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印度大使李连庆创作,并由耿飚同志作序的长篇纪实文学。《大外交家周恩来》共六卷,写周恩来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方面,分“执掌外交部”“舌战日内瓦”“万隆会议展雄才”“鹏程万里行”“行程十万八千里”“光辉映晚霞”等。本书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当代和后人研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伟大的人格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永载党和国家史册的好材料。
该书对当今外交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是外交战线的好教材,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实现我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李连庆著的《大外交家周恩来》共分6卷,本卷主要描写了周恩来再访亚非欧诸国,为第二次亚非会议召开操劳运筹,精心谋划坦赞铁路,奠定了对亚非国家经济援助的基础。在“文革”中,他力挽狂澜,排除林彪、“四人帮”对外交工作的干扰,维护了我国正确的外交路线。在中苏边界冲突中,他以卓越的外交智慧促成中苏首脑会谈。由于他的努力,实现了中美关系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中日建交,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这一件件大事,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耸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
《第一卷》
序
引言
一、投身革命——一生的转折
二、外交部点将
三、出访苏联缔结条约
四、朝鲜战争爆发运筹于中枢
五、再访苏联谈军援
六、出兵朝鲜与外交周旋
七、美国人发出和谈信号
八、开城谈判针锋相对
九、谈谈打打有进有退
十、率团访苏与中苏朝蜜月期
十一、上甘岭战役后谈判重开
十二、停战协定终于签字
《第二卷》
序
引言
一、停战后的板门店谈判
二、日内瓦发言引起强烈反映
三、与艾登、莫洛托夫对话
四、组织文章评述会谈
五、印支问题激烈交锋
六、会议内外多方周旋
七、朝鲜问题斗争激烈
八、印支问题针锋相对
九、周恩来舌战“群魔”
十、有坚持有让步的务实政策
十一、不辞劳累全面开展工作
十二、支持英法对抗美国
十三、日内瓦会议胜利闭幕并发表宣言
十四、会议结束后分三路出访
《第三卷》
序
引 言
一、酝酿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
二、首先出访印度、缅甸
三、纵论国际形势和开展和平共处的对外关系
四、围绕台湾问题展开外交斗争
五、尼赫鲁访华
六、吴努接踵而来
七、亚非会议是日内瓦会议的发展
八、制订出席亚非会议的方针
九、两条路线的斗争
十、周恩来紧紧掌握路线斗争的主动权,小组会议开锣
十一、亚非会议顺利闭幕
十二、访问印度尼西亚
十三、硕果累累
《第四卷》
序
引言
一、周恩来纵论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
二、继续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推动世界和平运动
三、维护《日内瓦协议》,支持印支三国反对美国的破坏
四、亚非国家人士纷纷来访,兴起建交新高潮
五、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正确处理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
六、出访亚洲七国(一)
七、出访亚洲七国(二)
八、以解决中缅边界为典范,解决同其他邻国的边界问题
九、以坚定、友善的态度,力争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后记
《第五卷》
序
引言
一、首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同金日成商讨撤回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再访尼泊尔和柬埔寨
三、再访兄弟国家越南,同老朋友胡志明等会谈
四、应蒙古政府的邀请,再次出访北方邻国
五、内外兼顾,广泛进行工作,保障国家安然度过困难时期
六、富尔访华,中法建交
七、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邓颖超作诗送行
八、首访阿联,同纳赛尔举行会谈
九、在阿尔及利亚受到隆重的接待
十、摩洛哥国王破格接待周恩来
十一、在地中海北岸的阿尔巴尼亚做客,同突尼斯建立外交关系
十二、访问西非三国,周恩来提出中国对外援助著名的八项原则
十三、东、北非三国之行
十四、旧地重游,出访东南亚三国
十五、总结访问十四国,周恩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全体会议联席会作报告
十六、周恩来接待许多代表团和国宾,再访越、缅、朝三国,出席中、越、老三党会议
十七、周恩来最后一次访问苏联,同苏共领导人进行严肃的斗争
后记
《第六卷》
序
引言
一、再访亚非欧国家,为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表现了非凡的才智
二、周恩来与坦赞铁路及对亚非国家的经济援助
