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亭华著的《乡土辞典(精)》共分三卷,诗人通过意象和句子,较为完美地实现了乡土世界的精神转换和提升,独特而唯美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经验的美好怀想,不仅完成了乡土的诗意,也实现了精神的提纯构筑出一个个唯美的意境,语言较有张力。整本诗集以具有较高辨识度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汉语诗歌的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散文诗界自《野草》以来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从这一角度上说,本书可作为当代多维度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在“大散文诗”写作方向上的参考文献。
| 书名 | 乡土辞典(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马亭华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亭华著的《乡土辞典(精)》共分三卷,诗人通过意象和句子,较为完美地实现了乡土世界的精神转换和提升,独特而唯美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经验的美好怀想,不仅完成了乡土的诗意,也实现了精神的提纯构筑出一个个唯美的意境,语言较有张力。整本诗集以具有较高辨识度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汉语诗歌的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散文诗界自《野草》以来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从这一角度上说,本书可作为当代多维度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在“大散文诗”写作方向上的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马亭华著的《乡土辞典(精)》是精心策划和组稿的“诗想者·散文诗”丛书首批推出的三本优秀作品集之一,诗人以乡村的神秘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身份,借助世间万物,风霜雨雪,草木人情,传递出《大风歌》的故乡江苏沛县所特有的“辽阔”意旨,充满神性和禅意。 目录 卷一 泥土 五月 民谣 春风 听雨 水稻 乡村 乡韵 大风 河流 农谚 气息 祭坛 情歌 春禅 桃花 清明 端午 怀乡 盛夏 菊心 秋收 北方 秋菊 落叶 小隐 祭祀 远行 景象 元宵 雪梦 朗诵 故里 秋风 墨乡 以后 家谱 爱人 写诗 村庄 前世 苏北 拧亮 泗水 九里 汉风 卷二 荒原 梦境 女神 神秘 故园 乡愁 春天 卷三 民间 晚秋 歌谣 春雪 远行 时光 金秋 残月 马蹄 追月 恋人 雨水 还乡 黄昏 落日 追忆 悲秋 弯月 旷野 九月 篝火 远方 仰望 后记 试读章节 苏北乡下的旷野! 到处是,光着脚奔跑的神一样的孩子,一路呼啸,惊飞了串串虫鸣。 在光与影的对话中,有牧童的短笛,吹动了一湖清波,吹瘦了二分明月。 苏北的夏天,有高处的蝉鸣,也有沙哑的低吟,但谁也挽留不住时光的忧伤。空空的蝉壳,倒挂在树上,一束光,从中穿越而过。 邻家姑娘把蚊帐支在大树下,摇着蒲扇,走来走去。那时,她的风铃还挂在我的窗前,播撒光阴。 亲爱的,你把透明的翅膀打开,把一朵朵白云搬进体内。 那时,我执着于古槐下漫长的垂钓。 天空的蓝,湖水的蓝,心灵的蓝,像一颗硕大无辜的泪滴。而你的眼泪,分明是另一场杏花春雨。 没有比石榴还小的宫殿,没有比眼泪更长的河流,更没有人能读懂你的心思! ——除了我。 人间的烟火,有仁者淡泊的风度。 缓慢的河流,跟在醒来的鱼群背后;鱼群,跟在少年的钓竿背后。 满山满坡都是野花灿烂的笑声,一缕缕阳光,晃动了山坡。我多想把风喊住,把流水喊住,把村庄上奔跑的白云喊住。 河流,握住了大地的飘带。落叶,围住古老的槐树跳舞。蜗牛,有比蝴蝶更瑰美的触角。 时光中,苏北的河流代表永恒的真理。 大地在轮回流转中,预测出村庄的未来和走向。 那是翠绿的村庄,有奔跑的草地,天蓝得像搬来了整个太平洋的海水。清凉的风,吹送你银铃般的嗓音,吹送你前世细雨般的发丝,吹送一个少女单纯的笑靥。 广袤的苏北,那一个把湖水说蓝的女人,在她清澈的目光中,曾经的沧海是否还在?