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水犹似悬挂于戴云山与大海间的一条白练,在泉州城绕了个弯,方依依不舍地离去。环城十数里长的刺桐林,翠绿茂密;城南,外国商人聚居的“蕃坊”,向来是个热闹的去处,随着夜色渐深也趋于平静,只有私塾教师李白斋的“浯江祖居”还灯火通明,勤劳文静而略显憔悴的夫人徐氏临产的呻吟声、白斋焦急的脚步声、众人低声的关切问语……
“呀——”
一声清脆的婴啼,打破李家大院的焦急且凝重的气氛,安慰着一颗颗焦急久待的心。祖居沸腾了,一个男婴呱呱落地,降生人间。他就是日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贽,一位曾使整个王朝为之震恐的狂士,一位敢于揭破官场与道学堂皇面纱、还其赤裸裸本相的灵魂解剖师,一颗划破漫漫思想黑夜的耀眼的启明星,一位近代思想的启蒙者。
泉州,一座因海港而兴起的海滨古城,是海上贸易繁荣、思想异常活跃的地区,是中国东南海疆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在公元6世纪,泉州已成为中外人士来往的枢纽、通道。南朝陈永定二年(558),一位名叫拘那罗陀的印度僧人就曾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内潜心翻译《金刚经》等诸多佛经。到唐代,阿拉伯商人由此登岸,前来中国经商,中国商人由此人海前往波斯各国,于是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第一大港。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五代时在泉州建城池,引晋江水绕城而过,地方官留从效环城种植刺桐树,泉州港又名“刺桐港”,其名随商船传扬海外。
自宋朝至元朝,泉州的商贸日益红火。朝廷设“市舶司”,掌海上贸易之事;立“来远驿”,接待外来客商;置“蕃坊”,专供外商居住。千帆辐辏,风樯鳞集;舶交其中,犀珠宝货,堆积如山。当时海交盛况,人称“刺桐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说,泉州港比埃及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港湾中有许多印度的大船,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
泉州,不仅是世界级大港,中外商品汇聚地,居住着数以万计的国外商人,而且也是文化交汇区、宗教自由港。外商外侨的风俗习惯、传教与信仰在泉州是自由的,“来远驿”、“蕃坊”成为他们自由活动的场所。于是摩尼教、婆罗门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纷纷涌来;高低不一、形状各异、争奇斗彩的庙宇散落城廓四围。至今仍有号称闽南佛国的“开元寺”、伊斯兰教的“灵山圣墓”、著名的回教圣地“清净寺”……至于牌坊、佛像、墓碑、石刻,更是触目可见。这里是宗教自由的讲坛,也是思想自由交流的场所。泉州闪烁着当时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奇光异彩,无愧于中国海疆明珠的赞誉。
远祖巨商
据史载,李贽的远祖为泉郡航海巨商,从事海外贸易。
P2-3
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
——《明灯道古录》
坚其志无忧群魔,强其骨无惧患害。
——《续焚书》卷二《老人行叙》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末尝有是非耳。
——《藏书·总目前论》
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者未。
——《焚书》卷二
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人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卷二
趋利避害,人人同心。
——《复周柳塘》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童心说》
各从所好,各聘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
——《答耿中承》
因其政不勿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
——《论政篇》
南安榕桥是李贽先生的祖籍地。李贽祖先好几代人都曾在榕桥生活过,李贽直系三世祖李允诚自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迁居南安榕桥三保胭脂巷,至七世祖李白斋(李贽之父)才迁居泉州。当地至今仍留下墓志铭、谱牒、地名等史迹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李贽三世叔祖李广齐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迁居南安榕桥祥堂一带,至今派脉绵延,家族鼎盛。
1974年,中央要求福建研究出版李贽作品。同年11月,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陈树田、中文系教授林海权和泉州文管会陈泗东、林昌如等,以及我市文史工作者组成“李贽文物资料调查小组”在南安榕桥一带进行调查,当时,本人亦参与其中。调查组先后发现了一批李贽族人的墓志铭,揭开了李贽与南安榕桥李氏的血缘关系及传世情况,证实了李贽祖先与南安榕桥的关系。
1986年9月,南安榕桥李氏旅外侨胞捐建“李贽纪念祠”。
2000年5月,南安市人民政府和首都师范大学、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1年10月起,我市有关部门和李贽研究学者积极参加云南昆明、湖北麻城、泉州、华侨大学、河南商城等地举办的全国李贽学术研讨活动。
我本人自1974年起就参与李贽家族资料调查和各地学术研讨活动。经过多年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撰写了《李贽祖籍南安考略》等重要论文。2003年1月,我受南安市委宣传部委托主编《李贽与南安》一书,收集了以南安学者为主体的李贽研究论文及他们参加研究活动的心得,在李贽研究领域中迈出可喜的第一步。
2011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南安市正式成立李贽学术研究会,开启李贽研究新的征程。
今年五月,当我接受编撰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李贽》任务时,激动之余深感诚惶诚恐。写古人传记难,写李贽传记尤难。要在四五百年前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寻找一个人的足迹,复现其昔日生活,发掘其心窟情怀,犹如大海捞针。李贽乃大思想家,为其撰记谈何容易,且手头拥有李贽资料十分有限,大多是论文之类,时间又十分紧迫,需赶在几个月之内完成,难度极大。
尽管困难重重,压力山大,但我还是接受了。因为我知道这本书的分量和意义,以及作为李贽故乡研究者的神圣职责。作为李贽同乡人,我为其博大精深的精神而感动,为其光灿伟大的人格而骄傲,能为宣传李贽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付出再大的艰辛也值得。
本传记是通俗普及读物,主要适用于中小学生和普通大众群体。因而文字力求通俗、平白、易懂,少用典故和文言文,少引用原文和添加注释。篇目尽量短小精炼,内容力求富有情节,并多加插图,以光版面。
