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张西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敬民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花之窗

有人必有舍,有舍必有窗。

我喜欢窗子,无论行走何处,它总是我观察的景致。

我与窗子的亲近感是儿时建立的——当朝霞点亮窗子的时候,大人开始冲刺般的忙乱,接着要送我到极不情愿去的幼儿园;挨过一天,窗子的玻璃被盼得褪了光泽,这时我就会坐着快乐的自行车回到自家的窝儿。窗子是我那时的全部期待,因为它的快快黑暗能使我回归妈妈温暖的怀抱。再长大一些,我挎上了书包,惦着教室窗子的光影缩矮、消融,这时我就会饥肠辘辘迈开匆匆回家的脚步,盼着早一刻望到自家蒸腾着饭菜香雾的窗子。再长大一些,我插队到了农村,总探望着窗子浸染秋色,这时我就会乘着奔驰的火车,甩去一年的疲惫,见到自家的窗子,回到父母的身边。再长大一些,我回城有了工作,每天推开窗子迎接朝阳,青春勃发地踏上绘织着理想的跑道;夜来我会怀揣忙碌收获一天的满足,尽享自家的窗子营造的犹如港湾的宁静与温馨。而每当星月归家之途,我总会边行走边眺望路旁那一扇扇被色彩斑斓的灯光照亮的窗子,猜想窗子里的人和事;特别是遇到落雨或飘雪的夜晚,那一扇扇的窗子更会激起我无尽的遐想。每一扇窗子里都一定盛装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我常常这样想,渐渐地竟成就了一种观与思的习惯,也渐渐地与我职业所需融在了一起。于是,我外出采访或考察学习,必随身携带实录的眼睛——照相机,每次回来总有几张关于窗子的定格。有一次,我去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两个胶卷几乎都拍了各式各样的窗子,有方有圆、有长有窄、有竖有横,还有极少见到的扇形和不规则的菱形,朋友观之眼界大开,称奇叹绝,其俨然一幅中国古民居窗棂文化的艺术长卷。

我有了这样的感悟:窗子是家居的温馨、孩童的期待、青春的憧憬,当然也是逃生的天门、小偷的捷径。

然而,我对窗子更丰富内涵的认识是在欧洲。

四月的欧洲春雨缠绵,素有“欧洲天堂和花园”之称的文明古国意大利更是在丝丝缕缕的雨幔中弥漫着浪漫情调。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这种空气愈发浓密,无论是穿城而过的河流、密织如网的街道,还是错落有致的建筑、富丽堂皇的教堂都裹在这浓浓的氛围里,仿佛飘舞的雨、吹拂的风,无不游动着浪漫与艺术的气息,人在其中都会被熏醉。文艺复兴时期,这座文化之都托起了众多与日月同辉的文学家、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如但丁、达·芬奇、米开朗斯基、拉菲尔、提香、布鲁内莱斯基、乔托等等旷世巨匠、一代宗师。他们留下了亘古不朽之作和永驻人间的浪漫情怀,文学、诗歌、绘画、雕塑自不必言,就是城市的建筑也以艺术色彩尽情书写着浪漫。位于佛罗伦萨中心位置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艺术家从1296年开始修建,先后用了175年才大功告成,其外观一改通常教堂纯白一色的肃穆,浪漫地装饰上了白色、粉红色、绿色大理石几何图案,并且起了一个别具色彩的名字——花之圣母大教堂。而教堂的内部则有意设计得简朴空旷,肃穆庄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教堂内独具匠心的光学设计及应用,正面的大圆窗和侧面狭窄的窗户穿射进来的光线,恰如其分地突显出方形擎柱的明暗划分,这种空间与光线的韵律分配即是伟大的经典杰作。真不知,有谁能说得清,是艺术孕育了浪漫,还是浪漫创造了艺术。再看乔托钟楼,这座1384年乔托设计的高达84米的圣玛丽亚教堂钟楼,用了三年建成,其苗条典雅,拔地擎天,尤其是如同“花之圣母”一般色彩装饰四壁的光滑大理石及其众多精灵般巧夺天工的窗子,令人梦绕魂牵,美不胜收,颇感艺术之韵味,浪漫之律动,庄重之神圣。即便说到名日“老桥”的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桥,它在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桥面两侧起初开设卖肉点,后来是铁匠、修鞋店,现在是金匠店。从表面看去,它无奇无异,破旧不堪,既无艺术又乏浪漫,只有大大小小点缀的玻璃窗交映着灯光与阳光的亮泽。然而,当地人却不甘于平淡,反给它起了个光彩迷醉的名字——黄金大桥,并且赋予了它浪漫的生命而使其在人们眼里有了艺术的美感。相传,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就是在这座桥上与他终身热恋的女子贝雅特丽齐相遇的。因此,“老桥,,也就演变成了“鹊桥”,成为热恋中的男女相会的地方。可以想象,有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一幕幕上演。直至现在,河畔长堤、老桥上面,一对对情侣依旧无休无止、旁若无人地相拥狂吻,激情热烈地要燃烧整个世界。而世代忠实关注这一切的,是河岸两边那千年老宅一扇扇明净的窗子。