我少年埋下的黎明的种子,如今,正该是收获春色和满园鸟鸣的时刻。 苏北辽阔,落日圆满。 苏北乡下的旷野,那光着脚奔跑的孩子不在了。村庄的老者,还在老槐树下闲谈,把烟灰轻轻磕在脚底下。背手回家的老人,如一个梦游的占卜者。 当我再次回到苏北,人至中年。老槐树下,有人窥测锦鲤的去向,焦荷深处的秘密,以及月夜里沉静无语的牵挂。 一列远走的火车绕过村庄时,发出的轰鸣声,充满了揪心的力量! ——最终还是带走了乡下暮晚的心跳。 九月的河流,收拢大地之上的细雨。 九月的河流,穿过漆黑荒凉的黑夜。 唯有残灯下的经卷,守护圣洁的心灵。唯有九月的虫鸣,阅读黄沙古老的火焰。 当盛大的秋天褪去戎装,一万条手臂挥舞的金菊,推动着秋天的盛典和骊歌。 一首诗,穿过一条汉街的平仄,在逼退黄昏和向日葵的黎明中,呈现体温。 我们要在刀锋上,完成一首诗的抑扬顿挫。在苏北的一个小镇上纵情放歌,诗酒年华。 当梦想的露珠一再被迂回的火焰打湿。种子归于大地,河流灌溉村庄,我的苏北拥有永恒的动力。一座秘密的花园向往盛夏的果实,每一只苹果都有一颗牛顿的心,时光的芳香悬在空中。 十里的芦苇荡,被秋虫一次次抬高了梦境。 P145-147 序言 我国古代就有“赋”这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文章的性质,以“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为手法,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可谓散文诗的前身。西方现代诗的先驱波德莱尔,1869年出版了散文诗《巴黎的忧郁》。他认为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自1917年《新青年》刊登白话诗以来,中国诗歌打破旧的格式和韵律,进入了新的阶段。新诗诞生不久后,现代散文诗开始出现,从最初不成熟的尝试,到1927年鲁迅的《野草》诞生,散文诗这一文体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证明,散文诗并不是散文与诗的嫁接,而是已自成一派。这种比诗更自由、比散文更精练的文体,百年来产生过不少经典名作,获得了写作者的青睐和阅读者的热爱。站在2l世纪的十字路口,散文诗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这就不仅要对东西方散文诗传统进行梳理与思考,也要确保对当下现实的独到把握,拥有精微的内心和广阔的视野。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诗想者·散文诗”系列图书,陆续推出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入选作者均为在这一体裁上取得较高成绩的诗人和作家。希望我们精心推出的这些作品,能够为诗人、学者以及普通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散文诗创作状况的途径和良好的参考。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系列图书必然会存在诸多不足,还请读者朋友们多提出批评与建议,以期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工作室 2018年1月 后记 我是写散文诗起步的。 我的处女作,经由著名诗人胡弦刊发,迄今已有十五年了。 我写散文诗,也写诗歌,但我尤其喜爱散文诗。 有人说诗歌是“分行的艺术”,散文诗是“不分行的艺术”。其实,分不分行,如何分行,仅仅是技巧层面的问题。 我认为散文诗是一种自然美的融合艺术,兼有散文和诗的优点,不押韵,但强调语言的节奏和意境。 散文诗的生命力在于美。 散文诗,说到底,是一种美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艺术和思想的统一体。她强调呈现和悟性,是对语言炼金术的进一步熔炼,是思想的大解放,是追求艺术的无上自由,恰如在舞步中飞翔,是诗的探索、延伸和新的长征。 散文诗是一场不期而会的艳遇,更是一种旷日持久的修行。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辞典命名个人散文诗集,鲜有为之。 一不小心,我可能成了散文诗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乡土辞典》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品牌发掘、推出,重塑了我的精神风貌和创作信心,同时拓展了我更为广阔的视野。 