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文中写一个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他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老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本书还收录了叶圣陶童话集中的一些经典篇目,如《古代英雄的石像》《皇帝的新衣》《梧桐子》《画眉》《熊夫人幼稚园》《燕子》《旅行家》等,带孩子们进入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
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二十八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收录的《稻草人》和《小白船》这两篇童话故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诚如臧克家所赞叹的“插眼进去,就能入迷”。《稻草人》讲述的是一个稻草人观察到的世间百态,其中有可怜的农妇、无助的渔妇、绝望的自杀者、悲情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小白船》描写了孩子们可爱的笑颜、率真直接的对话、内心真实的思想、天真烂漫的性格,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叶圣陶先生的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以及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叶圣陶先生的童话虽然带有奇幻色彩,但在细节上都是写实的,并采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叶圣陶先生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上的冲击力,震撼力强,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地来来往往,细得像绣花针,只有两颗大眼珠闪闪发光。青蛙老瞪着眼睛,不知守在那儿干什么,也许在等待他的好朋友。
水面上有极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他们的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剌……泼剌……”好听极了。他们邀小红花跟他们一起跳舞,绿萍要炫耀自己的美丽的衣服,也跟了上来。小人国里的睡莲高兴得轻轻地抖动,青蛙看呆了,不知不觉随口唱起歌儿来。
小溪上的一切东西更加有趣更加可爱了。
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小的船。这是一条很可爱的小船,船身是白的,它的舵和桨,它的帆,也都是白的;形状像一支梭子,又狭又长。胖子是不配乘这条船的。胖子一跨上船,船身一歪,就掉进水里去了。老人也不配乘这条船。老人脸色黝黑,额角上布满了皱纹,坐在小船上,被美丽的白色一衬托,老人会羞得没处躲藏了。这条小船只配给活泼美丽的小孩儿乘。
真的有两个孩子向溪边走来了。一个是男孩儿,穿着白色的衣服,脸色红得像个苹果。一个是女孩儿,穿着很淡的天蓝色的衣服,脸色也很红润,而且更加细嫩。他们俩手牵着手,用轻快的步子穿过了小树林,来到小溪边上,跨上了小白船。小白船稳稳地载着他们两个,略微摆了两下,好像有点儿骄傲。
男孩儿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儿吧。”
“好,咱们看看小鱼儿。”女孩儿靠船舷回答。
小鱼儿依旧奏他们的音乐,青蛙依旧唱他的歌。男孩儿摘了一朵萍花,插在女孩儿的辫子上。他看着笑了起来,说:“你真像个新娘子了。”
女孩儿好像没听见,她拉了拉男孩儿的衣袖,说:“咱们来唱《鱼儿歌》,咱们一同唱。”
他们唱起歌儿来: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唱好听的歌,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采好看的花,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有快乐的一切,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歌还没唱完,刮起大风来了,小溪两岸的花和草,跳舞的拍子越来越快了,水面上也起了波纹。男孩儿张起帆来,要乘风航行。女孩儿掌着舵,手按在舵把上,像个老船工。只见两岸的景物飞快地往后退,小白船像一条飞鱼,在小溪上一直向前飞。
风真急呀,两岸的景色都看不清楚了,只见一抹一抹的黑影向后闪过。船底下的水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帆盛满了风,好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小白船不知要飞到哪儿去!!两个孩子着慌了,航行了这许多时候,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要让小白船停住,可是又办不到,小白船飞得正欢哩。
女孩儿哭了,她想起她的妈妈,想起她的小床,想起她的小黄猫,今天恐怕都见不着了。虽然有亲爱的小朋友跟她在一起,可是妈妈,小床,小黄猫,她都舍不得呀。
男孩儿给她理好被风吹散的头发,又用手盛她流下来的眼泪。他说:“不要哭吧,好妹妹,一滴眼泪就像一滴甘露,你得爱惜呀。大风总有停止的时候,就像巨浪总有平静的时候一个样。”
女孩儿靠在他的肩膀上,哭个不停,好像一位悲伤的仙女。
男孩儿想办法让船停住。他叫女孩儿靠紧船舷,自己站了起来,左手拉住帆绳的活扣,右手拿着桨,他很快地抽开活扣,用桨顶住岸边。帆落下来了,小白船不再向前飞了。看看岸上,却是一片没有人的旷野。
两个孩子上了岸。风还像发了狂似的,大树摇得都有点儿累了。女孩儿才揩干眼泪,看看四面没有人,也没有房屋,眼泪又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了。男孩儿安慰她说:“没有房屋,咱们有小白船呢。没有人,咱们两个在一起,不也很快活吗?咱们一同玩儿去吧!”
女孩儿跟着他一直向前走。风吹在身上有点儿冷,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互相用手搂住腰。走了几百步远,他们看见一棵野柿子树,树上熟透的柿子好像无数的玛瑙球,有的落在地上。女孩儿拾起一个,掰开来一尝,甜极了,她就叫男孩儿也拾来吃。
他们俩坐在地上吃柿子,把一切都忘记了,忽然从矮树丛里跑出一只小白兔来,到了他们跟前就伏着不动了。女孩儿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的柔软的毛。男孩儿笑着说:“咱们又有了一个同伴,更不寂寞了。”他掰开一个柿子喂给小白兔吃,红色的果浆涂了小白兔一脸。
P1-5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享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同时也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行者。
叶圣陶先生于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并为其编写小学国文课本。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1年冬,他开始尝试童话创作。从1921年冬到1922年夏,他一共写了23篇童话,于1923年结集出版《稻草人》。1931年,发表又一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先生的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以及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基调看,多数童话虽然带有奇幻色彩,但在细节上都是写实的,并采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构思看,他的童话主要师承安徒生和王尔德,带有泰戈尔散文诗的浪漫色彩,并且另有他自己的特色——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缜密的思辨精神。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写作手法看,他是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上的冲击力,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这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二十八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收录的《稻草人》和《小白船》这两篇童话故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诚如臧克家所赞叹的“插眼进去,就能入迷”。
《稻草人》讲述的是一个稻草人观察到的世间百态,其中有可怜的农妇、无助的渔妇、绝望的自杀者、悲情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有心无力,束手无策。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小白船》描写了孩子们可爱的笑颜、率真直接的对话、内心最真实的思想、天真烂漫的性格,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
对于《稻草人》这本童话集,鲁迅先生和茅盾先生都做过中肯的评价。鲁迅先生说:“《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茅盾先生说:“你要从他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中传递出来的“至善、至美、至诚”不仅仅是儿童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也是大人们应该坚守的。
《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鲁迅
你要从他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茅盾
圣陶在艺术上,我们实可以公认他是现在中国二三最成功者之一。
——郑振铎