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 渔翁垂钓
[祁山,炎夏,古战场,兵车行。
[魏兵魏将簇拥司马懿、司马师上。
司马懿 (唱)六月行兵蒿里走,
沉沉铁甲胄,
炎炎毒日头。
高唱燕歌行,
低咏古凉州。
用兵从政皆诡斗,
司马卧龙战未休。
老夫人智若愚昧,
诓肥鹿,
夺金瓯。
司马师 哎呀,帅父——我军祁山迎敌,倘若蜀军改从子午道奇袭,长安岂不危矣?
司马懿 为父料定孔明不改旧规,怎会采纳魏延子午道奇谋?我军后顾长安无忧,吾儿免虑。
司马师 智者千虑,恐有一失!
司马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一知孔明用人求全,二知魏延直言犯上,三嘛——(耳语)
司马师 啊,蜀中早有坐探?
司马懿 (诡笑)一枚小小钉子打进去了!
司马师 “钉子”是谁?
司马懿 休问“钉子”是谁,且说魏延处境,这个人才,孔明不爱司马爱。
司马师 (密语)帅父意欲生擒魏延,化劲敌为手下良将,替我司马氏图王创业?
司马懿 (拍儿子肩)孺子可教也!大令下——生擒活捉魏延者,赏千金,记头功。
[魏兵呐喊冲下,司马懿忽然犹豫不前。
司马师 帅父为何勒马不走?
司马懿 此时此刻,诸葛亮正在作何安排?
司马师 必然严阵以待,将台调兵……
探子 (上)报——启禀都督,“钉子”送来口讯,诸葛亮按兵不动,正在溪边钓鱼!
司马师 钓鱼?
司马懿 大兵压境,他还有闲心钓鱼呀?……
[司马父子勒缰沉思……
[溪边,诸葛亮竹笠遮阳,悠然垂钓。童子挎笆篓,摇羽扇,助渔夫撒饵,看鱼儿戏水。
诸葛亮 (唱)金戈铁马敌军猛,
小溪流水雅兴浓。
碧波白浪照吾影。
绿蓑青笠老渔翁。
琴童 (唱)钓鱼窍门你不懂,日上三竿笆篓空。
剑童 (唱)鱼儿戏水浪花弄,笑你无赖老顽童。
诸葛亮(唱)老夫聊作童年梦,长线钓鱼谈笑中。
[诸葛面向台口钓鱼,凝神观察水面。
[魏延戎装急上,杨仪、马岱随后。
魏延 敌军潮涌而来。丞相怎么还不调兵遣将? 杨仪 (搭讪)丞相胸有成竹,魏大将军稍安勿躁。
魏延 司马师挑战,声言要我魏延出阵。请丞相传令,让我与司马师决一死战。
诸葛亮 (回答不回头)正要仰仗魏将军大力,就怕你杀得兴起,不听我亮安排。
魏延 末将谨遵台命,请开金口。
诸葛亮 命你率领本部人马,首战司马师,务必引出敌军主帅司马懿。
魏延 得令……
诸葛亮 慢来、慢来,此战非同寻常,不准胜,只准败!
魏延 只准败!这、这是何意?
诸葛亮 诱敌深入,引进葫芦谷, “山人”自有神机妙算。
魏延 什么妙算?魏延可否略知一二?
诸葛亮 天机不可泄露,将军若是为难,我亮只好另请高明。
魏延 这……好嘛,魏延遵命,看丞相的高招。(挥手)带虬龙马。(急下)
诸葛亮 马岱听令。
马岱 候令。
诸葛亮 前日交代,可曾办妥?
马岱 引火之物齐备,丞相放心。
诸葛亮 速去葫芦谷外埋伏,只待魏延引司马进谷,你便前后放火,断绝出路。
马岱 得令……(猛觉)哎呀,丞相——前后放火,断绝出路,岂不把魏大将军一起烧死?
杨仪 (斥)当问则问,不当问则止。
马岱 这……
诸葛亮 (厉声)泄密者斩!
