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塔拉斯蒂著的《音乐符号学理论》在西方音乐符号学界享有盛誉。此书一方面在微观时间中分析音乐文本内部的模态方阵话语逻辑、叙事程序从而揭示音乐文本意义生成过程;另一方面在宏观时间中从音乐交流的外部环境中揭示社会意识形态与技术模式对音乐文本意义生成的影响。其中的符号学方阵、同位素、模态、音乐话语、音乐叙事、时间、空间、行动、象征、迹象、肖似等音乐符号学理论及分析方法,可为国内音乐符号学、音乐美学的研究以及文本分析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译者序
序
前言
鸣谢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第一章 理论探索
第一节 音乐符号学的简要批评史
第二节 音乐话语逻辑的反思
第三节 音乐的叙事问题
第四节 关于模态的界定:歌剧符号
第五节 论音乐的真实
第六节 简约表格中的理论自身
第二章 音乐时间
第一节 微观时间中的音乐:回忆的作用
第二节 宏观时间中的音乐:穿越时代的音乐模式
第三章 音乐空间
第四章 音乐行动者
第一节 恩斯特·库尔特作为音乐符号学的先驱:音乐行动者特性
定义的探寻
第二节 从音乐主体到主题一行动者
第二部分分 析
第五章 古典风格的符号过程
——贝多芬的《华尔斯坦》
第六章 肖邦的叙事
第一节 《波洛奈兹一幻想曲》和叙事程序的理念
第二节 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写作的一种模态语法学
第七章 音乐与文学
第一节 《奥伯曼》案例:弗朗兹·李斯特和玛丽·达各尔特在瑞士
第二节 《梦醒时分》:音乐表演研究的符号学方法
第八章 音乐与视觉艺术:图画与漫步
——皮尔士理论运用于穆索尔斯基作品符号过程的分析
第九章 交响曲符号学
——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民族意义的解构
第十章 面对现代舞台
第一节 德彪西前奏曲《冷月洒露台》中的印象主义
第二节 简约主义和反叙事性
结束语
附录
名词术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