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讲究三从四德的旧时代而言,能够令人赞为才女加美女者,是很值得大众膜拜的。那些才华横溢、见识非凡,又具备传统女性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的女子,无疑更是人之翘楚。尹若雪著的《林徽因(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精装版)(精)》讲的便是她的人生故事。
| 书名 | 林徽因(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精装版)(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尹若雪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于一个讲究三从四德的旧时代而言,能够令人赞为才女加美女者,是很值得大众膜拜的。那些才华横溢、见识非凡,又具备传统女性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的女子,无疑更是人之翘楚。尹若雪著的《林徽因(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精装版)(精)》讲的便是她的人生故事。 内容推荐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有惊世的才,倾城的貌。她是众人眼中的才女,是国徽设计的参与者;她是“太太客厅”的女主角,也是野外考察的爱好者。《林徽因(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精装版)(精)》作者尹若雪用清澈的文字,简约如莲的笔调,诗意的写法,以时间为脉落,情与诗完美结合,生动的展现了林徽因美丽而传奇的一生。不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勾勒了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的多彩生活,还折射了一个民族时代的丽影。 目录 第一卷 人间四月,相逢有情痴 第一节 江南烟雨,古韵佳人 第二节 漂洋过海,烟雨重重 第三节 康桥之恋,为伊沉沦 第四节 只此一别,永隔天涯 第二卷 此情可待,相恋一场梦 第一节 倾心思慕,一往情深 第二节 旷世之恋,爱已成殇 第三节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第四节 生命之歌,如诗如画 第五节 静寂消沉,天人相隔 第三卷 缱绻红尘,相知烟波里 第一节 璀璨烟花,绝代风华 第二节 远在异国,惺惺相惜 第三节 滚滚红尘,缘定今生 第四节 默然相爱,生死相依 第五节 浪漫如始,宛若白莲 第四卷 参透轮回,相伴在人间 第一节 诗情宛转,气韵如兰 第二节 白山黑水,柔情似云 第三节 诗溢香山,花开半季 第四节 梦中白莲,一池芬芳 第五卷 梦若白莲,相守暖一生 第一节 浪漫老金,痴爱有情 第二节 爱是成全,低入尘埃 第三节 一生守候,各自安好 第四节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第六卷 盈盈水间,相遇在花期 第一节 茗香袅袅,坐论天下 第二节 绚烂花期,相见恨晚 第三节 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第四节 走过重山,踏访古刹 第七卷 艰难岁月,相依风雨中 第一节 艰难岁月,笑声依旧 第二节 战火迷离,隔绝小镇 第三节 一枝寒梅,笑傲冰雪 第四节 久别重逢,守候相聚 第八卷 万古流芳,相别红尘路 第一节 年轻如酒,甘洌芬芳 第二节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 第三节 流年已逝,伊人不再 第四节 长路未央,人已作别 第五节 风华绝代,那岁花开 林徽因年谱 试读章节 她是幸运的,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林家祖籍福建,福建闽侯林氏是望族,但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这一支微沦为布衣。他年轻时做过富户人家的教书先生,已没有了养尊处优的公子生活。祖母是一个既高贵典雅又雍容美丽的女子,徽因的眼睛长得像祖父,脸蛋像祖母,继承了他们的优点。祖父母非常喜欢徽因,也许就是因为有他们良好的基因和儒雅的血统,所以徽因才拥有傲人的情和美丽的貌,才注定成为那个年代与众不同的女子,成为倾国倾城的才女。 林徽因从小对美的感悟就与别人不同,她六岁时出了天花,那个时候天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水珠”,她非常喜欢这个名字,静静地在屋里看着外面的行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只感觉是一种很美的事物,有人问她出“水珠”了吗?她会感觉很幸福,因为她觉得自己和美丽的词汇连接在一起。这样对美的感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与众不同。 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吏,他的诗作和书法在其所属的文化圈子里很有名。林长民生在杭州,21岁时通过生员的考试,进入杭州语文学校攻读英文和日文。家里为他娶了一房妻子,当妻子去逝时,他就纳了第二个妻子为他生儿子和继承者。这就是林徽因的妈妈,她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可是儿子在襁褓中、第二个女儿在孩提时相继夭折。1904年出生的林徽因是夫妻俩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林家是个大家族,对于林孝恂而言,可谓儿孙满堂。幼年的林徽因和一群表姊妹住在祖父的大院里,她喜欢和表姐妹们在一起读书玩耍,她的启蒙教育任务落在同住一起的大姑母身上。大姑母是一个有内涵的女人,学习过很多知识,出嫁后依然常年住在娘家。几个女孩在一起,有的时候好的像一个人,有的时候又闹得不可开交,大姑母总是任由她们打闹。