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孩子读中国童话、中国故事、中国经典!《心阅读文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作品》是一套收录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作品选集,包括有金波的《白马黑马》、孙幼军的《怪老头儿》、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高洪波的《我们楼的小家伙》、汤素兰的《苹果王子》、王一梅的《棉花糖女巫》、冰波的《毒蜘蛛之死》、董宏猷的《鸽子树》、徐鲁的《那时候我还很小很小》、葛冰的《蓝皮鼠大脸猫奇遇记》。
本册为董宏猷的《鸽子树》,书中作品都是作者从心出发,怀着童心、诗心、爱心,为中国孩子创作而成。一方面,这些作品里洗练优美的文字,既能让孩子体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韵律和节奏的美感,也能帮助他们习得表达内部精神和描述外部世界的形式;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阅读趣味上不仅能极大的满足小读者,还为小读者呈现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描述了那些可贵的品质、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心阅读文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作品》是一套针对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打造的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阅读书系,精选了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包括童话大师孙幼军、著名诗人金波等。邀请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学者朱自强等人作序,同时每一册作品将配有14幅左右精美插图,均由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广州美术学院优秀青年画家分别按照不同作家作品内容和风格,以最契合的画风为读者倾力呈现。
本册为董宏猷著的《鸽子树》,收录《鸽子树》《清香清香的栀子花》《湖畔静悄悄》《秋夜》《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神秘的蜘蛛侠》《战争在晚自习后爆发》《奶奶》《走向长江》《提着灯笼的小天使》《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节选)等儿童故事。
鸽子树
1
春儿看见一个橘红色的月亮从鸽子树的枝杈上飘了起来。那是五月的一个夜晚,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春儿看见天子垭口的鸽子树上聚栖着一群群白色的鸽子。它们扑扇着翅膀,渴望着飞上蓝天。可它们偏偏又生长在鸽子树上,怎么也飞不动。春儿听见了白鸽焦虑的呼唤,他的心便长着翅膀起飞了。春儿爱山里的鸟儿。他爱黑色的八哥,爱八哥嘴基上耸立的额羽;爱褐色的画眉,爱画眉秀丽的体姿和悠扬的音韵;爱成双成对的红嘴相思鸟,这些歌声清脆的相思鸟是多么漂亮啊!它的背部是橄榄绿色,胸部是鲜明的橙黄,腹部又变成浅黄,脚又变成绿黄。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鲜红鲜红的嘴儿了,在茂盛的树林、竹林或灌木丛里,到处都可以看见相思鸟儿嘴上那红宝石一样的光泽。春儿从不捕捉它们。在他家的周围,全是鸟儿栖息的树林。夕阳西下了,火烧云在天边渐渐熄灭了,无数的鸟儿从春儿家黑乎乎的屋瓦上掠过,鸟鸣声像山泉飞溅,淹没了黄狗的叫声。有什么必要捕捉鸟儿呢?有时候春儿倒觉得自己的家像一个鸟巢,而他自己,就是一只没长翅膀的鸟儿。
春儿是在油灯下做作业时听见那群白鸽焦虑的呼唤的。爸爸说电线杆明年就要栽进深山了,到那时,春儿家就可以挂好几个金灿灿的“梨儿”了。春儿在学校里见过电灯,明晃晃的,亮闪闪的,不怕风吹,不怕雨淋。但现在,春儿还得在油灯下做作业。油灯忽闪忽闪的,窗外的鸟鸣好像山涧里的泉水在叮叮咚咚地流淌。春儿觉得眼皮很涩、很沉。就在这时,他恍然听见了白鸽的呼唤,他便情不自禁地走出了家门。