三、谢胡访华,周恩来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顺访巴基斯坦
四、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力挽狂澜,反对和减少林彪、江青一伙对外交工作的干扰和破坏,维护了党和国家正确的外交路线、政策和方针
五、苏联公然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大使请求周恩来出席罗国庆招待会,周恩来在会上讲话,严厉谴责苏联的侵略行为
六、中苏边界武装冲突,周恩来既指挥军事斗争又领导外交斗争。他当机立断,促成中苏边界谈判、避免一场战争
七、接待许多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各类代表团,同时也出访少数国家并与其领导人会谈,论述国内外形势,并对外交工作作出指示
八、经过长期斗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
九、周恩来与尼克松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取得重要的历史性的突破
十、周恩来倾注大量心血、田中勇敢果断,“尼克松.冲击波”促成了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十一、为了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周恩来带病忘我工作,同“四人帮”进行坚决的斗争
十二、周恩来病逝,举国哀悼、世界同悲,悼念这位中国人民的卓越领导人、千古英雄
后记
出版后记
秋天是北京的黄金季节。天高云淡,碧空万里,气候温和,鸟语花香,水波荡漾,层林尽染,一派美丽、迷人的景象。“骏马秋风刮北”,堪与“杏花春雨江南”媲美。
1949年10月1日,北京这个已有3035年的历史古都,以最好的气候,最动人的姿态,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迎接人民自己推选出的政府,迎接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令人敬仰的领导人主持国家的大政。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翻开了中国和世界崭新而又有深远意义的一页。
这天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颐年堂旁边一个极其简陋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处理各种急务。秘书小何走进来说:“周副主席!您不是昨天约好今天下午一时半同毛主席一道去勤政殿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吗?”
周恩来猛一抬头,习惯地看一眼手腕上的表,笑呵呵地说:“可不是到时间了嘛!小何,感谢你的提醒,开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就迟到,那可不好啊!我们今后办公要正规化,必须严格遵守时间,改变过去的游击作风。”他边说边站起来朝外走。
周恩来一贯动作迅速敏捷,走路像一阵风。
周恩来走出办公室的门口,忽然猛一回头:“小何,你看我今天这身衣服怎样?”
周恩来从来生活简朴,但十分注重仪表。
他今天穿一身黄色卡其布的中山装,风纪扣扣得紧紧的,脚上着一双黑色皮鞋,整整齐齐,服服帖帖,显得英气勃勃而又潇洒自如。
小何仔细端详一番,觉得周副主席本来就长得浓眉大眼,面容清秀,身材匀称,风度翩翩,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美男子,今天又穿了这身九成新的刚刚熨得笔挺的衣服,显得格外英俊,很有魅力。他说:“衣服倒是挺合身的,可惜是布料子,要是毛料那就更精神了。”
“你这小鬼,有卡其布料的衣服就很不错了,还要毛料的。国家这么穷,百废待兴。我们共产党人要勤俭办事,不能奢侈浪费。”周恩来对下面的人讲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即使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从不声色俱厉,但是对领导干部却要求非常严格。
周恩来走到颐年堂门前,毛泽东差不多也同时到了。
“啊,恩来,不,总理阁下!”毛泽东操着一口湖南方言,半开玩笑地说。
“主席,你又开玩笑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未通过对我的任命呢,你这样称呼是不合法的呀!”周恩来笑眯眯地看着毛泽东。
“对,我们已是执政党了,再也不能以党代政了。”毛泽东也笑眯眯地拉着周恩来的手,两人同时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勃勃、气宇轩昂地向着勤政殿的方向走去。
“主席,今天休息得好吗?”周恩来想起今天黎明时分,毛泽东身披一件旧棉袄,手里拿着今天下午要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草稿,神色从容地来到他的办公室,一起进行修改。当时周恩来正在安排开国大典各项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一见毛泽东进来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弄清来意后,同毛泽东一道逐段逐句商讨和推敲公告的内容与措辞,直到东方太阳升起的时候,毛泽东才离去。所以周恩来非常关心毛泽东的休息。在过去战争时期,周恩来也一向关心和照顾毛泽东的健康与安全。
“我从你那里一回去,就高枕无忧地呼呼睡了几个小时。”毛泽东边说边比画着。然后他两只眼睛紧盯着周恩来的眼睛说:“我从你的眼神看,你又熬了个通宵达旦!”