本书参照林海权先生编著《李贽年谱考略》,以李贽一生活动年谱为序,从“出生-求学-为官-著述-求道-自刎”为线索伸展开去,记载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思想情怀、家庭亲情、朋友厚谊,以及与时代背景、周围物事碰撞激荡而绽生和演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通过对李贽传奇般的生平记叙,力求表现其亦儒亦法、非释非道的行事和观念。其异端性格的形成,正是明代社会各种思潮、派系交集汇合的综合表现;其桀骜不驯、独来独往的做派,正是他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需要。也正是他的这种狂狷特质而进发的进步思想,如同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匕首,一颗颗穿透时空的巨弹,震撼整个明代封建王朝,影响之后的中国乃至世界。
本书还参考和引用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传记,及李贽家族谱志、墓志铭等资料,尽量采纳已经定性或比较成熟的观点。尤其要指出的是,它的编撰付梓,受到中国李贽研究学会张建业会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亲自提供资料、审阅文稿、撰写序言,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河北师范大学许建平教授也十分支持,他的大作《李卓吾传》为本书提供了重要资料。南安市委王春金书记为本丛书作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忠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陈乌南,市李贽学术研究会会长周荣林亦高度重视和支持本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借此机会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能力有限,加之时间短、题材广、难度大,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诸位方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加指正,使之不断完善。
本书赶在全国“纪念李贽诞辰四百九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在南安召开前夕编撰出版,具有特定的纪念意义。真诚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宣传和学习我国历史文化巨人、思想大家李贽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王国钧
2017年秋
李贽(1527~1602)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秉性刚直,留下大量著述,以其“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英勇气概,猛烈抨击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说教,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反对封建禁锢,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假道学,提倡“童心说”;心怀百姓,为政清廉。李贽背叛了“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士子之道,走上了与封建专制决裂的道路,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横遭迫害。
李贽思想的开拓性、超前性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对明清两代及“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1981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人民日报发表的《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一文,把李贽列为中华民族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红旗》杂志社、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写的《中华英杰》,也把李贽列为我国历史上八十三位英杰之一。
李贽是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进步思想家,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人文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他是南安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是历史的,也是今天的,更是未来的。他进步的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宣传李贽思想、弘扬李贽精神,对于我们复兴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开拓创新型未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李贽诞辰四百九十周年之际,南安隆重推出《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并把李贽排在第一位,市委王春金书记亲自作总序,充分说明南安市领导对研究、宣传李贽工作的高度重视。本书编著者王国钧,克服困难,呕心竭虑,收集大量资料编撰李贽传记,以李贽年谱、足迹、思想发展为线伸展开去,文字平白,情节跌宕,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为广大读者研究、宣传、学习李贽提供了一本重要的通俗普及读物,精神可风,值得支持与赞赏。
(作者系中国李贽研究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王国钧编著的《李贽/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是《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中的一册,分为9个章节,即海商裔孙、求学谋生、初涉宦海、姚安为官、流寓黄安、风卷麻城、波涌龙湖、探道求真和铁骨丹心,以“出生—求学—为官—著述—求道—自刎”为线索,介绍了主人公李贽一生的坎坷遭遇、思想情怀、家庭亲情、朋友厚谊。
《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是南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科学发挥“传承文明、咨政育人、服务社会”而组织作者编撰的丛书。丛书以面向大众普及为本,以充分的史实依据、学术资料为基础,以晓畅明了、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和语言,讲述南安历代重要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展示中华传统风骨气节。
王国钧编著的《李贽/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是《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中的一册。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参考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传记以及李贽家族谱志、墓志铭等资料。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宣传李贽思想、弘扬李贽精神,对于建设文化南安、构建和谐社会、开拓创新型未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