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心灵去旅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泽锋
出版社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前行的路上,遥远而寂寞,但作者在和时间与命运赛跑。在赛跑的过程中,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改变着作者的命运,改变着作者内心的丰富程度。路正长,夜正长,路长适于心灵散步和奔跑,夜长适于对话和思考。

李泽锋著的《让心灵去旅行》其用意就是告诫自己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要勇敢向前!

就这样走着,走着,走向远方,不倦于云卷云舒,不倦于春秋冬夏,期待着和更好的自己相逢。

内容推荐

李泽锋著的《让心灵去旅行》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让心灵去旅行”“守望教育”“读书有感”“观影偶得”。“让心灵去旅行”主要是散文、随感。“守望教育”,内容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读书有感”“观影偶得”则是读书和欣赏影视的所感所思。

目录

让心灵去旅行

 值得珍藏的青春记忆

 拥有青春就是拥有明天

 俯视你自己

 开始晨跑

 精彩的考场现形记

 和爱情有关

 没有翅膀也要飞翔

 改行,只为不枉此生

 树人网——我的精神家园

 学会直立行走

 同学会

 面对外教时的尴尬

 萦绕心头的读书梦

 年年送别校园路

 前进一步就会完美

 身边的励志哥

 “大衣哥”朱之文

 我追我的梦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世界之前当三思

 我最早的阅读启蒙

 记忆中的考研时光

 硕士毕业论文后记

 第一次登台演唱

 我领取的第一笔稿费

 表弟的故事

 “语言粗鄙化”时代

 有家不敢回

守望教育

 教育梦,我一直在追求

 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我见

 感动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为什么课堂丧失了神圣和庄严

 从央视记者的中式英语说开去

 令人无语的神翻译

 从课前表演说开去

 形同虚设的影视欣赏课

 所罗门岛的故事

 厌学的孩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当孩子撒谎时

 让孩子为他自己而学习

 作为陌生人的教师

 中小学“副课”之忧

 职称评定随想

 随堂课中的职业幸福感

 有个学生名叫杨志

 如果当时能再慢半拍

 请善待教师的“不务正业”

 教师的身躯要挺拔起来

 乡村教师的新活法

 教师“隐性流失”堪忧

 “顽固”的晚自习

 假如给孩子额外的两小时

 棍棒之下出逆子

 该崇拜什么样的老师

 都是手机惹的祸

 感悟“保卫童年”

 会背,我就给你100分

 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

 英语沙龙侧记

 “打酱油”现象有感

 亦师亦友,由疏而亲

 我仰望的教育星空

 如果不读书

 一个可悲的大四学生

 征文获奖有感

 粉笔字比赛有感

 每个人都要自己学会长大

 学校是监狱还是乐园

 主动适应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可以很有趣

 解开学校生活中不公平的结

 向优秀者学习

 做遵守校规的好学生

 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而不是战场

 不要作践爸妈的血汗钱

 我的教育梦

读书有感

 重寻读书的感觉

 书的高贵在于思想

 相见恨早

 吴用这个人

 教育的田园,让我们守望——读《守望教育》

 读《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

 心向远方——读《到城里去》

 读《喧嚣与愤怒》

 读《靠自己去成功》

 《西游记》是教育小说204.

 被老外误读的《西游记》片段

 读《爱的教育》

 读《草根儿》

 读《敬畏生命》

 读《天边外》

 读书最好

 感谢路遥

 跟悟空学“悟空”

 寒假读书散记

 读莫言的《蛙》

 细腻的父爱

 读《青春》

观影偶得

 青春终将逝去

 从种子到大树的梦想——《中国合伙人》观后

 民族文化的艰难处境

 不同的父爱

 《归来》观后

 《铁梨花》疏忽了的细节

 当“幸福”在银屏上泛滥

 有多少“快乐的猪”在走

 狼其实并不可怕——《狼图腾》观后

 当《平凡的世界》少了金波

后记

试读章节

让心灵去旅行

旅行,不仅是指让身体去远方一览奇山异景、云霞海曙、桃红柳绿,还指内在心灵的自由飞翔,徜徉在历史时空,随伟大的思想漫漫远征,伴随着博大的心灵去感悟人生。前者以身体的劳顿,大饱眼福,换取心灵的丰富;后者则是心灵的笃定,浸淫书卷中,换取身心愉悦,使自己的生命质量获得提升。

