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这就是投资银行吗?
不过,瑞银毕竟是国际一流的投行,我们跟大多数主要客户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我的工作也算相对容易一点。2010年12月3日下午2点,瑞银和其他三家最受该公司宠爱的投行得到风声,来到了该公司在香港中环的办公室。但是,公司高管从董事长到总经理和财务总监都不肯接见我们,虽然我们平时都很熟悉。我们每家投行大约有2~3个代表坐在大会议室等待。高管们正在审阅我们四家银行的报价资料。我们等到下午5点多,公司高管们才出面。这时候,公司要求投行硬包销,并且股票的转换价格不能低于12港元,在其他若干指标上,公司也有明确的要求(比如企业分红的处理和转换价格的调整,等等)。投行必须答应这些条件,否则不能人局。于是乎,每个投行的代表开始紧急地往香港总部通过黑莓送电邮,打电话,请求支持。这时又有三家投资银行得到风声,加入了角逐,他们的代表也携报价书来到了客户的中环办公室。整个大会议室开始挤得水泄不通了。
市场竞争真有效:所有七家投行都答应了公司的条件。晚上9点,公司宣布,摩根大通和瑞信(Credit Suisse)两家银行人选。这时,又有三家投行加入战斗,其中两家的报价更具有吸引力。会议室的拥挤蔓延到了走廊和电梯甚至楼下的大堂。公司决定,那天的时间太晚了,亚洲的交易员和基金经理都回家了,无法宣布交易。更有趣的是,公司说,现在不缺钱,公司暂时中止这笔交易!
老到的投行人当然不相信中止交易的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第二天,前一天的原班人马从早上开始就驻扎到了公司的大会议室。我也带队在中午之前去了那里。我们等到下午3点,公司还是那句话:这笔交易已经中止了,请大家回去吧。可是,我们都不相信。下午5点钟,公司果然开始跟在场的投行讨论价格和其他条款。又有三家投行加入了角逐。乱套了!每家投行都开始到董事长、总经理和四个副总经理的办公室里寻找各自最好的朋友,作最后的游说!但是他们的电话都关机了,办公室要么锁上了,要么他们不在里面。
我们激烈的游说从来就没有停止。有好几间办公室开始出现激烈推门、关门和撞门的乱象。那吵闹,那烟雾,那紧张的气氛,让我非常吃惊!我的压力也上来了:我也可以强推门啊!但是,晚上8点多,公司明确提出,这个交易确实中止了!
晚上回到家,我感觉坏极了。我问自己,这就是投行业务吗?第三天,当其他投行都聚集到那家公司的中环办公室时,我已经没有热情再去了。而且,我开始相信公司也许真的想把这单交易延后。不管怎样,我一直拖到下午3点多才在同事们的压力下来到其他投行的代表驻扎的地方。等了大约3个小时,公司宣布,另外三家投行获得了这项交易。我很失望,很累,很有点……愤怒!可是,老油条们提醒我,如今投行的生意就是这样,适者生存!
这时,瑞银的亚洲区主管开始打电话问我,究竟是怎样失去这单生意的?虽然他们说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但是言语间我当然能够感受到责任和压力。我表示,我应该承担责任,不过我真的不敢保证这家客户的下一单生意属于我们。
P11-13
恒昌利通独家赞助
北京恒昌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致力于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向借款人及出借人(客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促成出借人和借款人形成直接借贷关系。
成立至今,恒昌利通所服务的客户群体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座城市。同时,恒昌利通借助自身优势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配合监管单位的相关工作,助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普惠金融发展。
未来,恒昌利通将继续坚守“诚信为本、专业立足、坚持创新、协作共赢”的核心理念,通过专业的个性化、顾问式服务,为用户打造出一个诚信、透明、公平、高效的互联网金融咨询服务平台,恒昌利通愿与社会各界诚信互助、互惠互赢、共创美好前景。
基于这样的企业愿景,2014年9月恒昌利通公司旗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恒易融平台(http://www.hengyirong.com)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16年10月底,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约90万人,累计成交用户约43万人,累计撮合出借金额约172亿元。运营至今始终秉承服务实体经济、诚实守信、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积极落实监管要求、拥抱监管。对借贷双方资质、款项的来源与用途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定期开展企业内部自查自纠工作,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工作。
冷眼看股市风险
股市的风险,除了种种欺诈以外,还有股民自己创造的,产业的变化,以及政治问题。我举几个例子。
(1)花旗银行和AIG保险公司都是世界金融界最大和最知名的机构。它们(和大量其他的公司)在2008年的大风暴中都几乎死亡,最后靠美国纳税人的拯救才得以活下来。当然,万千股民的投资都只剩下了一个小零头。在香港,大家对发钞票的机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都信心满满。可是在风平浪静的最近几年(2012—2016年),它们坏账如山,股民们也受了重创。这些可以预见吗?当然不可能。
(2)中国石油(601857)曾经是亚洲利润最大的公司,它在2007年11月上市当天的股价曾高达48.62元。后来崩盘的故事,大家都熟悉。这种大股票屠杀了股民无数。它今天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是可以的。本书试图对人性的弱点和国企的劣根性做点分析。
(3)基本面分析十分重要:每股盈利,每股净资产,毛利率,行业地位,竞争格局,等等。可是,谁也无法确定股价究竟是5倍市盈率合理,还是50倍合理。分析师振振有辞,但是,实际上估值区间就是那么宽,那么不可理喻。实例比比皆是。
(4)一家公司究竟值多少钱?公司有大量的土地,或者利润丰厚,现金流强劲,存款也多。可是小股东能够获得任何实在的好处吗?账上的钱可以流走,或者浪费在无谓的资本支出上。利润和现金流也可以变化。所以,对小股东来说,最实在的还是现金派息。可是派息水平又是可以变化的,谁能担保它不下降呢?
