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只做一件事--平凡路上的温柔匠心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文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文澜著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平凡路上的温柔匠心》介绍:时间飞逝,泥沙俱下。岁月恍惚之间,如白驹过隙。不同于商贩流连于车水马龙的热闹街市,匠人宁静得以致远。在一份“静”中做一件事,精益求精。一颗颗透明之心不曾在意尘世俗念,亦不曾畏惧时间的浪拍过模糊痕迹。他们只是在做事,双手挥洒间成就了身后名,他们的眼却从未离开过两手之间一物。匠人精神溢于言表,收合之间妙手生花。

回首望去,一位位大师皆有一颗温柔匠心。而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多少这般细腻的心思?时代迅速变迁,繁华不曾留转世间,留下的笔笔皆古韵。传承千年不止,创造于数年间,一代代匠人留下了多少风华,人类的文明由此汇聚。我们今天是否应略作驻足,看一看这些精心制作,触一番温柔匠心?

内容推荐

文澜著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平凡路上的温柔匠心》选取中外历史上有匠心的艺术家或大师画家、音乐家、书法家、建筑师、手艺人等等,用现代人视角讲述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只为一种极致之美,而工匠精神早已融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在书中,你将看到他们如何守着一颗匠心,执着地以自己的节奏,打磨作品,打磨人生。

目录

第一章 指腹摩挲岁月光长

 小野二郎(外国/寿司之神):一握间·有余温

 秋山利辉(外国/木匠):大道至简·守破离

 张明山(中国/泥人张创始人):一捧土·述荒芜

 顾景舟(中国/紫砂壶一代宗师):心摹手追·日月长

第二章 笔触书尽正道沧桑

 简·奥斯汀(外国/作家):方寸之间,人生百态

 普鲁斯特(外国/作家):似水流年的记录者

 陈岱孙(中国/学者):一人一事,尽日穷年

 杨宪益(中国/翻译家):“整个中国”的译者

第三章 顺势而为的鬼斧神工

 菜特兄弟(外国/科学家):天使在想象中

 密斯·凡德罗(外国/建筑师):魔鬼在细节里

 李冰父子(中国/都江堰缔造者):作堰淘滩尽手工

 李时珍(中国/本草纲目):俯拾即是灵芝草

第四章 雕刻时光的人

 李济(中国/考古学家):考古之始,甲骨之初

 黄怀觉(中国/古籍修复人):名与金石同寿

 三宅一生(外国/设计师):一始,一终

 米开朗琪罗(外国/雕塑家):释放被困在石头里的大卫

第五章 让狂热细水长流

 小津安二郎(外国/导演):小日子里的禅意

 蜜拉·海丝(外国/钢琴家):指尖轻吟的诗人

 吴清源(中国/围棋大师):棋王

 周有光(中国/拼音之父):音痴

第六章 世俗之外,度年如日

 艾伦·图灵(外国/计算机科学之父):如谜的解谜者

 尼古拉·特斯拉(外国/物理学家):最接近神的男人

 陈景润(中国/数学家):数字怪人

 珍·古道尔(外国/动物学家):丛林里的特雷莎修女

第七章 丹青不负卿

 凡高(外国/画家):星空的孤独

 仇英(中国/画家):资诸家之长

 张择端(中国/清明上河图):唯有“画”者留其名

 郑板桥(中国/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世间三绝

后记:唯精唯一有所为

试读章节

小野二郎(外国/寿司之神):

一握间·有余温

一双手,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是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还是延绵数里的山间隧道?

盈盈一手间,多少雄壮巍峨应运而生。见惯大场面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在平凡、柔软的双手间,看山看水看世界,看一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伟大。可有些时候,暖手缝轻素的人情味也许更隽永悠长。

在日本东京银座办公大楼地下室一家只有十个座位的寿司店里,一双被视为国宝级的巧手,娴熟利落、翻云覆雨,只为席间的食客递上一份尚有余温的寿司。在这家简朴的小店里,与之相呼应的是“简单粗暴”的点单方式——没有菜单、没有饮品,只有寿司,出人意料的是一餐15分钟、人均3万日元的消费标准以及至少一个月的预约时间。

这家店的名字是“数寄屋桥次郎”,这双手的主人已经过鲐背之年,他就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如今已是92岁高龄的小野二郎1925年出生于静冈县天龙市,直到26岁才真正走进寿司的世界。从初出茅庐的小学徒到独当一面,小野二郎用了15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以及此后的岁月里,他耗尽大部分的时间沉溺于寿司的奇幻世界,日复一日……

经营多年的“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似乎与刚开业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只有十个座位,还是没有菜单、没有饮品,只有寿司,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小野二郎已经神乎其技的一切,他的严苛、他的专注,包括店里只有握寿司的“单调”和价格不菲,都成为寿司之神身上不凡的标签。

2007年,米其林食物指南进入日本,当年公布的2008年东京米其林指南中,数寄屋桥次郎被评为米其林三星,小野二郎本人则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大的三星主厨。似乎很难想象,在这个与寿司画上等号的国度里,在大街小巷数之不尽的寿司店间,唯有两家被评为米其林三星,而“数寄屋桥次郎”这个小店,则连续两年荣获米其林三星餐厅的最高冠冕。

当然,让数寄屋桥次郎变得遥不可及的原因一者是米其林三星的荣誉令其在海外声名大振,再者就是美国导演大卫·贾柏名为《寿司之神》的纪录片,让海外观众的目光投向了银座地下这家小寿司店,甚至奥巴马2014年访日时,特意拜访了数寄屋桥次郎,而且满意到眨眼示意,还吃得精光。

到底是什么让小野二郎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呢?

