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企业外交与近代化(近代中国的准条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侯中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准条约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一 准条约的概念

 二 近代中国准条约的缔结双方

(一)作为准条约缔结一方的中国国家

(二)来华公司或法人的不同状况

 三 非条约与准条约的区别

(一)非条约与准条约的区别

(二)非条约的性质判定

 四 国家继承问题与准条约

(一)国家继承

(二)政府继承

 五 准条约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其他问题

(一)准条约研究与官督商办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三)企业外交

(四)近代中国企业外交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第二章 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兴起: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第一批准条约

 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电信业兴起的背景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二)民用工业的组织形式与轮船招商局

(三)电信业应时而生

 二 中国电报总局的设立及晚清“局”的性质

(一)晚清“局”的出现

(二)中国电报局的设立

 三 近代中国第一批准条约

(一)大北公司

(二)大东公司与《上海至香港电报办法合同》

(三)比较中的审视:中国电报局与电信条约

 四 近代中国第一批准条约的意义及评价

(一)企业外交的早期形式

(二)近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形式

(三)江南制造局与中国近代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甲午战后准条约的初步发展:国家借款的开始

 一 甲午战争与晚清准条约的变化

(一)准条约性质的政治类贷款

(二)战争进行期间的贷款筹划

 二 战败赔偿借款类准条约的出现

(一)《四厘借款合同》

(二)英德借款

(三)英德续借款

 三 准条约类政治借款意义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铁路主权的丧失与准条约范围的扩大

 一 中国近代铁路的肇始与开平铁路公司

(一)最初的试探

(二)铁路成为条约特权

(三)开平铁路公司

(四)台湾铁路

 二 铁路、矿务类准条约的出现

(一)铁路总公司的设立

(二)龙州至镇南关铁路合同

(三)卢汉铁路借款合同及后续合同

(四)铁路总公司与粤汉铁路

(五)矿务类准条约及铁路矿务总局

 三 东省铁路公司与晚清中俄关系

(一)俄国对远东铁路的筹划

(二)《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及其后续合同

 四 晚清铁路类准条约的出现与近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第五章 《辛丑条约》以后准条约发展的新趋势

 一 晚清十年准条约所处的背景

 二 庚子赔款的偿付方式:列强关于政治类贷款与外债的讨论

(一)庚辛议和与不再借款:赫德之筹划及英、德之协作

(二)抵押方式:清政府内部的不同声音及最终之确定

(三)庚子赔款偿付方式之评价

 三 商部建立前后准条约的变化

(一)甲午战前的矿务政策

(二)商部的成立与铁路类准条约

 四 准条约的弱化趋势与邮传部、农工商部的成立

(一)铁路政策的调整与邮传部时期的铁路类准条约

(二)收回路权的准条约

 五 邮传部成立前后的晚清电信类财政类等准条约

 六 经济管理专门化与近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晚清十年准条约的特点

(一)准条约的弱化趋势

(二)国民外交运动

第六章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准条约问题

 一 民国肇造与政府继承问题

(一)辛亥革命中的政府继承

(二)承认中华民国与条约、准条约的继承

(三)中华民国准条约继承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探讨

 二 民国初年准条约的扩展与变化

(一)军事类准条约的发展

(二)财政借款类准条约

(三)民国初年的铁路类准条约

(四)民政类准条约

(五)矿务类准条约的发展:美孚公司来华

 三 发展中的乱象:民初准条约的历史考察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中国的准条约

 一 参战前的准条约状况

 二 参战与准条约

(一)华工赴欧

(二)参战与借款:与日本的接触

(三)日军侵占胶济铁路及围绕胶济路的论争

(四)对德奥宣战及对准条约的影响

 三 巴黎和会及20世纪20年代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准条约

(一)巴黎和会与准条约

(二)华盛顿会议与准条约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前后新订立的准条约

(四)修约运动对准条约的影响及对旧俄条约权益的清理

 四 国民外交运动的发展

第八章 尾声及结论

 一 近代中国准条约的尾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一)准条约项目下现代电信技术的继续引进

(二)外债清理与准条约之处置

(三)抗战废约与准条约的尾声

 二 准条约的发展脉络及对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侯中军著的这本《企业外交与近代化(近代中国的准条约)》阐述了:

近代中国的准条约是洋务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初以电信、铁路、开矿等近代工业为内容,与近代化议题密切相关。由于准条约涉及对外经济事务,在外交职责划分并不清晰的晚清时期,企业在很多时候承担起对外交涉的职能,并由此演化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责任或国家责任。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后,准条约与近代化密切相关的主题出现了变动,虽然电信、路、矿等准条约依然存在,但政治贷款开始出现。晚清政治改革时,清政府设立专门经济管理部门,试图以制度化的努力,将经济剥离于外交事务之外,以保利权。民国成立后,全面继承了晚清政府遗留下来的条约和外债,并宣布对所有外人既得利权一体保护,准条约当然在此范围之内。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准条约的弱化趋势加剧,除无线电类准条约一枝独秀外,其他类别的准条约逐渐消失。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后时刻。

编辑推荐

侯中军著的这本《企业外交与近代化(近代中国的准条约)》囊括了近代准条约的主要类别,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探讨了电信类、铁路类、借款类、矿务类、军事类等不同类别,有助于认识准条约发展历程的全貌。

本书全面勾画了准条约的发展脉络,指出准条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受多种形势的影响,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线,总体上自甲午战后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本书特别论证了清末民初过渡时期准条约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