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大姑母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大姑母经常夸奖徽因聪明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她年龄最小、最贪玩,上课时也不注意听讲,可是她却总是背书最好的,且清晰流畅。 也许这就是因果,冥冥中自有暗示,所以让林徽因出生在杭州,让她像白莲一样成长,卓然于世。孩提时的徽因就已展现出她的与众不同,她透出灵气和聪慧,仿佛是降落人间的精灵,只为了完成她到人间的使命。 与祖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里,徽因非常懂事,因为在那个大家庭里,祖父母需要打理的事情太多,没有太多的溺爱。孩子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爱,就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做出很大的努力。 有了博学的祖父母的遗传和温柔姑妈的栽培,还有文化绅士父亲作为榜样,在徽因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从她身上读到书香人家女子的清秀与内涵,尤其是姑妈的知书达理和温婉教导,为徽因日后成为一代才女做了良好的铺垫。她喜欢姑妈的赞美,所以也非常勤奋。离开父母生活的孩子,总会表现得很要强,不希望别人看到她内心的软弱,每当寂寞的夜晚袭来,他们也会感觉孤单。但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她总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众。 8岁时,父亲举家迁到了上海,徽因也得以在父母身边团聚。这本是徽因所期待的,可是她却没有寻到自己想要的快乐。虽然和父母相伴是她的梦想,可是家里不快乐的氛围却总在持续,让她超乎年龄的懂事,成为一个天才早熟少女。 谁人不曾年少,又有谁人不怀念美好时光。林徽因的生活里并非都是阳光,她的家庭也有让她早熟的因素和阴影。父亲娶了二娘之后,徽因的生活少了许多光彩。二娘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二娘很快赢得了林长民的心。父亲和二娘住在宽敞的前院,那里到处都是孩子的欢笑声。徽因却和母亲住在后边的一个小院子里,那里只有母亲黯然神伤地流泪和数落不完的唠叨。 少女的心思,就像海棠花的心事,绵绵软软,却又有无限的韵味。那个时候她懂得,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她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也许母亲是爱父亲的,可是单方面的爱只能是徒劳,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爱情更大的灾难,时光一莞尔,就已经是物是人非。母亲的失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剩下的都是期盼,即使是眼已望穿,还会一直守望,执着着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等待。 曾经,林徽因的母亲也是林长民欣赏的类型,否则这个貌不出众、没有文化的女子如何能走进林家。徽因父亲觉得她果敢、率直,比起那些娇羞的女子更有一番韵味。可是结婚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也许是打动他的东西太少,最后那一点好感也在思想无法达到默契后消失殆尽。 …… P4-6 序言 林徽因,一个才貌双全、诗情洋溢、倾国倾城的民国奇女子,她是诗人、建筑学家、学者。她生在一个动荡而又温情的年代,用满腹才情和一身智慧演绎了一段传奇人生。 她的童年充满了温情的父爱,在青年时代又追随父亲的脚步踏遍了欧美。欧洲的游历生涯使她萌生了对建筑艺术的情愫,以至后来为建筑事业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热情,并取得了非凡的造诣。在文学方面,她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林徽因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被掌声和鲜花包围,光彩夺目,引人翘首。 她如一杯芳香四溢的酒,纯正甘醇,沁人心扉;又如一朵白莲,亭亭玉立,纯美无瑕。她优美的风姿和动人的才情,让众多男子仰慕,为其倾倒。“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有惊世的才,倾城的貌,集高贵、美丽、睿智、才情于一身。她以花为貌,诗为骨,智为魂,以开阔的胸襟,绝顶的聪明,出众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汇成一股内在的精神气质,清然坦荡,为世人所叹。她让梁思成一见倾情,相守一生;让徐志摩神魂颠倒,追求一生;让金岳霖终生未娶,钟爱一生。她风华绝代,宛若白莲,是一个奇女子,在如诗如画的生命中上演了一段旷世传奇。当她告别红尘,谢绝芳华,有人说,“她终究是去了,世上不会也再不会有一个林徽因”。长路未央,伊人早已作别,只剩活着的人为其黯然神伤,失魂落魄。 本书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不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勾勒了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的多彩生活,还折射了一个民族时代的丽影。 在此,笔者特别说明一下,本书是《林徽因: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诗事》(时事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的精装版,因原书广受欢迎,不少读者建议提高图书的制作档次,因此特重新审校后精装出版,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收藏需求。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