马岱 末将不敢,遵命照办。(叹)魏大将军,这把火怪不得马岱了!(下)
杨仪 (奉承)烧死司马,除去外患;烧死魏延,除去内患。一举两得,丞相高、高!
诸葛亮 (不悦)哼,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诸葛放下钓竿,起身踱步。杨仪碰了一鼻子灰,惶恐窥测“渔翁”心理。
P28-31
纯熟的技法,漂亮的唱词,却毫无当时一般文人剧作的疲沓斯文、亢奋议论和矫饰悲情,只是活脱脱地凸显出叙事结构和嘲讽魅力,直到观众以为已经剧终,站起身来准备鼓掌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突转又把所有的观众震得发呆。
——余秋雨
毫不夸张地说,魏明伦已经成了当代戏曲的代表性符号。
——朱恒夫
他具有“一戏一招”的创作作风,“麻、辣、烫”为主流的戏剧风格,“大雅与当行参间,可演可传”的戏曲语言风格。他的戏曲艺术成就不只是塑造了易胆大、巴山秀才、水上漂、杜兰朵等一系列的人物和写了九部大戏,还在于他对戏曲传统的大胆突破。
——王一峰
魏明伦
《魏明伦戏剧》卷尾,附录了百岁高龄老作家马识途一篇短文。
拜谢马老古道热肠,垂爱晚辈太深,促我紧附莎士比亚骥尾,这期望实在太高了。仰视莎翁,何等巍峨!他一生共写三十七部剧本,其中,传世杰作约十几部, “莎剧”是戏剧黄金时代的光辉标志:对全世界的戏剧,甚至对全世界的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比在下,大半生只写过二十几个剧本。改革开放之前,政治运动束缚,主客观条件局限,拙作幼稚,拿不出手。新时期脱颖而出之后才有建树,但能够登上堂奥的大戏也不到十个。我有自知之明,今年七十六岁,奔向耄耋了。疾病缠身,倾尽暮年之力,也难望莎翁项背。岂止鄙人不行,历数当代中外剧作家之佼佼者,谁也无法达到莎翁高度。根子在于戏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大环境不是莎士比亚所处那种时代,所以产生不了莎士比亚式的戏剧文化巨人。
吾辈正逢戏剧式微,受命于危难之际。我九岁入梨园,大半生为戏剧鞠躬尽瘁,但还没有完全做到“心无旁骛”。仍以莎士比亚为先例:他主攻戏剧之外,兼作长诗与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六首。本人戏剧生涯之外,也有两手余技。四十七岁后兼写杂文,五十四岁后兼作骈体碑文。近十余年, “三并举”:苦吟成戏,苦吟成文,苦吟成碑,所幸皆有特异收获。成都安仁镇建成魏明伦文学馆,内江市中心建成魏明伦碑文馆,自贡市花海已投建魏明伦戏剧馆。这次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魏明伦戏剧》,选了十个大戏,供读者检阅成果。祈愿苍天假我以寿,助我更上层楼,在八十岁时,争取再搞出两台好戏。但是,决不可能实现马老之厚望而接近莎翁之高峰。
脚踏实地,自我衡量:如果能在中国戏剧史上忝列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则不虚度此生矣。
2017年初夏
【上卷】
夕照祁山
《夕照祁山》漫议/王小明
重塑现代启蒙
——评川剧《夕照祁山》的启蒙精神 /洪霞
巴山秀才
一出风格独特的历史悲剧
——评川剧《巴山秀才》/郭汉城 章诒和
简评新编历史剧《巴山秀才》 /陈泽远
易胆大
谈川剧《易胆大》的艺术特色/芦管
变脸
深沉的人文关怀
——赞川剧《变脸》/李远强 黄光新
宋襄之仁
50年前剧作《宋襄之仁》/魏明伦
继承的妙手,革新的闯将
——魏明伦戏曲创作论/ 王一峰
对戏曲规范的尊重与超越
——论魏明伦的戏曲创作/ 朱恒夫
【下卷】
潘金莲
《潘金莲》的争论高潮没有过去/吴祖光
千年铁案后的“菲勒斯中心”话语
——川剧《潘金莲》男权文化批判/张兰阁
中国公主杜兰朵
《图兰多》与《杜兰朵》/廖奔