黑沉沉的群山在夜里紧紧地挤在一起了。墨蓝色的天幕纯净而高远。春儿轻飘飘地走出了家门,他看见爸爸将山羊赶进了羊圈,看见妈妈正在大门口咔哧咔哧地切猪草。但是爸爸妈妈似乎没有看见他。要是在平时,他夜里想下山去找小伙伴们一块儿玩,妈妈早就唠唠叨叨了。山里有狼,有爱偷苞谷吃的黑熊,有连黄牛也敢扑的金钱豹,还有最可怕的“野人婆婆”。妈妈说,野人婆婆最爱吃小孩了,野人就是长着一身红毛的“红毛怪”,它常常变成一个笑哈哈的婆婆,慈祥而可亲。野人婆婆最爱将小孩骗到森林里去,然后把小孩一口一口地吃掉。在深山,野人婆婆是大人们恐吓小孩最灵验的法宝。再调皮的孩子,只要大人吼一声:野人婆婆来了!哭声和闹声便会戛然而止。春儿当然也怕野人婆婆了,只要妈妈喊一声:春儿,当心野人婆婆噢!他的背后总是凉飕飕的。可今夜,妈妈竟然没有看见他,也没有提到野人婆婆。春儿诧异地一步一回头,但妈妈仍然低着头,咔哧咔哧地切着猪草,连黄狗也趴在地上,傲慢地看也不看他一眼。
春儿便有些生气了。哼,我偏要到林子里去!我偏要叫野人婆婆吃了我!一想到爸爸妈妈哭着四处找他,举着火把满世界呼唤他,春儿心里又有些得意了。这时他已走进了林子。林子里黑乎乎的,一团一团的雾气在林子里流淌。春儿小心翼翼地行走着,心里想,我要是像鸟儿一样,有双翅膀就好了。正想着想着,他突然觉得自己飘了起来,他稍稍地用了一点儿力,就一下飞到了秦岭冷杉的树顶。高大挺拔的秦岭冷杉有二十多米高呢,春儿又高兴又紧张,他抱着冷杉的树干歇了一会儿,待咚咚乱跳的心儿渐渐平静了,便尝试着松开双腿,两手吊在树枝上,荡呀,荡呀,他又有了飞翔的欲望了。于是他一松手,竟然又像鸟儿一样,在树林里轻盈地飞翔起来。
他看见两只松鼠在华山松的树枝上惊异地望着他,一只苏门羚也迷惘地抬起头来。他看见鹅掌楸的树枝上站满了鸟儿,他用手摸了摸那些鸟儿,嘿,还是温热温热的呢!
春儿就这样兴奋地飞向了天子垭。天子垭是莽莽群山中最高最险的一个垭口,著名的中国鸽子树就生长在垭口旁的山坡上。这时星星一粒一粒地播在夜空上了,无数的白鸽在鸽子树的枝头展翅欲飞。春儿看见了鸽子树顶上的那个鸟巢,鸟巢里突然闪现出一波一波橘红色的光芒。白鸽们鼓噪得更欢了。他看见鸟巢里浮出一弧橘红的半圆,渐渐地,渐渐地,那个红橘越浮越高,最后飘到了鸟巢的上面,又一轮一轮长得浑圆,然后悠悠地飘向了空中。
春儿看得目瞪口呆,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他狠狠地拧了拧自己的手臂,生疼生疼的。哎呀,那个红橘不就是月亮么?原来月亮竟是从鸽子树的鸟巢里孵化出来的呢。难怪月亮孵出来后,满树的白鸽呼啦啦一下随着月亮飞上了天空,它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地变成了月亮四周的白云,在银色的月光下悠悠地飘荡。
P11-13
童话的中国味道
李怀源
清华咐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
童年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童话,可以为心灵增加营养;童话,可以为思想插上翅膀;童话,可以为人生指引方向;童话,可以让一个人具有悲天悯人的力量……
《心阅读文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作品》编选了中国当代10位儿童文学名家的中、短篇经典作品。该丛书编选用心、设计精心,把最好的中国童话呈现给小读者,为小读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童话阅读套餐。
一、中国童话,具有中国力量
童话中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情景再现。
1.作者的力量
每一篇童话都是作者倾尽心力写成的。这些故事或来自于生活中的事件,或是作者的想象,或是作者的美好愿望……这些故事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希望,读这些故事就会感受到作者带给我们的力量。
《怪老头儿》的作者孙幼军先生,被誉为“一代童话大师”,是著名童话作家,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他一生爱书、读书,有一次曾经因为搬家,不得不把书卖掉,他是含着眼泪卖的。有一次,他爱人让他拿着20块钱去买衣服,他买了一本《辞海》回来,在当时这可是半个月的工资。孙幼军先生去世以后,按照他的遗愿没有举行追悼会,只有亲友参加了告别仪式。孙幼军先生一生喜欢孩子,喜欢给孩子们写故事,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他钟爱的童话写作。
孙幼军先生是中国读书人的典型代表,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对美好社会的愿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他的童话中透露的是他的思想。孩子们阅读他的童话,就会被感染,被激励,成为作家心中理想的模样。
2.作品的力量
