄露机密,然后田光就自杀了。带着田光的口信,荆轲立刻去见了太子丹。 田光为自己的自杀行为找的理由实在有些牵强,实际上司马迁把田光自杀的真正理由说得很清楚——“欲自杀以激荆卿”。田光的确是条好汉,为了激励自己的朋友创造奇迹,他豁出去了自己。 受到田光激励的荆轲顿时有了一种历史使命感,从这一刻起北漂知识青年荆轲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被历史选择了。 荆轲见到太子丹以后立即向他通报了田光自杀的消息,并且转告了田光临死前所说的话。太子丹没想到那个谦虚、慈祥的老头是这样的刚强和自尊,他被田光震撼了。 P59-60 序言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这是一本有意思的历史书。 这套书里的历史故事背后隐藏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领域,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没有标准答案。这不是考试,这是历史的情景再现。在这里,我关注的不仅是事件的精确年代和描述,更是其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我希望读者能和我一起回望历史,一起思考历史。对于那些穿越时空和人心的问题,我希望读者能自己找到答案,即使找不到答案,至少开始思考。 我也将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的历史问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逐步接触和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化传统。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总有一天,你会进入历史上类似的情景,面对古人曾经面对的困境或难题、荣耀或成功。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也许会恍然大悟,最震撼人心而又最具现实意义的穿越不是带着手机和电脑穿越到秦朝,而是一个难题困扰了人心两千年仍然存在,一种荣耀延续了两千年仍然吸引无数热血青年为之奋斗,因此两千年后,你不得不像古人那样思考和选择。 这才是历史的现实意义,这才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 扶栏客 2015年5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