一个有形,一个无形,其实遍览名山大川也是在丰富心灵,因此,“读万卷书”和“行千里路”并不矛盾,它们自古相辅相成。

我也有外出旅行的经历,残存于记忆中的是囊中羞涩,无法从容。背负行囊,独行天下,握紧不断瘪下的钱袋,眼望更诱人的美景,只能望而兴叹。游历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记录,那些美景一如过眼云烟。没有文字的游历,没有可供日后细细品味的照片,自己终究是过客。在如画的风景中,人之渺小,颓然落魄顿生,风景不过瞬间而过。西湖的水,灵隐寺的佛,白鹭岛的沙滩,在脑海中的记忆日渐淡远,尽管偶尔向人谈起,兴奋之余还是多了几许夸耀。

选择教书育人为业,读书就构成闲暇时光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天光云影共徘徊之后,也感到读了不少书籍,可是真正能丰富心灵,真正能对人生产生影响、抑或沁人脑髓的书籍仍然屈指可数。我读的书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少,可是对书的选择往往是随意的。读书的态度也并不尽严肃,兴致上升就废寝忘食,无兴致时就搁置一边,因此一本书有时甚至半年都没有翻动半页。读书时充满盲目,多了很多浮躁。学生时代为了考试而读书,那是痛苦的。尽管读的书客观上也使内心存储了只言片语,但是那些多是了无用处的文字,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心灵的丰富并没有切实贯彻。如今滚滚市场经济大潮中,读书之声渐渐微弱,选择在书中栖息几乎成为罕见的生活方式。扑面而来的低俗文化,让人感到周遭污浊。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能自如谈论文学以丰富心灵的同道之人,日渐稀少。和“阿堵物”有缘、和“权杖”结亲的人也在他们的心灵天空演绎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昔日曾以朋友相称的人却已形成不能相交的平行线,与他们交流,有时不啻与夏虫语冰。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心中企望的并非到达目的地时的片刻欢欣,而是旅伴的品位以及旅者的心情。人生之旅,本来可以更好。不断前行中,可以丰富心灵,可以遍览胜景,同时也在享受独特的人生。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挣扎,把心灵的摄像头对准污浊,而不去存储阳光,那么内心就可能永远处于薄暮冥冥,心中也无法心旷神怡起来。态度决定一切,还是在这个春日的早晨积极乐观起来吧,让自己的心灵去远足,去丰富自己充满未知但依然光明的人生。(P3-4)

序言

到远方去

2015年4月下旬,诗人汪国真辞世,对我内心触动很大。作家刘心武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一书中有篇文章写道:一个人学生时代追过的球星、歌星、影星和文星,在心中永远不灭。汪国真是我最为仰慕的文星,能够和他相遇是很幸运的。作为文学爱好者,在那个热衷做梦的年龄,我对诗人和诗词格外青睐。或摘抄,或购买,我收集了他的诗集《年轻的潮》《年轻的潇洒》。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我们自发地背诵汪国真的诗歌,印象最深的有《热爱生命》《假如你不够快乐》《走向远方》《旅行》等。除了诗歌,我还选抄了不少他的散文中的句子。那些句子饱含哲理,读后会增加无穷的力量。

我一直对《旅行》一诗印象深刻。诗中写道: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须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伴随着这首诗,我离开家乡,通过求学或者求职,走向远方,走过很多地方。1996年我进入一所师专读书,那时候我开始对写作产生兴趣。师专毕业在家乡任教几年后,我通过考试进入一所本科院校读书,视野开阔的同时,我心中涌出超越地平线的渴望。进入21世纪之后,我远涉异地,每当寂寞和空虚袭来,我都会借助笔端将内心的孤独排遣,写过的一些浅薄的文章也曾在不知名的报刊一角出现。后来,我通过读研登上更高的平台仰望世界,学术素养增进的同时,我依然没有停歇散文、随笔的写作。尽管没有中断写作,但我总是感到心虚和自卑,觉得文学圣殿遥不可及,自己和作家的水准相距甚远。

作为农家子弟,我在城市中行走,总是感到处于边缘状态。能够和他人谈天说地,也是由于那点不太丰富的文化成为我的保护色。我内心时常眷恋家乡绿意盎然的田园和村庄,跻身都市钢筋混凝土构筑的丛林,我不能站在故乡的土地守望和耕作,但我把写作和翻译作为另一种稼穑。每当在键盘上敲出文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田间“锄禾日当午”的劳作;每当疲乏困倦来袭,我仿佛看到父老乡亲挥汗如雨的情景。文字汩汩如泉水泻出,如同我精心照料的庄稼,只是劳作方式不同而已。