孙幼军先生写过一本《小猪唏哩呼噜》。小猪唏哩呼噜很让人喜欢,他总是为别人着想,不断帮助别人。因为小猪是善良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欺负他,占他的便宜。而小猪总是乐呵呵的,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依然做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善良不是软弱,小猪不断地被骗而能够一直坚守善良,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这就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孙幼军先生在努力向读者传递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观念——吃亏是福,快乐是福。孙幼军先生把这个高尚的人生境界通过幽默而优美的文字,离奇而又真实的情节,植入了孩子们心中。
小猪唏哩呼噜看起来没心没肺,却努力用他的行动改变着周围的世界。我们面对这样的人,只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是不够的,还要拿出自己的行动。用富有爱心的举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感染周围的人,让世界变得善良而美好,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作家们传递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以善良为底色的勇敢与坚强。
二、中国童话,具有中国气象
中国童话,用最美的画面滋养童心,用诗一般的语言涵养诗心,用谜一样的哲思培养爱心。
来看看这些童话吧,足以让小读者流连其间,不由自主地打开。阅读、欣赏。
1.画一样的美感
童话给人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就是把书中的文字还原成画面。如,金波先生的《白马黑马》,这本书的目录就像一幅多彩的画面。
《白云找到一个家》《白鹅走进绿草地》《黑痣小甲虫》《三束红玫瑰》《白马黑马》《白丁香·紫丁香》《穿红背心的小青蛙》《蓝蝴蝶》《豆瓣绿》《板凳狗和他的一朵小黄花》……
大家看看,其中包含了多少种颜色!每一篇都是一幅画面,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幅展开的画卷。
童话的美,也蕴含在故事中,表现在童话人物的行为上,让人不知不觉感受到人性之美。奉献自己所有的一切,为他人着想,这是中国人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如,《白马黑马》中的小黑马,他为了保护羊群,跑了一夜,发现野狼后,勇敢地把野狼踩死,保证羊群的安全。
童话虽然是在写故事,但其中也有很多场景描写,包括对话场景、行动场景和景色描写。好的故事放在好的背景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场景描写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如,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中的《锯成两半儿的月亮》。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他在数着池塘里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打起了瞌睡。
当他睁开眼睛时,突然发现,池塘里的圆月亮被谁锯成两半儿了。小青蛙惊慌地叫起来:“月亮被锯成两半儿了,月亮被锯成两半儿了!”
池塘里的鱼儿和树上的小鸟们,听了吓一跳,都探出脑袋瞧一瞧,说:“咦,月亮不是好好的吗?”
小青蛙抬头一瞧,圆圆的月亮像个银盘一样,好好的呢。他难为情了,说:“我大概在做梦吧!”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同样具有美感,每篇童话都配有手绘的图画,传递文字不能表达的意义。
2.诗一样的语言
这些童话有着独特的写作方式,语句简短,错行排列,看起来就像一行行的诗。通过这样的写作和编排,小读者能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错落有致、音韵和谐。如,《白云找到一个家》开头这段像诗一样的话。
一朵白云飘呀飘,这里逛逛,那里逛逛。它很累了,想找一个永远的家住下来。
它找到一棵白杨树,白杨树高高的,叶子绿绿的。白云刚想挂在树梢上,就飞来一只花喜鹊。 花喜鹊说:“啊,白云,你真像一团棉花,给我絮窝吧!”