我穿行于佛罗伦萨,贪婪地饱览密布城中的文化历史遗迹,脚下的步履奇快如飞,生怕窄街陋巷(虽然这同样是凝聚着历史文化的遗产)的距离耗损了“走马观花”的时间。在通往“佛罗伦萨教堂”的一条古老街道,我沿着两旁的千年古宅匆匆而行。突然,掠过的一幢楼房的窗子牵回了我的视线,洁白的楼壁的二层有两扇窗子格外打眼,木制的百叶窗呈外八字展开,两条竖窄的玻璃明晃晃地镶嵌于木窗框里,恰在两扇合闭处的正中两只朱红色的小陶盆对称悬吊,盆中俏嫩的绿叶捧起几株浓艳的红花。登时,我的心被那火样的花猛地揪动了,热泪不禁盈眶。这是让人心灵感动的窗子,主人的美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从普通的窗子喷射出来。我从未想过,窗子竟有如此功效,它不仅透视着家的温馨,还向世人敞开心灵的镜子,而且凸显得是这么的鲜活生动,透亮照人!我将镜头对准这两扇鲜花开放的窗子,克制着心灵得颤动按下快门,把这感动的一幕化作永久的封存。P15-17

后记

这本“域外散文”集前前后后写了二十年,历经的时间真不算短。但只要读过,就会发现我没有停下过笔,一直在写着。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一方面是我的职业使然,另一方面是选题任性。

《东张西望》是我特为所涉域外散文标注的总题目。其意有二:一是方位说,即东寓中国,西指外邦,也就是睁开眼睛观望外界,又以他国之位回望国家,从中找寻文化经纬上的交叉点,以及互联所带来的裂变、交融、落差、思辨等等;二是笔者说,因我本姓张,职业又是记者,东奔西跑是常态,自然,观与察、思与考便成为我植入大脑的习惯,况且我本人有在海外生活、打拼的经历,故对“东”与“西”的关照、体验更深入,感受更深切,思考更深刻,因之“东张”也就有了我独特的个人符号及观察视角。肯定地说,我的域外散文绝不是那类观花赏景的游记,也不是无病呻吟的小情调,而是有触而发又不得不发的心绪衷肠。

要想写成这样主题的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有前提条件,其次是知识储备,再次是打通中西隔膜那个点并表述于文字。因此,行文写作的速率自然就慢了,甚至耗得身心俱疲。

这本集子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欧洲诸国、土耳其、美国。《旅欧断想》,写作时间跨度达十几年,直至今天。其中,有的文稿要磨砺一年半载写成,有的甚至中途放置五年后又续写成篇。它们主要表达了与欧洲文化比较后的反思。有人看过初稿后,不无担忧地提出:文中谈及的都是“痛定思痛”的问题反思,不怕有人误解吗?我说我倒不这样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好的方面数不胜数,不夸也搁在哪儿,可因此就一叶障目,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那还怎么能进步呢?正所谓老辈人讲的: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我想,当我们为自己的悠久宗源自以为是、津津乐道、沾沾自喜时,兜头泼瓢冷水也是件好事,好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或视角反省自己,看清短长,兼收并蓄,以求取古人所教“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之功效。若要矗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便不能见到沙漠方想起森林!当然,我的这些文字还不足以有什么大的“药力”,还失之于浅薄,甚或存有谬误,好歹权当是一剂“引子”,敬请读者见谅、修正。

土耳其乃横跨亚欧大陆,风光迤逦,风情浓郁,令人迷恋,是我本人十分喜欢的称得上是五彩斑斓的国度。《土耳其并不遥远》是我2013年应其政府文化部邀请的访问纪事,但它区别于观光游记类的即景抒情,而是试图透过我与当地人的交往反映那个民族的性情、习俗、文化,更或通过这些个点点滴滴找寻与我们的丝丝缕缕的渊源与联系。这部文稿完成后,土耳其方作了翻译和介绍,据友人、翻译者库太先生来电讲,此文在当地刊出后受到读者喜爱,并打趣称:“你已是在土耳其出了名的中NA。”不过,我还是有遗憾,只可惜去的时间太短,未能更深入地体验,感受还很肤浅、很不够。我想,日后有机会一定再去访问这个迷人的国度,继续讲述那里的故事。

《美国往事》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本人在美国生活的记述,是我置身于当地华人中所感同身受的故事,因此讲出来才更真实,更有价值。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读者能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看到在美华人生活的另一面。

今天,这本名为《东张西望》的“域外散文”集出版了,期待着读者们的意见反馈。在此,我要真诚地感谢出版社及本书责任编辑为这本书的面世做出的努力。与此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那些与我一起经历域外生活的人,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相随相伴,才有了这些文字这本书。你们是上天赐予我的福报与财富,你们的情意铭记我心……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今生认识你们真好!

张敬民

2015年6月25日

目录

旅欧断想

 建筑物象

 拆呐

 花之窗

 失散的文明

 走出奥登赛

 伦敦,阴有雨……

土耳其并不遥远

 引子

 青春伴游郎

 真主喜爱商人

 静谧清真寺

 点心味道

 老图残记

 皱褶里的夕照

 有情就流泪

美国往事

 都是中国人

 美利坚不相信眼泪

 农场里的父子“交易”

 人生赌场

 中国教父

 夜行马里兰

 梅莹啊梅莹

 孤独苦旅

 美国不好玩

后记

内容推荐

张敬民编著的《东张西望》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全书由三部分组成:欧洲诸国、土耳其、美国,写作时间跨度达十几年。从空间上看,这是一个游记散文集,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是这些地域之外的更为深远的意境。这些文字,深深烙印着作者独特的个人符号及观察视角,读来令人回味。

编辑推荐

张敬民编著的《东张西望》书名其意有二:一是方位说,即东寓中国,西指外邦,也就是睁开眼睛观望外界,又以他国之位回望国家,从中找寻文化经纬上的交叉点,以及互联所带来的裂变、交融、落差、思辨等等;二是笔者姓张,职业又是记者,东奔西跑是常态,自然,观与察、思与考便成为作者植入大脑的习惯,况且作者有在海外生活、打拼的经历,故对“东”与“西”的关照、体验更深入,感受更深切,思考更深刻,因之“东张”也就有了作者独特的个人符号及观察视角。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