“我因为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完,比如检查今天开国大典的各项安排,布置外事组根据我们今天凌晨定下来的《公告》稿,修正外文,还有全国政协会议未了事宜。”周恩来没有掩饰,如实相告。
“这可不行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担任繁重的任务呢?今后政府工作你是唱主角唱红娘呀,担子比过去更重了,也更繁忙了,千头万绪,一定得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嘛。”说着他用力捏了一下周恩来的手,表示对这位亲密战友的关怀和嘱咐。随后他话题一转:“我看外事组这几年工作得很不错,是你那个未来的外交部一支骨干力量。”
“是的!”周恩来应和着,“不过,过去他们办的是非官方的外交,现在要开始办正式的官方外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不熟悉,没有经验,还得好好学习,在实践中锻炼。”
“我非常赞同你的意见。在外交上我们要另起炉灶,不仅是彻底、干净地抛弃和改变旧中国屈辱卖国的外交政策,而且要培养出我们自己的无产阶级的外交队伍。”毛泽东的语气非常坚定。
“我们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政协共同纲领中都已经规定得非常清楚了。今后主要是努力贯彻执行的问题,同时,我们要创造一个独特的外交风格、外交原则,在世界上树立一个榜样。”周恩来充满信心地说。P1-3
李连庆同志的新作长篇纪实文学《大外交家周恩来》出版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它为当代和后人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又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好材料。
举世周知,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者和奠基者,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外交家。他在外交上的成就和建树,在中国和世界外交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他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崇高的国际地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那高超的外交战略战术思想,灵活的外交技巧,崇高的道德品质,超人的天赋才华,独有的外交风格和巨大的魅力,赢得无数朋友们、各式各样的对手乃至敌人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重。周恩来是中国的骄傲!
李连庆同志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经常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教诲,同时也对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进行过比较深刻而广泛的研究,熟悉和掌握大量的资料。李连庆又是一位作家,出版了许多文学著作。这些都是他得天独厚而别人所难有的有利条件。
《大外交家周恩来》主要是依据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的大量史料创作的。在选材方面,作者特别注意那些体现周恩来非凡性格和光照日月的材料。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作者在某些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上、语言表达上,尽量将丰盈的生活细节糅进去,使宏观的历史框架和人物的具体活动有机交融。通过历史事件了解周恩来的外交生涯,又通过他的外交生涯了解他的精神风范,令人顿悟,令人起敬。以史为文,文史结合,纪实文学才有感染力。本书作者在这方面是做了努力的,而且用纪实文学形式写领袖人物也算是国内第一次才有的。作者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大外交家周恩来》共6卷,写周恩来各个历史阶段外交生涯的主要方面,分“执掌外交部”“舌战日内瓦”“万隆会议展雄才”“鹏程万里行”“行程十万八千里”“光辉映晚霞”等。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6卷书,将是一幅体现整整一个时代精神、感兴于领袖人民性内涵的五彩纷呈的历史画卷。
是为序。
《大外交家周恩来》作者李连庆同志(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在完成该书的创作后,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深感要完成《大外交家周恩来》这部巨著烦琐、复杂的出版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2006年夏,他经过反复思考并遴选同他30多年交往的挚友丁志良作为该书的出版授权人。
在这10年多时间中,丁志良组织了几十位专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为《大外交家周恩来》的出版前期工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现《大外交家周恩来》(1—6卷)即将付梓出版,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喜事。
鉴于该书是全国人民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一生的外交史,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史,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当代和后人研究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思想和伟大人格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该书的出版一定能为加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作出贡献。
在这里,要感谢参与审读的外交部全体专家和同志们,感谢外交部档案馆的同志们不厌其烦地帮助查找材料。感谢参与本书工作的其他专家和同志们,也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