两个中国公主/田青
四姑娘
再创造四要
——谈魏明伦剧作《四姑娘》/肖甲
岁岁重阳
艺术的升华
——推荐现代川剧《岁岁重阳》/刘梦溪
好女人·坏女人
借鉴与创新
——现代川剧《好女人·坏女人》与布莱希特《四川好人》的比较/ 丁扬忠
勇者魏明伦/廖全京
魏明伦的价值
——在四川省文艺界表彰魏明伦杰出贡献大会上的讲话/ 马识途
跋语/魏明伦
魏明伦
金鸡报晓之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魏明伦戏剧》。上下两卷,十部大戏。上卷收录《夕照祁山》《巴山秀才》《易胆大》《变脸》《宋襄之仁》五部剧本,主角都是男性;下卷收录《潘金莲》《中国公主杜兰朵》《四姑娘》《岁岁重阳》《好女人·坏女人》五部剧本,主角都是女性。友人比喻:上卷为乾,下卷为坤。戏台小乾坤,乾坤大戏台。
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这种文体,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高则诚、汤显祖、洪昇、孔尚任……衮衮诸公经典遗产《西厢记》《窦娥冤》《汉宫秋》《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文采焕发,可演可读。戏文者,有戏有文也。戏曲剧本杰作,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人散曲、明清小说并列于中国古典文学宝库。
可惜,有戏有文的戏文传统逐渐断裂。晚清以后,“角儿制”兴起,演技空前发达,但没有形成表演艺术与剧本文学比翼齐飞。编剧变为“角儿”的附庸,剧本的文学性普遍弱化。一般戏曲剧本,只供台上演出,不宜案头阅读。如斯戏文,有戏无文。
我从少年习作以来,早就有感于此。立志苦吟成戏,自定戏文“指标”:戏剧性与文学性并举,可看性与可读性兼备。台上可演,案头可读。八字口诀:两“可”之间。不敢自称诗剧,力争接近剧诗。
剧诗规则,首要是剧中人物的唱词,韵文;其次是剧中人物的道白,散文;至于剧作者的描述,只用简易的舞台提示,点缀而已。这不同于小说体裁;小说一般是以作者描述与书中人物语言互相交织,甚至以作者主观描述为主。当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阅读方式,已经习惯了小说、随笔那种文本——以作者描述为主,或纯属作者描述;很不习惯剧本这种体裁——通篇皆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因此,凡是剧本,无论古今中外之剧本,都程度不同地被当前浮躁的书市冷落了。
这次四川文艺出版社所出《魏明伦戏剧》,作者自信,比当今一般戏曲剧本的文学性更高,可读性更强。敬请读者诸君欣赏剧诗,品诗辞章。阅戏中之文,览文中之戏。台上可演,面向大众;案头可读,献给小众。高山流水,抚琴觅友。祈愿拙作戏文能获得更多的知音。
2017年11月于成都
《魏明伦戏剧(上下)(精)》分上下两卷,十部大戏。上卷收录《夕照祁山》《巴山秀才》《易胆大》《变脸》《宋襄之仁》五部剧本,主角都是男性;下卷收录《潘金莲》《中国公主杜兰朵》《四姑娘》《岁岁重阳》《好女人·坏女人》五部剧本,主角都是女性。上卷为乾,下卷为坤。戏台小乾坤,乾坤大戏台。
敬请读者诸君欣赏剧诗,品评辞章,阅戏中之文,览文中之戏。
《魏明伦戏剧(上下)(精)》是魏明伦川剧剧本精粹珍藏版,全两册。收录魏明伦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十部川剧剧本,部部经典,每部后附专家剧评,所选篇目由魏明伦先生亲自选定、校勘,是一套极富收藏价值的魏明伦戏剧选本。
余秋雨、濮存昕、王一峰、朱恒夫、廖全京、马识途等文学戏剧界名家专家倾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