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来帐篷里撒点儿野,
茶香伴月可摘星
——安吉帐篷客酒店
安吉帐篷客——我梦中的“酒店”
我是做旅游规划起家的,接触过各种景区、目的地,后来又创办了门票订购网站,和中国大量的自由行客人关系紧密。
以前,我经常看到我们的网站用户抱怨:出去旅游时不想住在干篇一律的商务酒店,更不想住经济型酒店,想住在风景区里。但是景区里的酒店,往往水准堪忧,或者和标准化的城市酒店没什么区别,没有“住在风景”里的感觉,让人提不起兴趣。
这时候,我同时服务景区和游客的惯性思维就开始运转起来:中国的游客到底需要怎样的酒店呢?景区又会欢迎怎样的酒店呢?
景区的诉求说起来相对简单,酒店首先要能留住游客,其次最好不要破坏景区原来的生态和气氛,能完美融入周围的自然风光。
作为一个常住酒店的“用户”,我想我能代表游客说,我心目中的好酒店,不应该仅仅是“酒店”,它应该更像一个“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的度假小屋。
想到家,我又想到人类最初的样子。我们的祖先居住在山洞里,打猎、捕鱼,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又慢慢从岩洞里走出来,从树上爬下来,摆脱天然的野居环境,开始搭建最早的房屋——帐篷。
亲自打造一家帐篷酒店的念头就这样跳了出来。
让我内心蠢蠢欲动的,就是一家代表本真、自然的酒店,来到这里的客人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忘记喧嚣,找到自在的生活状态。我希望这样一家酒店可以成为都市人心灵疗伤的地方、儿童释放童真的地方、情人互解风情的地方、朋友互诉衷肠的地方……带着这样的初心,我开始筹划我的帐篷酒店。
我带着这样的心愿,到世界各地去寻找灵感。
非洲马赛马拉的大草原上,有许多这样的帐篷酒店。它们散布在茫茫的旷野中,倚在造型可爱的猴面包树边,周围没有铁栏,晚上能听见群马跑过的声音,还有角马来敲你的窗户;白天你看得到大象、斑马、长颈鹿,还有各种羚羊、野牛……
能近乎“零距离”地接触野生动物,体验到Safari的感觉。Safari这个词源于非洲的斯瓦希里语,是“游猎”的意思,天然就带有一种原始的气息。这次的帐篷酒店之旅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想象和灵感,让我有了一种旷世之感,周围就是数百万动物原生态地生活,住客和它们在同一片土地苏醒,在同一片星空下入眠,这种自然赋予的财富,你是没有办法抗拒的。我下定决心,我的酒店就叫“帐篷客”。
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后来,我又陆续考察过澳大利亚东经131°沙漠帐篷酒店、新西兰哈普库树屋酒店、巴厘岛安缦酒店、普吉岛六善酒店等,它们都是著名的“目的地酒店”,它们不靠景区带来客人,而是让住客反过来为了酒店而奔赴目的地。这就是我说的“为一间房,赴一座城”。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