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中的司法管辖权之比较研究》是阿瑟·冯迈伦教授在其1996年海牙国际法学院演讲的基础上增删而成,作者自谓为“半个世纪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果实”。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到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存在理由,主要类型;国际民事管辖权规则设计的政策考量;作为普通法系代表的美国和作为大陆法系代表的德国的民事管辖权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是对国际民事管辖权中的基本原则和管辖权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国际民事管辖权中“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一般管辖权制度,国际民事管辖权中的同意与协议管辖、推定管辖制度,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禁诉令、不方便法院、平行诉讼规则。第三部分为尾声。
序言
A.简介
B.国际私法和冲突法的范畴
C.现状
1.简介
2.适用于涉外争议和情形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司法特性
3.欧盟
第一部分 管辖权理论的基础与发源
第一章 司法管辖权:存在原因和主要类型
A.简介
1.美国和德国联邦体系的结构性差异
2.冲突法和国际私法的早期历史
(a)介绍
(b)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3.有关政府权力的基本理论
(a)主要理论考量
(b)多国交往或争议的司法管辖权主张与考量因素之关系
B.比较分析下的适当术语:司法管辖权的基本类型
1.传统术语的狭隘性
2.传统术语在比较和理论研究方面之不足
3.为比较和理论研究之术语:一般管辖权、特殊种类管辖权和特别管辖权
C.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之间的正当联系
1.简介
(a)概述
(b)区分原则的限制
(i)离婚
(ii)劳工的赔偿
(iii)出现异常严重的法律选择困难的情形
2.判决在域外的承认
D.影响管辖权主张的其他因素
1.分配正义的内在权利与义务
2.某法律秩序在发展特定法律领域中出现的利益
3.经济考虑因素
第二章 管辖权条款的设计
A.基本政策及其冲突
B.连结因素:其设计和系统重要性
1.范式: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诉讼便利、公平和正义
2.范式间的冲突
C.管辖权条款的设计者
1.概述
2.美国
3.德国
D.设计的管辖权规则和准则
1.美国
(a)导言:联邦主义的影响
(b)对“国际鞋业案”的立法反应
(i)州立法
(ii)条约与联邦立法
a.概述
b.国际条约和联邦立法的地位
2.德国
(a)导言
(b)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立法与行政设计
(i)最初设计
(ii)法院重要性的逐步增强
3.《布鲁塞尔公约》和《卢加诺公约》以及《布鲁塞尔条例》
(a)导言: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b)管辖权与判决承认和执行之欧盟法律体系的出现
(i)《布鲁塞尔公约》和《卢加诺公约》
(ii)冲突法的“统一化”(communitarization):《布鲁塞尔条例》
……
第三章 美国与德国管辖权理论的出现
第二部分 基本主题与普遍问题
第四章 “原告就被告”原则:被告所在地管辖权优先吗?应当优先吗?
第五章 司法管辖权与合意:诉因分割的后果,作为诉讼参与人的加入和选择法院协议
第六章 挑选法院和微调:不方便法院,禁诉命令和未决诉讼
第三部分 尾声
第七章 国际私法的金融与趋同:国际法律文件的地位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