说着,就飞过来,想把白云叼走。
白云很害怕,吓得飘走了。
它飘过一座高高的山,山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这套书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简洁的表达,丰富的画面,语言的和谐与童话的优美意境融合在一起,给人美的享受。
3.谜一样的哲思
书中编选的这些童话故事,都在讲述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作者希望阅读这些童话的小读者,能够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经历考验,一起面对困难……他们希望小读者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没有思考就没有阅读。这些看似简短的童话中包含着很多哲学的思考。阅读,就是要有思维的挑战。
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阅读丛书中的童话,你就会得到答案。
中国气象,就是以美好为底色的志向与梦想。
三、中国童话,需要中国读法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也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要让生活更有滋味,让人生更有意义。童年能够阅读好的童话,就好像思想的航船望见高高的灯塔,行动的列车装上精准的导航。
1.童话阅读需要一颗童心
“童话都是骗人的”这是成人世界的一句玩笑话,相信这句话已经影响到了孩子。
童年需要童话。因为童话能够带领儿童克服困难,看到美好的前景。儿童的内心是一步步强大的,就像航天员的本领是在模拟空间里一步步练成的,有朝一日飞上太空,才开始真实的航天员生活。童话,就是儿童成长的“模拟舱”。通过在模拟舱的不断磨练,儿童才会变得智慧与坚强,童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将是支撑他一生成长的哲学力量。
童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当然不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它只是以儿童喜欢接受的方式,对儿童施加影响。低幼的儿童,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极易接受童话世界中的人和事。
大人应该和儿童一起,以童心去阅读,尊重孩子的“很傻,很天真”。每当想起我儿子小时候看到雪人融化了,号啕大哭,而我还在莫名其妙笑的时候,我的后背就会出冷汗。我至今记得他当时的眼神,是对我深深地不信任,他不理解我为什么笑,就像我不理解他为什么哭得那么凄惨一样。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会等他哭完,再告诉他,雪人真的没有了,但是,他曾经给其他人带来快乐,这就是他短暂存在的意义。
2.童话阅读需要一颗诗心
“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是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语言的重要性,有时候,语言就是世界。语言不同的人,不能深入交流。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不足以认识和表达自己的世界,也不会认识和了解外在的世界。
我们经常会发现,三岁左右的儿童忽然很能讲话,并且是大人没有直接教过的。再就是,他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很多孩子都经历过“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这是儿童开始关注外部世界,也通过从外部学到的语言来发问。这就是儿童内外世界的统一。但是,如果大人处理不好,很多儿童的世界就不再扩张。
想要学生两个世界均衡发展,就要让学生阅读优秀的童话。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不管是对场景的描写,还是对故事的讲述,都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书面语言。儿童在阅读优美童话的过程中,语言也会随着发展。
3.童话阅读需要一颗爱心
童话给人力量,是因为童话中充满阳光。童话中的每个人物都很单纯,坏人就是单纯的坏人,能够一眼看出他是坏人,好人就是单纯的好人,能够一眼看出他是好人。就连事件都很单纯,单纯到孩子们一读到就能辨别出来。孩子们会大笑,也会为人物的单纯而担心。而这单纯之所以被儿童理解并认同,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单纯的。
阅读童话需要有爱心。用爱心去理解书中的“好人”“坏人”。这些人的单纯,已经能够让儿童知道,太单纯是容易上当的,太单纯也是做不成“坏事”的。这些能够让他们综合地思考和看待问题,他们的思维在认同的基础上会有改变。
童话对思维的作用,有时候是一辈子的。爱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认同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心理学基础。没有爱心的人,是看不到他人的。儿童在适当的年龄,阅读童话,他们的“万物有灵”的思维慢慢会转化成“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为他人提供帮助。
中国读法,就是认同为底色的思辨与主张。
小读者阅读童话,一定会给童年留下更多记忆,留下更多文化印记。阅读中国童话,中国小读者的言谈举止透露出的将会是浓浓的中国味道。
小读者阅读童话,一定会给童年留下更多记忆,留下更多文化印记。阅读中国童话,中国小读者的言谈举止透露出的将会是浓浓的中国味道。
——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特级教师/李怀源
无数真实的生活经验证明,童年时代能够与优秀的阅读文本相伴,将为孩子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岁月,提供丰富而长久的精神营养。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方卫平
《心阅读文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作品》用中国故事,为童年注入民族的文化DNA。期待孩子们通过这些作品中的“童心、诗心和爱心”,铸就一颗中国心。
——亲子阅读专家、深圳爱阄公益基金会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袁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