小野二郎进入料理人的世界其实是生活所迫。因为家境贫穷,小野二郎9岁时就进入家乡当地的一家割烹旅馆工作,身为里头年纪最小的学徒,他的任务包括打扫、外送、帮大厨磨菜刀等一切杂事。直到16岁被军需工厂征调入伍之前,小野二郎唯一接触过的工作就是做菜,尽管在经年累月的磨炼下,他已经学会了切生鱼片、炖菜和烧烤,但他却没想过要成为一名厨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军中退伍回乡的小野二郎面临着职业生涯的选择。想重操旧业,可已经物是人非,由于当时的粮食得靠政府配给,因此根本就不允许私人经营餐厅的存在,所以厨师的活计也很难找得到。

几经辗转,小野二郎听从朋友的建议,离开故乡来到东京,来到有“三大江户前寿司名店”之称的“与志乃”。

在此之前,从小一直学做日本料理的小野二郎从没有做过寿司。可初来乍到的他还是选择以开寿司店作为自己的个人志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踏入名店学习。

众所周知,寿司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位日本料理的厨师能做出像样的寿司。正如小野二郎这样,尽管他有料理方面的经验,可是做寿司却是头一回,自然得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做起,第一件事儿就是得跟米打交道。在寿司店里,对于刚入门的学徒而言,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会煮醋饭了。

在“与志乃”,已经26岁的小野二郎,与另外两位比他小10岁的年轻人一起当学徒,可做最底层工作的都是他。小野二郎鼓足劲儿,花几倍的精力在工作上,学东西的速度自然比年轻人快多了。

在“与志乃”待了三年后,小野二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当时,位于大阪的一家寿司店需要一名大厨,恰巧这家店的老板和“与志乃”的老板是好朋友,因此小野二郎就成了推荐人选。P3-5

序言

时光之外,素手生万物

熙熙攘攘,为利而来、因利而往。钢铁森林里,我们步履匆忙,衣着光鲜,面具不改,分秒必争的机器工业时代裹挟着快捷和便利扑面而来。弥漫于城市之间的光怪陆离,似层层迷雾,使行走其中的人们逐渐淡忘,忘却了风吹卷帘的声音,忘却了沿街叫卖的身影,忘却了时光之外还有素手生万物的不动声色。

由古及今,历史长河里的多少文明是一双双巧手创造的?《庄子》里,梓庆削木为镰,亲眼目睹者都惊为天人,可梓庆说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墨子》里,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栩栩如生。《三国志》里,马均改造旧式机器,发明新式织绫机,被称为“天下之名巧”。《西京杂记》里,长安巧工者丁缓,发明“常满灯”,七龙五凤,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灯笼,不仅满足了古人照明的需求,更成为古人寄托朴素情感的象征。

如此便是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手捏心,在平凡路上独守着一颗温柔匠心,执着地以自己的节奏,打磨作品、雕刻时光。

何为“匠人”?梁文道说,“匠人”的精神最重要的不是他能够一直去打磨一件器皿,专注于一项手艺,而在于他从意义和价值取向上,不认为一辈子去做这一件事情、一辈子去磨一个眼镜架是有问题的。

机器工业时代的变革引进了许多高精尖的现代仪器,可它们在这里只是帮助修复的工具而已,最重要的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修复的匠人们。古今中外,匠人们特有的专注是一种奢侈的品质,他们日复一日的背后,是固执、缓慢、严谨,更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他们因此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对得起自己。

后记

唯精唯一有所为

上古时期,华夏文明之始,晋南之地,舜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6字箴言自此流传于世,治国之道间说出的“唯精唯一”四字博大精深。何谓“一”,又何谓“精”?月牙山人曰:“一者,谓精专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一也,此自然界不二法则。”匠人最难能可贵的便是一生唯精唯一。

时间飞逝,泥沙俱下。岁月恍惚之间,如白驹过隙。不同于商贩流连于车水马龙的热闹街市,匠人宁静得以致远。在一份“静”中做一件事,精益求精。一颗颗透明之心不曾在意尘世俗念,亦不曾畏惧时间的浪拍过模糊痕迹。他们只是在做事,双手挥洒间成就了身后名,他们的眼却从未离开过两手之间一物。匠人精神溢于言表,收合之间妙手生花。

回首望去,一位位大师皆有一颗温柔匠心。而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多少这般细腻的心思?时代迅速变迁,繁华不曾留转世间,留下的笔笔皆古韵。传承千年不止,创造于数年间,一代代匠人留下了多少风华,人类的文明由此汇聚。我们今天是否应略作驻足,看一看这些精心制作,触一番温柔匠心?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