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这支军队90年的成长历程中,无数战士洒热血,献忠魂,以感天动地之精神铸就军魂。在建军90周年之际,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特策划“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铁血忠魂”,以作献礼。
本套丛书共7本,分别是《刺梅》(贾月珍著)、《夜蝶》(周莲珊著)、《红石》(闫耀明著)、《地火》(陈华清著)、《神枪》(张曙光著)、《无畏》(范增利著)、《赤焰》(李铭著)。全套书以革命战争为背景,通过作者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全书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表述生动,是一套非常适合孩子和家长阅读的红色经典故事书。
本书是其中的《夜蝶》一册。
周莲珊著的《夜蝶》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地下交通员尹菊的故事。尹菊化名“夜蝶”,为武工队、地下党传递信息、输送药品、掩护部队伤员转移,最终为了保护武工队队长安全撤离,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本书讴歌了抗日英雄的事迹,歌颂了八路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赞扬了普通老百姓在面对侵略者时表现出的无畏精神。
西邢台村是敌占区,村内驻有正定县国民党党部和灵寿县警备队。
尹菊和武工队长石光打了一个照面之后,就发现这次秘密接头处在日军、伪军的严密监视之中。
尹菊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她知道有着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石光,不会轻易落入敌人设下的圈套。
尹菊决定寻找机会,再和石光接头。
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一阵阵冷风吹过来,把田野里的一些杂草刮起来,漫天飞舞。
周围村庄都设有炮楼,正定城内完全被日军和警备队占领,四处碉堡林立,戒备森严,一片杀气。
敌人每一次讨伐,邢家庄都是必经之路。
尹菊的家坐落在村北口,背面紧挨庄稼地。她家有三间坐北朝南的房子,两间厢房。朝南的大门直接通往村口的小路,院子留有后门,方便进出后面的山林。
“婶婶,你采药回来了?”
这个叫尹菊婶婶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名叫刘闯,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一身土布衣装,透出了几分精明和能干。因为父母去世得早,他从小就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在婶婶眼里,这个聪明的侄儿就像自己亲生的。
刘闯从小在婶婶尹菊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虽然只读了两年的私塾,可是他也算得上能文能武。
自从日军入侵正定之后,西邢台村就被日军占领。村里不但成立了自治会,还建立了自卫队。自卫队名义上是村民保护自己的武装组织,实际上是日军统治乡村的一种手段。经过乡绅、地主举荐,尹菊的侄子刘闯被选为自卫队队长。
“闯哥,来客人了!”尹菊的儿子锁柱在院子里,朝在西厢房和婶婶交谈的刘闯喊。十四岁的锁柱,从小就心灵手巧,人小鬼大,看上去瘦弱的身体,倒也有几分机灵。自从父亲去世后,他仿佛一夜之间,长成了大人。
“来喽!来喽!”刘闯心里明白,这么晚了,肯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刘闯预料的没错,来人正是正定县保安团团长吴大有。吴大有个子不高,满脸横肉,穿在身上的那身制服,看上去都有一些紧绷。
保安团团长吴大有,身后跟着十几个保安团的士兵。这些士兵,大部分荷枪实弹,身着便衣,腰间别着手枪。
尹菊赶紧走出屋,笑脸相迎,说:
“哎呀!吴团长,是哪阵风把您给吹过来了?难怪今天早上,喜鹊一大早就飞到我家门前。原来是贵客临门。”
“菊嫂,您真会讲话,我吴某不请自来,哈哈!”
正当吴大有和尹菊寒暄时,身后的那些随从,挤到了尹菊家的西厢房。
“吴团长,您这次来西邢台,要住多久啊?”
“这次来,就不走了……哈哈!”
刘闯一边给吴大有倒茶,一边陪着说笑。
吴团长一落座,西邢台村子里的狗叫声就此起彼伏,声声入耳,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紧咬鬼,慢咬人,不紧不慢咬鬼魂”。
“吴团长,您和刘闯先聊着,我去给您准备下酒菜。”尹菊一边清洗刚刚从丛林里采摘来的蘑菇,一边给坐在院子里的锁柱丢过去一个眼神,然后又故意大声说,“锁柱,一会儿捉一只鸡,咱们给吴团长添个下酒菜——小鸡炖蘑菇。”
吴大有一听尹菊要用山珍招待自己,连连竖起大拇指:
“菊嫂真是江湖中人,为人大气,好样的。”
“嘿嘿,吴团长,我就是个山野村妇,有招待不周的,请您包涵。”
“江湖上有菊嫂这样的朋友,吴某知足了。”
“你们先唠着,我给你们做饭去。”
尹菊边说边坐到外屋门槛上,一边朝门外望风,一边开始继续摘蘑菇。院子里,锁柱正用一个网子捉鸡。
正定县保安团团长吴大有,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是日本人让保安团来到西邢台村先探一下路,利用这里的保安队封堵从石家庄过来开展对日军斗争的武工队队长石光。
武工队是日军的死对手,因为这些神出鬼没的武工队员炸铁路,端炮楼,让鬼子他们吃不香,睡不宁。
吴团长也知道,自己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说不定哪一天日本人不高兴,一枪毙了自己。
刘闯自从当上西邢台村自卫队队长以后,从婶婶尹菊身上学到了许多经验,逐渐变得老道,学会了与日军、伪军周旋。
夜越来越深,月亮渐渐发出一些微弱的光,一片一片的云彩很快就又把月光遮掩了。
尹菊把饭菜端上来,保安团的士兵早就已经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P10-13
忠魂祭先烈 铁血铸长城
◎周莲珊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自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些岁月中,有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值得我们讴歌赞美,长久铭记。
回首往昔,岁月峥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的90年;是战胜强大的敌人,克服千难万险,持续发展壮大的90年;是为保卫祖国、维护和平、支援国家建设付出巨大牺牲,建立丰功伟绩的90年;是在血与火中出生人死、前仆后继,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90年;是热血喷涌、意气风发、英雄辈出的90年。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有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没有希望的。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自己的榜样,都追慕高远,都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历尽沧桑与磨难。赞颂英雄壮举,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铁血忠魂——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由7部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组成,分别是《刺梅》(贾月珍著)、《夜蝶》(周莲珊著)、《地火》(陈华清著)、((神枪》(张曙光著)、《红石》(闫耀明著)、《无畏》(范增利著)、《赤焰》(李铭著)。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读者更多了解和阅读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感受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者英勇开拓、顽强不屈、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
2017年2月于辽宁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