有时候我默默在想,如果不是父亲教导我好好读书,开启了我的早期阅读,我不会像现在这样执笔写作;如果不是童年时代同村的启蒙老师的鼓励,我不会努力求学、不断上进、一直向前方奔跑;如果不是我的一位同样热爱写作的朋友偶尔提醒我要保持创作热情,经常交流读书心得,我或许没有勇气将我的文章编辑成册并期待它的面世。一个人能够产生恒久不变的爱好,应该说是有一定机缘的,我能够在文字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也是无比荣幸。

受到朋友的鼓励和催促,我整理了自己近5年来散落在纸面和网络上的文字,居然有200多篇文章。刚开始我是很兴奋和激动的,没有想到把平时不经意的一些感想梳理成文,积累下来竟然也能够达数万字之多。可是,静下心来品读旧文,发现有的文章还很稚嫩,匆忙示人,恐怕对读者不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知道自己的文字缺憾之处还是很明显的,但这些文字都是灵魂的舞蹈。在孤独的状态下,我在心中点亮一盏灯,指引自己不断前行。这个时代很喧嚣,纯粹的生活渐行渐远,我活得很平凡,但我不愿就此平庸下去。我坚信,迈开脚步不断跋涉、不断走向远方,会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风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在庸常的时光中过得多少有点诗意,不觉得生活那么苦涩。

当我分类整理这些文章的时候,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并不是各个方面都才华出众的。有些文章类型区分明显,而不少文章的分类则有点牵强,无奈之下,我暂且将这些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让心灵去旅行”“守望教育”“读书有感”和“观影偶得”。“让心灵去旅行”是其中一篇文章的名称,这一部分收集的主要是心情随想之类的文章。“守望教育”这部分选取的文章均与教育有关,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是工作之余的随笔。“读书有感”和“观影偶得”这两部分顾名思义,就是平时闲暇之余,读书和欣赏影视的所感所思。

有人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也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施爱的心灵。生活中的有心人,他们的心灵总是丰富的。很多文章的孕育不是坐着等待的,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灵感乍现偶然得到的。生活好比是在用筛子筛谷物,有心的人筛出的是颗粒饱满、脱去麦皮的谷物,而无心的人筛来筛去,到头来拥有的还是一团和着瘪谷和杂物的筛子。生活是取舍的艺术,为了能够获得写作带来的愉悦感,我放弃很多机会去“赚取银两”。或许不合时宜,但我一直认为自己就像一只卑微的老鼠不问人间烟火,在文字的板块中打洞,深陷这种泥土孕育的幸福中不可自拔。地面上的热闹喧嚣与我无关,当我用并不锐利的爪子牢牢抓住茂盛地生长在汉字王国里的横竖撇捺时,我知道,幸福的果子马上就要从汉字的枝丫上成熟,温柔地落在期待我成熟的果园。

前行的路上,遥远而寂寞,但我在和时间与命运赛跑。在赛跑的过程中,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改变着我的命运,改变着我内心的丰富程度。路正长,夜正长,路长适于心灵散步和奔跑,夜长适于对话和思考。我的第一本个人文集命名为《让心灵去旅行》,其用意就是告诫自己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要勇敢向前!

就这样走着,走着,走向远方,不倦于云卷云舒,不倦于春秋冬夏,期待着和更好的自己相逢。

后记

整理书稿的过程中,我一直忐忑不安。因为,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业余歌手,台下歌声嘹亮,真正到了台上却紧张得浑身发颤,几乎没有勇气把歌曲演唱下去。坦而言之,我所写文字多为自娱自乐,平时所感所悟也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最初的文学梦想萌发于少年时代。那时每当所写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赞赏有加,心中就有莫名的喜悦,从那时起就对文学有了兴趣。后来求学、教学,工作繁忙,渐渐疏远了文学梦想,但是稍有空闲仍不忘写上一两篇拙文。

有了网络之后,尤其诸多文学网站门槛很低,更加激发了我的文学创作热情。我在闲暇时,习惯于端坐电脑前,敲打文字,娱乐身心。渐渐在网上也结交了不少文友,彼此交流写作心得,也增加了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这个文集也是得益于一位文友的鼓励,他热心帮我推荐,让我克服自卑心理,于是我把这些年所写文章整理完备之后,也就开始跃跃欲试了。不管文集得到什么样的命运,我都要感谢这位朋友的相助。

有位作家曾说过:残破和遗憾是一种悲壮之美,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神往璀璨和瑰丽。借助这句话,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文集中的不足之处,我当加倍努力,争取写出更加成熟和动人的文章来。

最后,感谢每个和我结下善缘的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