《乡土辞典》实为我十五年散文诗精粹,分三卷,卷一精选了散文诗集《大风》中的46章,均为抒情短章,如点射、散打;卷二集束七个长篇,每篇十章或九章,计69章,类似“凌波微步”和“无影脚”;卷三为探索散文诗23章,游走于语言的迷宫,寻求天地人神的共鸣。 这部辞典,企图抵达一种神性,即诸神的星空和宁静的禅意。我始终捍卫乡土的朴素和大美,紧贴大地,超脱俗世,以神秘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的身份,借助世间万物,风霜雨雪,草木人情,向读者传递出《大风歌》的故乡所特有的“辽阔’’意旨。 诗人庞白激赏我的文字说“有一种霸气,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侵略的预谋”。 好一记催人奋进的鞭响,让人直冒冷汗!事实上,我对传统散文诗艺术深有偏见,常常寻求“弦外之音”和“陡峭的意境”而不得。 我提倡散文诗走进“大诗歌”写作理念和艺术主张。 主张大诗歌写作的根本理念要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始终如一,要有散文诗的尊严和广阔的气质,要有艺术的价值担当……要超越自由诗既有理解模式而勇于做“大诗歌”的启蒙者探索者开拓者。 要让散文诗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要拒绝沉湎于小资情调和琐碎的庸常生活,要让散文诗有陡峭的姿态要壁立千仞,要排斥那些自恋式的、无意义和无病呻吟。要向民间最朴素的语言学习,要恪守散文诗是语言的“炼金术”,要讲究精致,要强调主体感受和客体景象的融汇,着眼于整体意境和局部意象。要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艺术良知,要展示大历史、大时代,反映大题材、大情感。 我的基本观点有二:一是散文诗要有大境界,思想要有高度,反对把散文诗搞成“小摆设”“小题材”“小资情调”;二是强调散文诗创作手法多元化多样性,各类题材各种形式都可以进入当代散文诗的创作。从意境、题材、形式来确定“大”字,完成散文诗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中国意境”。 四 在《乡土辞典》即将付梓之际,收到了中国散文诗界泰斗92岁高龄的耿林莽先生深夜赶写的评论《我读(乡土辞典)》,令人感动不已,鉴于出版社的总体规划和体例考虑未能编入此书,颇感遗憾。 在这里,向一直关心和鼓励我创作的耿老表示歉意! 同时,还收到了《散文诗》总编冯明德先生、《大诗歌》主编“我们”发起人周庆荣先生、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箫风先生、著名评论家崔国发先生、著名评论家白鹤林先生、南京大学周根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博士后王士强先生等诸友的评论文字和联袂推荐。在此一一谢过! 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工作室!感谢刘春先生! 感谢全国支持我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还单纯地爱着一位诗人。 最后,感谢我身后小小的后援团:贤惠的妻子晓薇,儿子马鸣远、马鸣志,是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我输送了创作的灵感和无尽的欢乐! 于沛县泗水亭北家和花园 2017年11月27日 书评(媒体评论) 青年诗人马亭华的《乡土辞典》是一部颇有新意的诗集,以辞典的样式,以一个辞条为题目、为引子,派生出散文诗来。他不是以枯燥的文字诠释某一辞条,而是以一种“诗意美”来创造每一章散文诗。马亭华创造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开拓了诗的思路,发掘了诗人的灵感源泉,在散文诗作者和读者常为题材、写法、风格的近似或雷同而苦恼的局面下,打开了一条新路。 ——耿林莽 马亭华多年来一直以散文诗作为主要书写方式,在这本《乡土辞典》中,他编纂苏北平原的朴素,从上地到土地上的村舍、牲畜和人;他陈述事物生长的权利,从油菜花到麦子;他说明一些无形忧虑时,有时不免单纯:他太想删除这块土地上的干扰美好的那些词条,仅留下他对自己生长于斯的土地的祝福。他的写作比较熟练地运用了简笔方法,形式上表现出散文诗的灵动和美,内容上有效地呈现出他眼中的苏北乡土。 ——周庆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