(5)亚洲的股票为什么一直比美欧的便宜?原因很多。比如科技水平差和管理水平低,负债率普遍太高,等等,但是,法律制度脆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小股东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推翻大股东和管理层吗?野蛮人能够得逞吗?并购重组容易吗?小股东如何才能申请公司歇业清盘,等等。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法律问题:它们决定了公司的内含价值能够被真正挖掘出来。
从1994年起,我一直在香港和内地的资本市场折腾,其中15年在投资银行工作,其余的时间在上市公司任高管。我两次离开投资银行,都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用处,我帮不了客户的忙,因此那份工作越来越不能让我满足。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我多少有些厌倦了。
本书的主题虽然是如何识别股票市场的地雷和避开地雷,但是,我花了大量的笔墨讲述我为什么离开投资银行,以及患得患失的历程。
依我18年的股市经验,我认为股票市场有三种地雷。这三种地雷分别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政府和股民埋下。当然,受伤的都是股民。 1.上市公司埋下的地雷一般由假账、豪言壮语和报喜不报忧混合而成。有些地雷可以持续20年甚至30年不为人知。我们常见的丑闻曝光只是地雷爆炸的极少数情况。比如,企业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纸终于包不住火了。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股民受了重伤却永远不知道受了伤,更不知道为什么受伤。因为这种地雷没有明显的爆炸,爆炸的形式不是通过丑闻曝光的形式,而是表现为企业的利润奇怪地下滑(或者增长率比预期的低),行业莫名其妙地走下坡路,或者企业突然撇账或者重组,等等。
股票分析不是一门科学,完全是常识。但是,如果公司做假账,你如何分析和给它们估值?
很多公司的大股东从公司偷钱。他们是怎样偷的?在本书中,我做了一些研究。
2.政府埋下的地雷一般由两个元素组成:怂恿、纵容和帮助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夸大销售额、利润和历史上的缴税额;或者给这些公司吃小灶,在土地、税收、环保和资金方面给予优惠。用低价向上市的国企注资,或者用高价把上市国企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都属于此类。但是,由于这些补贴本身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更不能持续增长,而股民买的是企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因此,这种政府干预都具有欺诈性质,如同地雷。它给股民一次次诱惑,而股民一次次受伤。
3.股民自己经常埋下地雷:投机行为,过度自信,侥幸心理,不做真正的调研,等等。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对股民的伤害也都是由于股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股民当然还有另外的问题,其中,不留安全边际就是最大的错误。
本书专门用实例讲解这三种地雷的危害。第一种和第三种地雷,全球都不少见,但是第二种地雷是中国特产。假账的严重性中国可能全球第一。我经常讲,中国的地沟油有多么严重,上市公司的假账就有多么严重,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产物。
本书收录了我的朋友赵鹏给我写的六篇文章,他写的太好了,抓住了香港这五六年几个典型案例。赵鹏是一位香港投资者,他自学成才,观点独到。这六篇文章为本书增色许多,我很感激。
我很高兴,Raymond Jook(祝振驹,13年前我在瑞士银行研究部的旧同事和朋友)允许我用他的三篇关于识别股市地雷的文章(见附录),我非常感激。他现在是翱腾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Avant Capital Management(HK)Limited)董事总经理,专注于大中华区的价值投资。
在本书的末尾,我提供了一个新的书单,供读者参考。我也增加了一篇讲欧美创业企业做假账的小文章。
张化桥
这本由张化桥著的《股民的眼泪》揭露股市种种地雷与陷阱,为股民筑起“价值护城河”!
股市惨淡,跌跌不休,不少股民暗自垂泪。究竟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对于股民来讲,没有“护城河”的生意,就是坏生意。过去十多年,股民都亏了钱,这还不包括通胀对购买力的侵蚀。如果你做足了功课,坚信选到的都是“十倍股”,你的股票几乎不会大跌,即使跌了很多,你也知道该怎么办。
为什么股民包括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如此胆怯?为什么他们的信仰如此脆弱?
股市表现差强人意,令股民动弹不得,《股民的眼泪》作者张化桥作为“局内人”大胆揭示投资银行、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千丝万缕,分析股市常见的假账、骗局,直击股民的弱点,帮助投资者避开各种地雷。
本书详述包括Facebook、国美电器等精彩新鲜实例,与股民分享其独到的投资智慧——如何选对股票、找准有价值的行业。
本书分析不同行业、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助读者找出大牛股、十倍股。
作者分享自己从股市得到的教训,详述投资概念如“投资护城河”、“价值陷阱”等,拓阔读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